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选做趣味实验《检查指纹》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无法控制碘蒸气的量,尾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和被人体吸收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改进装置,能实现随时停止加热,同时隔绝碘蒸气,人为地控制碘蒸气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初二物理要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本上对此实验的说明是:“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我们多次按说明进行实验,因为“微微加热”很难掌握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烧瓶底部有少量液态碘出现,这样就会使学生得出错误结论,不能正确理解升华和凝华这两个念。我们采用热水蒸气对碘加热的方法,使实验现象极为明显。改进方法是:如附图所示,先把烧杯中的水加热,使其沸腾。取少量的碘粉放入圆底烧瓶里,然后把圆底烧瓶放在烧杯口固定好,利用烧杯中的热水蒸气对烧瓶的碘加热,就可观察到碘粉受热后直接升华…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中演示碘升华的实验方法 ,不足之处是 :烧杯内形成的碘蒸气从烧杯与烧瓶的缝隙中大量外逸 ,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现行中师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是将碘晶体密封在玻璃管内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但将盛有碘的密封玻璃管倾斜着微热时 ,产生的紫色碘蒸气会凝结成紫黑色的液态碘 ,在密封玻璃管内壁 1 / 2处自上而下流动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整个实验过程不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当管内温度上升为 3 88K(1 1 5℃ ) ,碘的饱和蒸气压增大为 1 2kPa时就达到碘的三相点 ,从而使密封管内的碘出现气、液、固三态同时共…  相似文献   

4.
一、通过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一些新颖、奇特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观刺激,是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如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学习中,可做指纹检验实验。方法:一张白纸,用手指一压,留下指纹,取一只盛有碘酒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待有碘蒸气逸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化学学科的教育已不能再满足于以往的呆板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有机地渗透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和原理。一、化学基础知识与生活科学1.侦探小助手———碘在《卤素》一章中,教材介绍了碘的升华性质。利用此性质可以套取留在纸上的指纹。如果某人在纸上画了漫画,我们将这张纸放进一个盛着固态碘的瓶子内。不一会,漫画上的指纹便呈现出来。因为人手上的油脂已沾在漫画上,所以,当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碘的气体便会依附在油脂上,而气态碘是紫色的,所以指纹便会呈现出来。2.HB铅笔之谜…  相似文献   

6.
一、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取一只试管 (大小都可以 ) ,在试管中装入几小粒碘块并用橡皮塞塞紧 ,如图 1所示 .实验时 ,一手捏住试管上口 ,一手用打火图 1机对试管底部加热 ,加热的同时 ,不时地摇动试管 .几秒钟后就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了一团团紫色的碘蒸气 ,且越来越浓 .停止加热继续摇动试管 ,试管内仍有响声 ,这说明管内的固态碘未完全升华 .冷却片刻后就可看到试管内壁粘满了针状的有光泽的碘晶粒 .本实验有以下优点 :1 .用打火机代替酒精灯加热 ,操作简单且方便 ,更重要的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80 0℃左右 ,大大超过了碘的熔点 1 1 4.5℃的温度 ,因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在碘蒸气产生的同时 ,碘也开始熔化了 .而用打火机加热 ,火焰温度较低 ,且可以控制 ,学生对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直接”两字深信不疑 .2 .试管加塞防止了剧毒——碘蒸气外溢 ,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二、演示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制成自动控制电路的实验找一个废弃的日光灯起动器 ,去掉金属 (或塑料 )外壳 ,小心地把玻璃泡打破 (注意不要把下边的金属线弄断 ) ,这样就露出了它的静触片和动触片 ,U形的动触片就是双金...  相似文献   

7.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一只手直接捏住大试管和橡皮塞的交界处,另一只手持打火机点火对大试管底部加热.只需5秒钟左右,就可观察到明显的升华现象,紫色的碘蒸气冉冉升起,在大小试管的隔层内回旋.停止加热后,又可观察到碘蒸气的凝华.将盛冷水的小试管取出,学生能目睹闪亮的碘晶.  相似文献   

8.
在初三物理新编教材第四章“升华和凝华”一节中谈到:“用固态的碘很容易看到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把少量的碘放进烧瓶里,微微加热,固态的碘就升华,产生紫色的碘蒸汽,停止加热后,会在烧瓶上看到凝华成固态的碘。”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本(甲种本)第一册第9页,以碘为例作“固体、液体跟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比较示意图”。第42页,教材又安排一个碘的升华实验,再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导出升华韵定义:“碘在常压下加热,不经过熔化就直接变成紫色的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这种固态物质不经转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学生对照两处内容便产生了疑问,既然固体碘在常压下加热不  相似文献   

10.
液态碘     
液态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金德渊高中化学教材讲述升华概念时,认为碘在常压下加热,可以不经过熔化就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这种蒸气遇冷,又会重新凝成固体。上海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学化学教师备课资料手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先做如下实验:将5克碘加...  相似文献   

11.
将白纸覆盖在硬币上,用铅笔在纸上反复涂写,你会看到硬币的图形慢慢地显露出来.你也可以将一片背面涂上颜料的叶子放在白纸上,再在叶子上盖上另一张白纸,用手指隔着白纸轻压叶片.揭开叶片,你会发现叶脉清晰地留在白纸上了.这两种"作图"的方法称为拓印,很像是在"复印"叶片.拓印的方法很多,现在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石膏拓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时间:45分钟)一、填空题1.在烧瓶内放少许碘,并对烧瓶微微加热,可观察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  相似文献   

13.
材料不同形状的叶子、石膏粉、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一次性碟子、镊子、餐巾纸、小木棒、剪刀、药匙。将白纸覆盖在硬币上,用铅笔在纸上反复涂写,你会看到硬币的图形慢慢地显露出来。你也可以将一片背面涂上颜料的叶子放在白纸上,再在叶子上盖上另一张白纸,用手指隔着白纸轻压叶片。揭开叶片,你会发现叶脉清晰地留在白纸上了。这两种"作图"的方法称为拓印,很像是在"复印"叶片。拓印的方法很多,现在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石膏拓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碘升华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热现象”中碘的“升华”实验,是一个必做的演示实验,教师按课本中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时,加热的程度掌握不好,很难控制瓶壁和瓶内碘块的温度,往往造成碘在升华的同时,与烧瓶内壁接触的小颗粒碘很快熔化了。学生往往认为;碘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紫红色的碘蒸气。不仅演示实验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使学生造成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二物理教材演示磺升华实验以后,附着在烧瓶上的磺晶体课后应及时清洗,其原因一是碘晶体会升华为碘蒸气,从烧瓶口慢慢逸出污染空气,由于碘蒸气有毒,影响师生身体健康;二是会影响下次课堂的实验效果。清洗时可在烧瓶中倒入少量酒精,轻轻摇动使碘晶体溶解,再用...  相似文献   

16.
适度分解     
此方案可以细化活动目标和内容,每个环节都可成为一个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成主题系列活动。如活动一“我的指纹”,让幼儿发现指纹,选择看清指纹的方法;活动二“不同的指纹”,让幼儿观察指纹的不  相似文献   

17.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中,这样做“升华和凝华”实验: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的碘粒,然后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仍注意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我认为本实验存在以下缺点: 1、碘蒸气有毒,加热时容易从烧瓶口逸出,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碘粉与锌粉反应实验做了三方面改进:一是改水催化引发反应为加热引发反应。二是增加消除碘蒸气污染环境装置。三是改反应在铁坩锅中进行为在锡箔上进行结果是实验现象明显,无环境污染,所需材料易得。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二物理教材演示磺升华实验以后,附着在烧瓶上的磺晶体课后应及时清洗,其原因一是碘晶体会升华为碘蒸气,从烧瓶口慢慢逸出污染空气,由于碘蒸气有毒,影响师生身体健康;二是会影响下次课堂的实验效果.清洗时可在烧瓶中倒入少量酒精,轻轻摇动使碘晶体溶解,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相似文献   

20.
我的指纹画     
凡是上过何老师的游戏作文课的人都知道:指纹可以帮助破案、识别身份……但是你知道吗?指纹还可以画画呢,今天,我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指纹画。准备好白纸、印泥、彩笔等就开始画啦。我先在纸的左下角盖了五个中指指纹,五个指纹一字排开,再用食指指纹盖成一个圆圈,最后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