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进行的,其改革的核心落脚点是课程改革。工程类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随着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在快速地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开发全新的、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以及与之对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等资源。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的核心是正确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即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按照工程类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以职业教育“课程论”和“知识论”为依据,确定课程应用知识体系的选择方法,正确定义课程内容,将对课程教学目标乃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材建设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体化教材至关重要。本文以工程机械专业为例,将职业能力等级划分为五级,对应五个能力等级将教材分为公共基础类、专业基础类、技术技能类、专业技术提升类和专业技术拓展类5级类型,中职阶段培养主要对应1—3级,高职段培养主要对应3—5级,并提出从课程深度的纵向延伸和课程宽度的横向扩展两个维度搭建教材体系构架,进行教材开发。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达到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标准,采取从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记录与分析、知识与技能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到实训平台推演与设计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通信线路施工与维护”课程开发,建设“以技能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优质核心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及其知识单元,在此基础上,指出软件工程硕士应该加强基础开发技能、团队合作能力、文档撰写能力、系统建模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适应发展能力的训练.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论文提出了包括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提高类、相关学科交叉类和特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的三层课程体系架构及相应的实践环节安排.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构建基于“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为目标,以体现职业岗位技术要求的课程内容开发为核心任务,以“项目”为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以“教学做一体化”为课程教学模式,以“信息化”为课程资源建设主要手段深化课程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理念转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冬燕 《职教通讯》2012,(12):16-18
以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探讨了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重点阐述了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基础,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使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从而真正实现"课证融通"。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自动化专业非常有必要开设本课程。本文重点讨论了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的内容及重要作用,并讨论了本课程各重要知识点与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各知识点的大致对应关系,探索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增强自动化专业学生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组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根据所对应的学生学习形式分为基于学生个体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和基于工作组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前者不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工作过程知识的获得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大力推广以工作组为单位进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促使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认知与导学是专业导论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以信息的载体——数据与信号为主线,构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知识图谱呈现,以此作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围绕知识图谱展开,以知识体系的视角,阐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整体结构、层次关系、核心概念及创新成就,注重系统观念和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体知识结构框架下,从系统应用的角度,介绍信号与数据、电路与电子系统、互联与计算等入门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具备简单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大学阶段尽早开展创新设计训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课程组织形式与实施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力,为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职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重塑提供了新动能,更是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新手段。但是,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在理念层面技术理性过度张扬遮蔽了人的价值,在课程内容层面显性技术知识排斥了隐性知识价值,在课程实施层面“技术主义”范式僭越了师生的主体性价值,在课程结构层面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导致了能力逻辑的断裂。为此,我们需要以数字化思维统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建设为导向推进经验课程的数字化延展,以增强教师数字化课程建设能力为重点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以建设智能化教室为起点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字化课程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行业主导开发的能力标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行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依照行业的能力标准,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形成了以能力为标准的课程创新体系.运用能力标准理念指导高职教育课程模式选择和改革能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模式改革提供思路和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李涛  蔡靖 《科教导刊》2023,(8):62-64
文章遵循“科研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思路,对砌体结构课程进行了科研―知识―实践全流程架构设计,以形成新型教学体系。(1)基于课程设计任务形成新型课程知识体系框架;(2)围绕知识体系从哪里来的问题,建立最新科研成果与知识框架的对应关系;(3)围绕知识体系往哪里去的问题,建立最新规范、图集内容与课程知识的对应关系。通过科研―知识―实践全流程联通,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为学生做好课程设计及适应未来工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为依托丰富语文教学,补充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要,构建更为开放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积累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累、体验、生成。教师还要及时反思,明确得失,充分体现课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学科系统化压缩型的课程组织形式,难以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必须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按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组成新的课程体系。高职数控技术及应用于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基础课程、职业技能模块化课程、知识扩展课程和综合化课程构成。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综合性大学中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困惑,提出综合性大学中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模式:构建四模块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新体系;以理解为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教育技术学习网站为核心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建立在相对应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基础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宿迁市为例,主要通过对乡土特色资源、生产生活资源以及研究性学习资源等资源的开发来为该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锦秀 《广西教育》2013,(10):65-6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它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资源优势。一、以校园资源为基础,产生实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