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制定以后,如何有效的实施教学,教师是关键。《艺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新课程,更需要有合格的师资,而目前国内的师范院校还没有设置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师资的专业。本文将教育部《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主辅修实验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与高师音乐系如何培养合格的艺术师资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起草了《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初中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和《初中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四项教  相似文献   

3.
在2001年开始的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确定了中小学美术课程新的教学理念、目标和要求。中学美术教学应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认真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全面向素质教育转轨 ,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各地中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同时 ,高师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的高师美术专业 ,其培养模式、课程结构 ,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要求。试从培养目标、教学观念、师资队伍诸方面作一些探讨与思考 ,以期使高师美术专业的教改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乡村学校教学设施差,缺乏美术师资,学生学习工具材料奇缺等因素,教师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时,应该有所改变地进行:1、对现有统编教材,要灵活对待,有所取舍地进行课程教学;2、针对乡村学生的生活、性格特点,找准适合乡村学生的授课方法;3、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用生产、生活材料进行美术教学;4、挖掘乡土文化,把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分析及对新课标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阐述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可以促进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务实开展课改实践,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学生美术方面应该具有的素养提出了要求。所谓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学科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要求,使我们从素质教育角度重新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首先应是一种国民美术教育,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动力。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智慧和…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深化学校美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艺术课程与时俱进的自身需求。教育部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整合与超越,由于修订力度大、呈现亮点多、实行要求高而备受关注。认真研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发布背景厘清修订历程的脉络,从目录总览分析修订前后的变化,从课程架构解读修订的主要亮点,从美术课程内容阐释美术教学的坚守与创新,努力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精神,从而使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正确把握“双减”背景下艺术课程的发展方向,让核心素养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艺术盛景。  相似文献   

9.
白芮 《辽宁教育》2005,(9):50-50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就是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和普遍适应性,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基于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高中美术课是美育的有机组成,课程中要凸显其人文学科性质,体现《美术课程标准》新理念,重于启迪美术生命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学科美育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e Art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Ireland's (ATAI), #stateoftheart campaign worked to persuade Irish policymakers to develop a new curriculum for Leaving Certificate art, reforming the long‐outdated 1972 curriculum. Students across the country designed over 3,000 postcards for the Minister for Education and an online petition was signed by 2,500 peopl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ok to the corridors of schools and the streets of their towns to highlight the power of the arts and call for reform. Recently it was announced that a Senior Cycle development group under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would be created to address full reform of Leaving Certificate Art.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context and rationale for the #stateoftheart campaign drawing on the images and voice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出版,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英语教育的师范生应明确小学英语的课程目标,明晰小学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重要性,重视在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会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文化力,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是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创新才能和培养民族建设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要以我国先进的主导文化引导艺术教育的方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以认知的态度而非仅是学习的态度对待人类文化遗产,教师应努力变传统的结论式的教学为探索式教学,应站在当代的文化艺术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课程国家标准》的出版试行,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现行的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相适应,必须加快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呼唤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美术教育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创新的能力,使之有利于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程标准》的出台,推动了我国美术教学的改革。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的生成与实践研究,是在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研究表明,过程完整化教学改变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引发了听课教师的思考,有较好的认可度,是解决美术课程标准落实问题的一个较好的参照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s bringing a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the place of language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rt, but may be suppressing some of the liveliness of language in art. Art teaches a specialist vocabulary with benefits beyond the art lesson, but there are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use of words in art which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elsewhere. Art rooms have traditionally promoted a rich variety of language uses, but new pressures could lead to formulaic didactic lessons with too little pupil discussion. One language use in art, from which English teachers could learn, is discussion about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artefacts which pupils make or are shown. English teaching too often treats poems as documentaries, but art can teach pupils to use words for looking and thinking about artefacts in their own terms. A danger here, in art as in English, is that introducing a canon can encourage talking about art in second-hand language which does not connect with pupils’ experiences. Language would drive a model of pedagogy in which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inform the formation of new concepts, then new concepts inform the search for new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in an ascending spiral of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which could also be both a pleasure and an education of the feelings.  相似文献   

18.
聋校课程的实施必须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其中沟通与交往课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沟通与交往课程的设计中根据聋生的特殊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多元化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来,《新课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要从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英语教师。要想真正做好应对英语教学及教育发展变化的角色转换,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的各项技能都会影响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高师英语专业要从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的高度出发,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技能训练,这是提高其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8个区的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新课标实施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学习目标、语言学习观念存在并步现象。教师的语言教学观与其教学行为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完善考试与评价制度、多渠道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入手,提高英语教师对新课标的执行能力,从而促进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