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山情怀──记华亭县四位乡村书记大办教育的事迹省教委副主任孙一峰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工作、生活在最基层而又最普通最平凡的共产党员、乡村干部的精种风采。是他们的心血,浇灌了华亭教育之花。──作者题记华亭县地处陇东山区的关山脚下,那里高寒阴湿,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描绘关山风景线的人──记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华亭县教育局局长齐效堂李勇,史征波巍巍关山是华亭县西部的一道风景线;关山东麓的华亭,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地。在这道风景线上,在这片风景地里,在千万朵鲜花中,教育之花是最鲜艳夺目的一束。她的璀璨使得关山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教育在人们的心里都有构想,不止圣人孔子有。教育专家有,手执教鞭的教师有,家长们也有,并将之付诸行动。家长爱子心切,想给予他们最理想的教育,这无可厚非;但教育的真正参与者——弦子——却被“理想的教育”所掩埋,听不见他们的声音;这真是他们喜欢的吗?是他们需要的吗?本文尝试通过对弦子教育现状的描述,呼唤人们给予孩子自己需要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金梅  温超 《甘肃教育》2014,(21):11-12
正在享有"煤城瓷都"之美誉的华亭县县城东部,有一所儿童乐园,幼儿从懵懂中走到了这里,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心门。他们在这里放肆欢歌,播撒希望,收获快乐,用童真描绘一幅幅绚丽的画卷。踏入该园,像似进入了一方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这就是华亭县东大街幼儿园。创一流条件,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东大街幼儿园坚持通过优化环境,凸显教育特色。幼儿园从独特的大门到室内屋顶等图案的布局,都是老师们亲手设计、绘画、涂色制作的。全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华亭县素有陇东"煤城"之称,丰富的煤炭资源促使华亭县经济快速发展。在华亭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华亭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优化环境发展,实施"一轴两翼"工程,按照"小学抓规范,初中抓突破,高中抓提高"的总体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育好每一名学生。在华亭,一项项涉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6.
开发和利用乡土人文教育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徐特立同志曾经指出:“最原始,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育,就是乡土教材。”钱三强同志也说过:“我在故乡时间是短暂的,但故乡的一切都熏陶着我。”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点是“家国一体”。“国”是放大了的家,家——家乡——国家是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断引申。富有浓郁乡土人文特点的教育能给青少年以亲切感,符合青少年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必须帮助他们从小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认识社会,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升华对家乡的感情,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崇高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2009,(9):F0002-F0002
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前身为1964年创建的华亭县农业中学,1999年,县上整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机构,建成了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华亭县职业中学华亭县职业中学自改办至现在经历了3个阶段:建校初期,虽然挂着职中的牌子,但走的普通中学的路子;1988年至1992年,摆脱了普教模式的束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创建实习基地、解决教材师资及配套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9.
在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多地关注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和德育教材的重建,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学生最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当学生出事了,教师才意识到德育的缺失,才意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神秘和陌生。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中小学管理》曾先后刊登过三位农村校长的成长经历。他们分别是《学会“经营”农村小学》(2005年第6期)的杨瑞清,《带领乡村教育走进一片新天地))(2005年第10期)的梁中凯,《一位校长的农村教育情结》(2006年第8期)的冯振飞。他们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在乡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园地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他们经历了从“普通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的成长过程,他们所带领的学校经历了由“贫困学校——一般学校——示范学校”的发展历程。考察三位乡村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他们在办学思想、实践模式、管理机制、理想信念等方面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学生自杀现象频繁曝光。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在风雨中匆匆而逝,来不及让爱他们的人和他们所爱的人对他们道声“珍最”,说走就走了,只给曾留下他们青春风采的世界一个令人思之泪下、念之悲悯的背影。这无论是对他们的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难以承受的痛。因为他们这种对珍贵生命主动放弃的轻生行为,非但不能证明自身抉择的崇高价值,反而成了示世界以懦弱的黯然告自。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以及广大青少年的家长都小能不反思:是怎样一种邪恶的力量,把年轻的生命推向了黑暗的坟墓?我们又做错了什么?从今天开始,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在反思中自然电就不难发现,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似乎就缺少“生命教育”这样一环——人“即使输掉一切,但决不能输掉生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素质教育怎样搞?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实践中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品质,最重要的是精神,最关键的是兴趣。一、最根本的是品质。品质中最根本的是爱心,而当代幼儿最缺乏的正是这个。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处在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地位上,想怎么就怎么,不管别人乐不乐意,只要求别人爱他们,他们却不去爱别人。因此,对这一代幼儿的品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帮他们树立起爱心。教育幼儿应从爱父母做起,进而教育他们爱别人。对他们来说,爱别人除爱家人外,就是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以外的人。所以在教育中要教…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职校学生,是一个最具现实意识的群体,他们最关心的是以后的就业。短短的三年中职学习,学校不可能提供给他们终身受用的技术,但哲学却可以授予他们终身受用的思维方式。教好哲学、学好哲学、用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们在今后就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好地面对和处理人生的是非得失、酸甜苦辣。因此,作为职教的哲学教学,应该把学生求职素养与哲学教学密切联系,在教会学生学会哲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求职素养,帮助中职生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育的脊梁──健风杯全国优秀民办教师评奖活动侧记本刊记者杨太清在我国,教育的大头在农村,而支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大厦的重要支柱是230多万民办教师。他们生活在最贫困的农村,工作在最清苦的农村中小学,从事着最辛苦、最繁重的农村教育工作;他们竭尽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教师     
北熹 《师道》2009,(2):48-49
中国新式教育是在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里,随着民族自强、科学发展、追求民主等激情口号,一路走来,渐行渐晰的。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洪流中,开创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承传统教育之精华,纳西式教育之新观念,践新式教育之新思路,创写了新式教育的辉煌篇章。“先生们”对内忧外患,积贫赢弱的国家有着最深切的焦灼,对教育有“源于内心深处”的火一般的激情,正是历史和内心的双重“挟持”,以及堪夸的学问和人格让他们挺立为国家的脊梁。  相似文献   

16.
才辞旧岁,又迎新春。过去一年的神州大地上,关山处处得到装点,全国喜沐党的十四大春风。一个奋勉亿万人民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国内经济出现新的高涨。受这个大潮的冲撞,教育同样在孕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名言     
自然赋予每个人一定的资本,教育必须了解它,并充分地促使其实现。——桑代克任何足以改善自己思考能力的事情都是教育。——拿破仑·希尔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这个目标比所有的目标都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爱尔维修受到最成功教育的人,往往是自学成功…  相似文献   

18.
流苏 《中学理科》2008,(9):29-34
名牌学校、名牌专业,这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东西,然而前进的道路上正亘立着重重关山、道道险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闯关成功。高校门槛如此之高.难怪一票难求。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变幻不定的考生来说,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报志愿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国莫过于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上述六国经济之所以能跃居各国的前列,是同他们教育事业的繁荣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发展教育有赖于诸多因素,而重视并科学地运用维持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投资.则是关键的一环。综观六国多年来的义务教育投资,鲜明地呈现出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