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到学校,教师应该给予尊重,以平等的地位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应该高高在上,指责训斥。有些教师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走廊、大厅、教学楼外等没有其他人的地方,与家长单独交谈,这是一种进步。我校建立了家长接待室。每逢家长来访,都被请到家长接待室,接过教师递过来的热茶,双方的交谈就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了。不但如此,教师还经常把学生请到家长接待室促膝谈心,不让其他同学和教师知道,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家长接待室的建立,融洽了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黑龙江 姜新华)学校应建家长接待室!黑龙江@姜新华 @许丽艳…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读懂教师1.为了让教师读懂学生。让教师学会掌握学生中存在的真问题及其实质,发生的原因、背景、相关因素,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读懂了他们中间每一个个体成绩差的原因,我们就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个体的问题。2.为了让教师读懂家长。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从小接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去读家长,读懂家长,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的苗头,采取应对措施,校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为了唤醒教师。为什么要唤醒教师?在实践…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封小学教师的辞职信火了.原因是把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家长的不满意.面对孩子成绩的不理想,家长并没有进行反思,而是"自尊心满满"地要求教师登门道歉.学生在课堂上挑衅教师、公然辱骂教师,一旦和家长、学生发生矛盾,"受害"的几乎都是教师.扪心自问,教师的尊严到底去哪儿了?  相似文献   

4.
教师和家长是教育的两股力量。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能否取得长足的进步,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相互关系的性质。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职业责任就是力求与家长有效和谐地合作。但是,目前城乡中小学,不少教师忽略了与家长的联系,尤其是部分新近参加工作的青年班主任,轻视家长,对家长的意见不屑一顾,严重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值得在工作中注意纠正。  相似文献   

5.
杜文鹏 《辅导员》2012,(15):74-75
在现代的教育中,由于学生及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差别,沟通并不一定畅通,很多时候教师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造成了错失机会,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表达、不敢表达,而高年级学生可能由于不信任教师也带来了一些障碍。所以,通过网络解读学生及家长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内容和实践内容了。一、网络解读学生及家长的重要性教师、学生虽然天天都有见面的机会,但是由于教  相似文献   

6.
做教师做了十多年,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成长得很顺利,让家长教师很省心;而有的学生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觉得他挺优秀,后来却自杀了,这些学生不仅让家长、教师感觉很头疼,也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家长进课堂",就是把学校开放给家长,请家长走上讲台,让孩子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家长变成了老师,讲授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两年来,从最初的教师质疑、学生好奇、家长观望,到现在的教师期待、学生喜爱、家长支持,这项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本的知识,家长则是更开放的教育资源,他们能带给学生更新鲜、更有生活、更前沿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系统知识  相似文献   

8.
一忌以势待人。有的教师对家长不能一视同仁,对有权势、有钱或有用处的家长笑脸相迎,对平民家长则表情冷淡,即人们常说的那种“势利眼”;进而对孩子另眼相看,不能因材施教,而坚持用“势”施教,使家长和学生产生不平等心态。二忌恶语伤人。学生表现不好往往累及家长,有的教师则迁怒于家长,甚至说一些羞辱呵斥的话,使家长难以接受,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的恶化,造成对立情绪。三忌群起攻之。学生有了过失,班主任邀家长来校,其他科任教师也纷纷责怪家长;或当班主任与家长有不同意见发生争议时,其他教师群起帮腔,使家长陷于难堪,有时发生争吵激…  相似文献   

9.
“家长进课堂”,就是把学校开放给家长,请家长走上讲台,让孩子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家长变成了老师,讲授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两年来,从最初的教师质疑、学生好奇、家长观望,到现在的教师期待、学生喜爱、家长支持,这项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本的知识,家长则是更开放的教育资源,他们能带给学生更新鲜、更有生活、更前沿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作业要家长签字(以下简称“家长签字”)的现象盛行于城镇,波及到农村。本刊把它提出来讨论,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读昔在来信来稿中分析了教师要家长签字的心理动机和学生、家长的反映及实际结果。有的还提供了典型事例。一些读者就此开展了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不少读者对如何改进课外作业的布置,如何改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合作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所有来稿对个别教师以家长未签字为由对学生罚写、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评价的结果是教师和家长用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法宝”。新的科学评价体系要求有家长、学生、教师的全员参与,这样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学生自评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互评可以建立一种伙伴相互激励的机制;家长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家访本是教师通过到学生家中登门造访,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史、家长的教育观等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是让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带来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白勺深刻变革,家访也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14.
教师和家长:究竟是合作还是抗  衡? 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教师同家长之间应 该是一种合作关系,因为他们的目标都 一样:都希望情况向符合孩子最高利益 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教师和家长之间 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甚至是敌对的状态: 家长抱怨教师不尽力,教师抱怨家长不 配合: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对学生的学业 和品行负责,而家长则认为孩子上学了, 教育的责任当然就是教师。教师除了要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外,还要了解他 们背后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家长……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态型心理教育课程基地,是在教育生态学与生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建设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发挥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作用,最终实现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实施平台。因此,需要同时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  相似文献   

17.
邹嫡婵 《湖南教育》2003,(24):49-49
多年来,家长和学生视学校的家长会为告状会、批评会、捐款会……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家长会应该怎样开”这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位置需要摆正。教师应该把自己摆在一个与家长人格完全平等的位置上,时时铭记:家长与教师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共同承担者。批评家长,甚至训斥家长往往会造成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出现尴尬局面,事倍功半。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共同愿望。仅就学习成绩而言,学生学习好不好,不一定是家长或教师的差异,更可能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我们必…  相似文献   

18.
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担负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教师要教育好学生 ,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而在学生生活中 ,很多方面完全是由家长指导、调节和监督的。而学生有不少的时间则是生活在学校 ,家长也应该关心和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曾有一个学生在上课期间常去电子游戏室、色情录像室 ,赌博最后发展到吸毒、抢劫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在这个学生的发展过程中 ,家长认为学生到校上课了 ,而教师则被学生所编造的很多不上课的理由蒙混过去。像这种教师和家长缺乏联系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品德变坏 ,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事例很多。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第五条指出,学校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家长,怎样和家长紧密配合教育好学生呢? 教师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彼此尊重、融洽合作的良好关系。双方在心理因素方面,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教师和家长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人材,这是在教育目的上  相似文献   

20.
袁燕 《华章》2013,(14)
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今天,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在双方关系中,教师和家长也是平等的双方。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凌驾于家长之上,做家长的老师,指手画脚,甚至用教训学生的方式教训家长。这种方式,往往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误会,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联系家长,主旨是让家长站在教师的一边,一起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文化知识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