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11,(Z2):70
谢冕,193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福建福州人笔名谢鱼梁。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诗探索》主编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新诗史和新诗理论的研究,特别专注于中国当代诗  相似文献   

2.
《文学报》消息,由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组织编选,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教授担任总主编的大型中国新诗选本《中国新诗总系》(简称《总系》),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据介绍,《中国新诗总系》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建所以来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1,(13):70-70
谢冕.193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福建福州人,笔名谢鱼梁。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诗探索》主编。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新诗史和新诗理论的研究.特别专注于中国当代诗的理论批评。1980年《光明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28日,"当下诗歌创作现状与未来展望"暨第三届龙门诗会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诗歌研究专家,《当代国际诗坛》《新诗评论》《西部》等诗歌刊物的主编与编审,两岸三地的著名诗人参加了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许多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以象征派艺术方法写的新诗。有的较好理解,有的使人读不懂,社会上议论纷纷。去年四月,在广西召开了全国当代诗歌讨论会,会上对“朦胧诗”展开了讨论。九月,《诗刊》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诗歌理论讨论会,讨论了新诗应遵循什么道路发展、诗歌现代化、向外国学习和诗中表现自我等问题.两种意见颇为对立。十一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在广西召开,讨论了“朦胧诗”的问题,丁力与谢冕各代表一方,争论十分激烈。他们的发言都写成了文章,在八○年第十二期《诗刊》发表。这一期特地开辟了“问题讨论”专栏,发  相似文献   

6.
王建青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4):66-67,70
朱自清作为五四文学革命先驱,一生创作颇丰,被人提及更多的是他那至情至真的散文。而朱自清早年是以新诗闻名于文坛,并积极倡导和参与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专门的诗歌刊物——《诗》月刊,引导了当时新诗的发展方向。同时他还在新诗创作、新诗评论、外国诗歌的译介、扶持新诗人等方面均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安琪,本名黄江嫔,闽南人。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1995年第四届柔刚诗歌奖得主,"中间代"代表诗人。曾出版诗集《奔跑的栅栏》《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极地之境》等多种,在《诗刊》《文艺争鸣》《中国作家》《星星》《南方文坛》《山花》等报刊发表诗文近百万字。诗作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亚洲当代诗人11家》(韩国)等,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现居北京。近两年,安琪诗歌诗评发表进入了一个"井喷期",本栏目再次推出她发在《时代文学》(2013年12期)上的这组新作。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学批评园地里,小说批评无疑达到了繁花烂漫的境域。新诗批评虽然没有这种鲜花著锦之盛,但总的说来,它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在二十年代,新诗批评就在为新诗的诞生鸣锣开道,为新诗的成长廓清道路,以后又为发现新人和奖掖新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新中国诞生后,诗人和诗评家们的美学观在经历由旧到新的蜕变,对新的时代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这时的新诗论坛不似二十年代那样沸沸扬扬,势头比起三四十年代亦有所减弱。从1949年10月到1955年,虽然也出版了几本有关新诗评论的集子,但不少是解放前旧作的再版(如艾青的《诗论》、林林的《诗歌杂论》)。即使偶有新作,均为单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是中国新诗艺苑中的巨匠,又是中国新诗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本世纪20年代的诗歌论评,诸如《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诗歌节奏研究》、《〈冬夜〉评论》、《〈女神〉这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泰戈尔批评》、《诗的格律》、《文艺与爱国》、《先拉飞主义》等,都是极有影响极有份量的文字。这些,连同他与友人、家人的通信中所发表的关于新诗的见解,对我国初期浪漫主义新诗及其诗歌理论建设,无疑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内外困境,成功激活了文化界关切、书写及回应现实的传统。它不但促成了报道、写实浪潮的兴起,也导致新诗现代性追寻与展开的复杂维度。1937年《文学》“新诗专号”成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典型文化样本,从诗歌创作、评论、编辑、读者维度再现了新诗场域的文化景观,读者视野折射出新诗发展与社会认知的双向互动,以及对理想化诗歌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于2006年6月18日下午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新诗研究所是我国第一家研究新诗的专门机构,第一家培养现代诗学研究人才的教育机构。20年来,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新诗所还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海外专家来访近百人次,所内专家出访近50人次,出版《中外诗歌研究)65期、《中国诗歌年鉴》5卷。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百年新诗百种解读》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对百年新诗的艺术技巧进行了大致梳理和总结,让人们了解到新诗技巧的家底,重要的是为后来者写诗提供了有用的技巧资源,从而提高当代诗歌的艺术水准和整体水平,成为振兴当代诗歌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以胡适的《尝试集》为开端。从此以后,它不断地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出了大批新诗人,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冰心、卞之琳等,这些诗人写出了大量新诗作品,诸如《凤凰涅磐》、《再别康桥》、《死水》、《断章》等,形成了众多艺术流派,如:新月派、湖畔诗派、小诗体派、象征诗派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当代新诗继承了五四以来新诗的优良传统,并从古典诗歌和民歌中吸取养料,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新诗的欣赏。■首先,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诗…  相似文献   

14.
当代颂歌的文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初。艾青、徐迟、鲁藜等左翼诗人对毛泽东的歌颂,在新诗发展史上形成了一条独立的当代颂歌起源线索。新中国成立前后,伴随着历史的巨大变动,抒情成为诗人当时的第一需要,颂歌成为诗人对诗歌样式的最佳选择。在当代颂歌范式的确立过程中,聂绀弩的《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和胡风的《时间开始了》成为两个关键性文本,作品中所体现的历史哲学和抒情特质等影响深远。在1949、1950年之交,中国新诗已经进入当代颂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鲁迅从一九○七年在《河南》杂志发表文章,着重介绍西方“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派诗人起,直到一九三六年不幸逝世以前为止,三十年来不仅写作了六十多首旧体诗和新诗,而且对诗歌的理论问题和诗歌的发展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散见于他的文学史著作、专论、杂文、评论、书信、讲演中有关诗歌的言论就有一百八十三条之多。鲁迅关于诗歌的论述,总的看来,始终围绕着“五四”以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新九叶集》出版标志着“北外诗群”的亮相。这群诗人以接续“九叶诗人”和“作者兼译者”的新诗传统为目标,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朦胧诗”“第三代诗歌”潮流同声相应。其创作感受敏锐、诗思冷静,善于抒写日常生活的平凡性及发掘点滴颖悟;对于中外语言文化“交叉地带”的描述,自信从容的气度折射出时代的进步,也是这一诗群化解近代“悲情史观”的极大特色。他们致力于外国当代诗歌、超越英法俄的多语种译介,拓宽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眼界,业已融入中国新诗传统。《新九叶集》及“新九叶”诗人的出现,重新提出了学校教育与诗歌教育的严肃话题,值得引起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早年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即开始写作新诗并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新诗歌运动。他同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他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郑振铎、郭绍虞、徐玉诺的新诗合辑《雪朝》(内收叶圣陶新诗15首),显示了文学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已出版多种诗歌鉴赏辞典,如浙江大学汪飞自主编的《诗歌鉴赏辞典》,西南师范大学中周新诗研究所吕进主编的《外国名诗鉴赏辞典》等等。这些诗歌鉴赏辞书在作品选录和鉴赏文字撰写方面都匠心独运,异彩纷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取意和侧重,充分体现出这些年来诗评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当然也为广大诗歌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照。孙绍先和周宁主编的《外国名诗鉴赏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Z2):73
叶延滨,1948年生于哈尔滨,当代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杂文、小说、评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诗集《不悔》《二重奏》《心的沉吟》《叶延滨诗选》《现代九歌》《沧桑》《叶延滨短诗选》《年轮诗章》等,出版的文集有《生活启示录》等及诗文集《叶延滨  相似文献   

20.
陶保玺近《台湾新诗十家论》,与其前一本作《新诗大千》在诗学理论建树方面一脉相承,该书对诗歌创作的思维形式行艺术技巧进和探索和分析,形成了鲜明的评论特色,有益于指导读阅读和引导诗人创作。该书评论激情漫涌、又客观冷静,具有着唯美的风格。该书在“台独”声嚣中诞生和研讨,表达了大陆诗人对实现与台湾化的对接,共同探讨华诗歌的发展以及渴望祖国尽快实现和平统一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