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为此,要加强思想文化领域领导干部的建设,把握舆论的根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为此,要加强思想文化领域领导干部的建设,把握舆论的根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地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相似文献   

4.
确保高校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是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需要全党同志长期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充分认识高校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领导权问题仍然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同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和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敌对势力斗争的实质问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园地,其领导权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5.
在本刊1982年第4期,我曾就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该忠于原意,发过一点议论。近年来阅读有关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著作,感到这个问题还有再商榷之必要。恩格斯曾经郑重指出,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别人的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列宁也曾认为,  相似文献   

6.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保证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这是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重要任务。为了做好干部工作,笔者认为当前应着力抓住以下几个问题。一、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干部“四化”方针选拔干部确保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关键是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一些单位,在贯彻执行“四化”方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主要是没有处理好革命化与其他三化的关系。对革命化既有重视不够,也有理解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个问题,本文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就当下中国的现实给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话题中心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写作时,都会面对这样一个普遍的困扰:文章内容要始终忠于真实,还是要放飞想象力去虚构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表示基于事实、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感染力;但有的人则认为中学生的生活略显单调,不进行虚构润色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那么,在选择真实和倾向虚构两者之间,你的选择是哪一个呢?  相似文献   

9.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问题,以往人们已有一些论述,我国、苏联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著作一般都讲到这个问题,所以它不是一个生疏的或新的问题,对于不少人来说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熟悉的问题。但是,根据本人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感到以往人们的论述中似乎还存在若干问  相似文献   

10.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22,(94):74-75
<正>我虽然和姚向芹校长不是太熟悉,但是文字可以让我们认识人、发现人。读完《从泥土中生长出教育之美》一文,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姚向芹的教育人生,那就是忠诚、超越与境界。其一,姚向芹的忠诚。忠诚是一个人的品格,是良知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呈现。一个人,尤其是一位教师,首先要忠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忠于岗位,忠于孩子。要知道,忠于教育和孩子,就是忠于祖国和未来。姚向芹的“忠诚”表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又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根本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说:“‘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是一个典型的混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的命题。”这句话道破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一命题的错误实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原则区别,确实有必要从出发点入手来分析。如果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的话。那么。把马克思主义归之于人道主义,也未尝不可。但是,人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整体阅读教学思想在许多学习理论中都有说明,其共同点就在于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是这个人的全貌,而不是这个人的手或脚;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首先也应是全面概括地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从宏观上感知课文概貌,而决不是先从字词...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讲人的本质,不外乎是讲人到底是什么。人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在方法论上,究竟是从“人自身”出发还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之前,没有一个哲学家作过科学的回答。在马克思之后,各家仍然争论不休。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们,看法也不尽一致。例如,有的说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儒家忠恕之道的思想基础"忠"、"恕"二字常连在一起出现儒家经典之中。"忠"于谁?忠于君,忠于己。然而,无论是忠于君或是忠于己,都是忠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于是"恕"便紧随其后。对于儒家忠恕之道的解释,学者们一直都见仁见智。儒家认为,人心各有差异,好恶、秉赋也各不相同,但人之为人的本性是基于善意的仁心、  相似文献   

16.
人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靠什么来检验?这个问题在古代就提出来了。历史上各派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以不同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这个问题的所有回答都是错误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指出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早已被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7.
衡量一个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首先要看这个党是否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即科学地把握了以民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事求是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心目中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意义非常深远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个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强是中宣部、教育部推出的江苏教育战线上的重大典型。王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求索、践行与守望,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体现出忠于信仰、勇于担当、勤于实践、甘于奉献的精神实质。探讨王强精神对江苏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培育的启示是把忠于信仰内化于心,勇于担当外化于行,勤于实践互化于境,甘于奉献同化于群,为将来成为“四有”好老师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先后开展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中国社会史问题和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这几次论战都是和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前途等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尖锐斗争的一个方面。通过论战,使更多的人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