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篮球防守的观念,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篮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注重防守,树立正确的防守观念,运用多变的防守策略,掌握全面的防守方法,提高篮球防守能力,在当代篮球运动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防守能力,在决定一个队的比赛成绩和增援进攻方面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正是防守的这一特征,各国教练在训练过程中无不对防守投入极大的关注。本届杯赛进球数低于前两届的事实(见表一),就足以说明当代各国对防守的高度重视。透过本届世界杯赛,现代足球防守上究竟呈现了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攻击性防守是当代篮球运动最先进的防守形式之一,它成为篮球比赛获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研究和大胆运用攻击性防守技术、战术是当前筛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攻击性防守的特点 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特点体现在防守的策略与方法上,主要体现在防守的贴身技术紧逼对手,采用平步站位防守,主动运用抢步抢位去占据有利防守位置。利用身体的主动用力攻击对方,在身体接触的对抗中争取优势和主动,对持球队员采用贴身紧逼、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篮球运动中,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是防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防守基本功的加强,富有攻击性的全场紧逼防守,和攻击性、对抗性、全面性集体性很强的多变防守形式,已经成为夺取胜利的十分重要因素。加强防守训练,提高防守技战水平,已经开始被我国教练员所重视。但是,防守仍是训练中非常薄弱的环节。我们的少儿运动员都爱练投兰,持球切,运球突破,传接球等进攻技术,而很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是防守落后于进攻,重攻轻守的倾向还相当地普遍,为此努力提高对防守训练的认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我对防守训练的一点粗浅看法。一、点的防守在高质量的个人防守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攻击性的集体防守是当代篮球运动防守的发展趋势。因此,不断改进和完善个人的防守技术,提高个人防守的质量,是防守训练中必须十分重视的一环。一防一是防守教学训练的基础,而一防一又有防有球与防无球的区别。一对一的防守,可以把它看作是点上的防守,在几何学中,通过一点可以划无数条线。在篮球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篮球权威部门,提出了以“防守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无疑,这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一次认识上的突破。它适应了当代篮球发展的总趋势,从而为中国篮球运动面貌的改观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开拓了一条新路。篮球的防守,自有它的内在规律。作为竞技运动,离不开辩证思维。因此,本文拟就篮球防守中的“刚与柔”、“紧与松”、“扩与缩”、“张与驰”等辩证关系作些浅析。但愿这对发展队员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防守规律,提高他们的防守训练质量与比赛效应能有所裨益。刚与柔众所周知,攻击性防守是当代篮球最先进的防守,它体现在近身、抢前的选位,紧逼、夹击  相似文献   

7.
<正>一、当代篮球比赛个人防守的基本要求1.以球为主,形成人、球、区、时兼顾四位一体的防守体系。在比赛中,不论对手采用何种防守形式,只要对手传球一次,防守的五名队员,必须在严密控制自己对手或区域的情况下,向有球方向迅速移动重新选位。时间因素也非常重要,一次进攻时间越少,防守就应越紧,形成人、球、区、时兼顾的防守体系。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国男篮进攻紧逼防守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代竞技篮球注重综合多变攻击性防守的发展趋势,针对中国队近年来在世界大赛上进攻全场紧逼防守乏术的现状,分析了中国队惧怕全场紧逼防守的原因.并结合中国队当前的阵容结构,提出了今后进攻全场紧逼防守的策略:提高队员和教练员的重视程度,加强快攻战术的运用,利用掩护、策应和空切连续配合,中锋中场策应结合后卫快速移动,训练与实战相结合,赛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一) 当代足球进攻的特点——整体型进攻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足球运动在全面化、整体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从而把足球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足球运动史上一次大变革,是当今足球世界的主要潮流。足球比赛是由攻守这一对矛盾所组成的。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不断转换就形成了比赛的全过程。因此说足球运动即由进攻和防守这两大系统组成。而就进攻系统来讲,整体型进攻则代表了当代足球进攻的特点。本文仅对代表当代足球进攻潮流——整体型进攻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所谓整体型进攻简而言之就是全面进攻。整体型创始人之一原荷兰国家队教练米海尔斯  相似文献   

10.
一、战机创造进 攻中隐藏防守,防守时又蕴含进攻,攻防的频繁转换构成了当代摔跤比赛变化的一大特点。时间空间、真假虚实、把位距离、主动被动等诸多因素无不逐步相融,互相渗透,成为变化进攻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得分渠道。因此.战机利用的前提在于创造这种机会,即欺骗性动作,这种战机的创造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陆丽红 《体育科技》2002,23(4):22-24
提高中学生篮球的防守能力有两个途径 :通过提高防守动作质量、防守意识、身体素质及运用防守动作的合理性来提高中学生个人防守能力 ;通过加强二三人的防守配合、建立球队整体防守体系和提高防守战术运用的合理性来提高整体防守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赛季的准备阶段,每位教练员都要考虑自己的球队应当采用哪些防守形式,是人盯人防守还是区域盯人防守,或者是这两种防守的结合——混合防守。所谓混合防守通常是指在自由人前设三个防守队员(左、右后卫和中卫)打盯人防守,而前卫和前锋则打区域防守。中场的区域防守是用三个还是  相似文献   

13.
守篮:这是最重要的守则。如果遇到防守带球的人,防守不带球的人和防守篮的情况时,防守者必须保护篮不让对方上篮。例如防守快攻时,防守者应撤回到篮下。那就要放弃防守跳投。 防带球者:一旦保护了篮就必须防守球。防守者总是位于带球者与篮之间。 始终紧逼带球者:好的防守队员应能控制住自己所防守的进攻队员。要迫使进攻者投篮、传错  相似文献   

14.
篮球比赛的目的是将球投进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而在防守过程中防守策略的运用,使得防守更加具有主动性,突出了攻击性和压迫式防守的特点,弥补了防守技术上的不足。从而得出防守策略的运用能够提高防守的主动性,摆脱被动的防守局面。  相似文献   

15.
浅析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意识的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比赛复杂多变,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个人防守能力是极其重要。拼博意识是篮球防守能力的首要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防守能力的基础,防守技术是防守的核心,防守意识是个人防守战术行为的保障。本文就如何培养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和防守意识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篮球运动中进攻技术的提高,防守能力对比赛胜负的作用日趋明显。个人防守是全队防守的基础,从理论上明确个人防守的基本位置和姿势对少年运动员教学和训练工作,对学习防守技术,提高防守意识和防守能力有明显的作用。一、个人防守最佳位置的计算 (一)决定最佳防守位置的因素防守位置是依据进攻规律而确定的。又由于本方篮是进攻者的目标;球是进攻者赖以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国际排联实施"自由人"规则之后, 自由防守队员对实际训练有何影响,自由防守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如何,自由防守队员如何使用以及自由防守队员在防守体系中如何运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自由防守人在比赛中接发球、防守方面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并须将自由防守人的运作纳入全队防守体系。旨在为今后排球自由防守运动员的使用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防守高人     
防守技术是在篮球比赛中,队员合理地运用防守动作,有针对性地选择防守位置,及时快速地移动,积极主动地破坏对手的进攻意图,制约进攻队员的行动,达到协同配合,控制对手,夺取控球权的目的。而个人防守技术则是全队防守技术的基础,只有不断改进防守技术,全面提高防守技能,才能增加防守的攻击性,进一步提高整体防守水平。个人防守能力,必须通过艰苦的训练,掌握与提高个人防守所必需的技术动作及其各种素质,并在比赛实践中不断磨练与总结,才能逐步提高。个人防守技术,是由站立姿势、脚步动作和手臂动作三个环节构成。由于防守情况的不同和不断变化,所采用的防守姿势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当今NBA联盟,各队都非常注重对球员防守技术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单兵防守水平,阿泰斯特,鲍文都是此中高手。  相似文献   

19.
防守是形成篮球运动对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攻击性防守是指在常规防守的形式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争夺控球根据球的位置合理运用防守动作,主动出击,迅速调整。它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对抗性、整体现代防守形式。一、攻击性防守技术源于常规性防守技术,它具有所有常规防守技术特征,但它又高于常规防守技术,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对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前四强快攻防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1)中国队在快攻发动阶段的防守次数与防守率均显著高于前四强,但在防守成功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2)中国队在快攻推进阶段的防守次数、防守成功次数方面显著低于前四强,在防守率、防守成功率方面非常显著地低于前四强;3)中国队在快攻结束阶段的防守率显著低于前四强,但防守成功率并无显著差异。建议:1)中国队需放弃快攻发动阶段效率不高的防守;2)中国队需提高快攻推进阶段的防守率、防守成功率;3)中国队需提高快攻结束阶段的防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