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机短信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的确,手机短信文学中充斥着很多格调不高的作品,但不可否认,在一个多元化时代,手机短信文学的出现无疑给日益边缘化的文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丈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焦云侠 《文教资料》2010,(25):39-40
文学翻译是一种美的艺术。译者应着力把源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当然,由于不同译者的认知又受各自的天赋、认知能力、文化背景等的影响,会出现对原文的多元认知现象。  相似文献   

3.
文学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和谐健康必不可少。本文将从美学、文学、心理学、生命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文学审美进行探析,从这些方面对文学审美的教育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审美的眼睛、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心灵,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幼儿及幼儿文学的特殊性出发,遵循文学欣赏的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1.体现文学审美的整体性和形象性;2.注重文学欣赏的情感交流;3.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  相似文献   

5.
文学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人的知、情、意的和谐健康必不可少。本文将从美学、文学、心理学、生命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文学审美进行探析,从这些方面对文学审美的教育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文学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学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的推崇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文学有其基本属性和特有的价值意义,因此,无论生活和文学怎样变化,文学研究都不应让审美研究走开,而引导文学实践和研究坚守审美立场,追求真正的审美价值,是文学理论责无旁贷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从大众文化看当代审美风尚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审美文化分层流变的发展轨迹中 ,大众文化的兴起促使了审美风尚的转变。在它的影响下 ,生活的“审美化”图景 ,已经非常鲜明地体现了 90年代社会审美风尚转变的总体面貌。而世俗性、娱乐性、形象性、体验的视觉化则构成转变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不断变换的时尚大潮中,伴随现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流行,后现代标识图形和它所代言的品牌产品推动着审美时尚文化的演变,引领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革,呈现出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审美心理趋向,具体表现为:标识图形的形象化;表现风格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大众化;重拾传统;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9.
李书生 《山东教育》2000,(29):30-32
培根曾说:“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具有比成人更强的可塑性,他们内心深处崇尚美、热爱美的天性是出自人类自然本性的冲动。如果用美的观念去诱导、启发、涵濡他,就能使其确立美的观念意识,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淀为理性的东西,指导其人生向美的方向发展。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总结的艺术规律,去启发和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灵,使其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的陶冶,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审美理解力,以提高其审美创造力,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引导其智力和品…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2):236-237
“文学”这个概念好像杂草一样,就好像谈“人是什么”一样困难,这是困扰着每一个时代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要是硬要给文学下个定义,那简直是难上加难。笔者在本文介绍了著名的文论家韦勒克和卡勒对文学的概念的理解,还浅谈了一下自己对文学审美性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但对汉语来讲汉字不仅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传承的还是一种民族思维,一种深层文化的结晶。字与字的组合也一样,它们不是随心所欲地拼凑,也不只是一个平面的结合。如果我们把造字与组字看作是一种“艺术的创作”,那么它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来自于人们的美感经验,这也可以理解为将表层的形象,表面的知觉引向满足深层的非功利的人类审美与心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论界有学者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反现代性、反理性、反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现代性视为普适性的标准 ,用以规范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应当根据文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关系 ,赋予中国当代文学以审美现代性的新内涵。就批判性的审美精神而言 ,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虽有共通性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无视这种异质性 ,势必导致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方向的误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5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转折时代,从文学观念到文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文学体制的改变与建立是中国文学能成为“当代”的重要标志。它有效地实现了当代社会与文学的互动,促使文学作家、作品和读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就当代文学体制之下作家的思想改造问题展开讨论,说明文学体制与作家身份之间所发生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矛盾,促使作家形成新型的主体认知与行为方式,从而制约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传媒改变了现代生活方式,文学也不由自主地受传媒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异变。这种异变首先表现在文学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其次是文学在存在方式、传播方式和创作模式上的异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经济全球化与文艺民族化的紧张关系中,由持续的现代化追求导致了文艺民族化身份模糊乃至丧失,并随之产生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它源自于汉语文学在“中、西结构”中的位置、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全球化与民族化张力中的特殊处境。当前中国文学现代化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化语境把中国作家个体和文学写作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空维度。这个新维度对于文学写作的根本意义在于承受、反抗一种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采取平视的审美视角,以实现中国文化由“拿来”到“输出”的转化,这将成为中国后现代作家个体自我认同和文学写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审美日常化和大众化的美学环境下,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当代广西文学,以审美超越性特征解秘文化比经济的超前性问题,这对促进和谐文化的建构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冯肖华教授的新著《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审美形态》,是迄今第一部系统研究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的理论著述。构建了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的新框架,揭示了陕西历史文化渊源与地缘文学的互文关系,描述了陕西地缘文学的本体形态,提出了重构陕西地缘文学新格局。首次构建了一种新的地域理论新框架,有着研究方法、研究思维上的新视野;在方法论上引申和拓展了陕西文学研究的诸多地域学空间。结构体例严密、论域视野宏阔;古今贯通,相互印证,研究内容有质的纵深感;阐述了陕西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追求文学的“纯正”即审美性,强调文学自身的价值,是现代文学贵族化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在重视现代性功利的同时,现代文学仍不乏注重和强调文学自身的审美特征、追求高雅的美学趣味的理论主张,并在创作实绩上取得了突破,从而使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审美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佛典翻译文学和民间文学都具有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佛典翻译文学虽然不能全部作为民间文学看待,可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借用民间文学材料附会加工而成的,如“佛传”、“佛本生故事”和“譬喻故事”中的许多作品,可看作柒上宗教色彩的民间文学。佛典翻译文学与民间文学互相渗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西方侦探故事大量风行,而本土的公案类文学并没有如一般人所推测的那样消失.相反,近代的中国公案文学呈现多元流传的生存形态.小说、唱本、评话等公案形态互相激发,题材互鉴,曲曲相生,由此形成文人视野下公案小说的启蒙姿态、大众视野下公案类唱本的坊间姿态及表演视野下公集评话的艺术姿态等多元形态.清末民初,北京、上海等地大量出版的公案石印本小说再一次呈现强大的叙述魅力.近代文人对公案等传统元素不断借用与着重,其背后隐含着的是对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其深层原因则是民族集体审美心理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