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枚信息炸弹正在我们中间爆炸,这是一枚形象的榴霰弹,像倾盆大雨向我们袭来,急剧改变着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据以感觉和行动的方式”。这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的场景。的确,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正在使我们的地球“变小”,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下,资讯  相似文献   

2.
跨进新千年,最时尚的话语无非是“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其先行而且让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的还是信息全球化。广播,作为信息传媒的主要传统样式之一,无疑在信息全球化的运作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广播外宣作为广播的一翼,在新千年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这个词我们常常不绝于口;"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地球变小了"等等声音我们往往也不绝于耳,可是,对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有什么意义,我们也许想得并不多.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兴起,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已经和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一起,成为人类社会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等逐渐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传播全球化?它来自何方,又将往哪里去?它的实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内涵十分  相似文献   

5.
我们多少年讲文化传统,现在有组织地把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送到世界上去,这样,我们面对的交流就是双向的,而不仅仅光进口,出口很少。我们现在的工作真正促进双向交流,是中国文化界空前的盛事;我们有组织地介绍和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这也是中国出版事业的空前盛事。新闻出版署倡议编译《大中华文库》,是对于所谓的“全球化”,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我自己的理解,现在所叫嚷的“全球化”,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所提出来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现在的“全球化”是一个在霸权、强权指挥下的“全球化”。我们中国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从“地球村”到“地球脑”——智能媒体对生命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当代传播》2008,(6):10-13
“地球脑”是西方学界出现的新术语。地球脑学派认为,网络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把“地球村”变成了“地球脑”。人类个体的头脑只是新的庞大的“全球性大脑”的一个“脑细胞”,而因特网就像大脑神经把我们这些“脑细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正在进化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现代性及19世纪全球史人们谈论“全球化”,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全球化”图腾每天都在让人思索,向我们提出挑战,或者困扰着我们.它可以是借口或理由,可以是吉兆或不祥之兆.在谈论全球化时,人们一般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尤其是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或者是大行其道的世界自由贸易.全球化究竟起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8.
刘俊玲  乔洋  崔桂杰 《大观周刊》2012,(22):131-131,293
爱国主义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伊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对你有利还是无利,不论是个体还是企业都将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全球化”的浪潮既是挑战,又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商机。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边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 WTO的日子日趋临近,“地球村”这个概念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说也许更为明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日益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了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如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就像发生在隔壁一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冲击我们的生活。不管人们如何认识这种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全球化已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的这种全球化趋势是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推动的,与 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时代所不同的是,如今不再主要靠军舰与圣经,而主要靠资本与媒介。也就是说,由资本构造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哥本哈根会议牵动全球神经,低碳经济如今成为热门词茫被媒体和政府工作报告广泛引用。资料显示:按照世界能源消耗水平我们需要两个地球,按照澳大利亚能源消耗水平我们需要7个地球,按照美国能源消耗水平我们需要9个地球,这样的计算被称为“碳足迹”(碳耗用量)。地球已经容纳不了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一篇科幻小说里,外星人是这样讽刺地球人的:地球很大,可是地球人喜欢挤在一起,围着烟囱住;地球人有时成群结队地去参观还没有人住的地方,但是一到那里就逃回来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在城市中占据了寸土之地后,开始频繁地从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出走,到“没有人住的地方”参观。参观的办法是露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或者在无人岛扎营。 人们把这样的“出走”称作“探险旅游”,并为探险旅游的兴起寻找了很多种解释。比如,“精神空虚”“寻求刺激”“回归自然”等等。 这样的出走,在我们国家,20年前  相似文献   

13.
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一文结尾中这样写道:“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不是“历史的终结”的乌托邦,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抗拒,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在批判和反思中探索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这种反思和批判面对着巨大的困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前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明智和敏锐。我的问题是:全球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本文不是回答张颐武教授的问题,而是试图根据他介绍的“解构主义”“新美学”观点分析“博客文化”特征。在展开论述之前,先定义几个各词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所谓的新是和旧相比较而言的,“旧媒体”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指互联网。“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流动的画面作为它的传播的一种载体方式,“互联嘲”作为一种多媒体,兼并了传统的三种媒体即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它是一个多媒体的形态。“博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的一种网络发表——Weblog(中译名之一“博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加以考察,它是“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美学”指把传统美学从神坛上请了下采,把大众生活中的美学理论化、高雅化  相似文献   

14.
<正>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然而具体到中国广播与国外媒体直接交锋的阵地则是“技术”和“节目”两方面。通过对这两个主要战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80年代到今天被称为“全球化时期”。我们在此对全球化的历史作简单的回顾 ,以确定我们的批判立场。应该注意的是 ,80年代是对 70年代的否定。 70年代我们关注的是调整 ,是传播的公共政策问题。 80年代则是一个市场化、自由化的年代。全球化一词是从英美语系中出来的 ,跟 1 9世纪的“国际化”的源起一样。令人吃惊的是全球化这个词迅速地传遍世界 ,似乎表明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到了一个词汇更替频繁的不稳定期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流行的词 ,但却不知道这些词是怎样冒出来的 ,根源在哪里 ,意义又是什么。全球化正式进入世界是以 1 984…  相似文献   

16.
30年前,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地球村”将出现,30年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不是单一、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多元、动态的社会进程,与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社会领域存在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因此,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现象的解读,向我们提供一种宏观全景式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国内读者对“地球村”发生的大事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地方党报作为广大读者了解国际大事的主流媒体,在新的报业竞争格局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保持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在新一轮的媒体大战中赢得主动呢?笔者认为,在国际新闻的编辑中应扬长避短,精心编排,使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互联网30年,是中国全球化从浅层次到深层次实现历史性突破的30年。作为全球开放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在中国的引进与普及,直接促成了信息传播、技术产品、民众交流和产业全球化等各个层面的互联互通,并且使得中国成为数字全球化的关键性力量。我们从多层次的角度系统考察中国互联网全球化进程,发现趋势、规律和问题,并提出即将到来的从过去缺乏核心技术的“搭车”到掌握核心技术“开车”的再全球化逻辑。过去30年的互联网全球化始终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而今天,互联网全球化已经呈现遍地开花的新格局。数字时代中美两强博弈下,欧洲崛起成为可以改变双方平衡的新力量,也是中国互联网全球化的重要策源地。随着科技成为国际秩序的关键因素,中美欧“三国演义”成为国际格局新的均势结构,也成为未来全球化的主旋律。我们需要在新的格局下审时度势,以新范式和新思维,为中国未来战略选择与趋势研判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报道的“地域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落”,新闻的地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仅就体育报道而言,随着体育职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运动员交流更加频繁,体育报道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 NBA 和地球另一端的英超联赛,特别是休斯敦火箭队、埃弗顿队和曼城队,因为有中国球员“小巨人”姚明、李铁、孙继海效力。但是,在一些大型体育报道中,我们有的记者却不自觉地陷入“地域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江凌 《新闻世界》2009,(4):60-61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