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些人经常夜间出行,但由于没有照明系统,特别是在农村,没有路灯,给自行车夜间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现在有人将手电放在自行车上,但其必须使用电池,而使用电池会污染环境,且更换电池会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自行车碳排放量减少值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佛山桂城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公共自行车为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进行了新的评估。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所替代的交通工具,计算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出行次数和出行时间,建立碳排放量减少值模型,量化公共自行车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更全面的分析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一、作者:林卓熙 作品类型:低碳生活作品 作品名称:风力发电电筒充电器 创意灵感: 本装置灵感源于一次出行,作者平时十分喜爱骑自行车出行,有一次在回家途中,由于天黑看不清路,给作者带来很多不便和危险,为此引发作者灵感,通过自行车行进间的风力推动小型发电机,为电灯提供电能,照亮前方道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的自发电自行车主要采用太阳能供电,但太阳能发电有时会受到骑行环境、天气改变等因素影响,无法满足充电需求。为实现持续的自行车电能供应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花鼓发电装置。花鼓发电装置安装在自行车轮轴上,将车轮的转动能量转化成电能进行存储和使用。发电花鼓采用的是行星摩擦轮同轴异向转动原理,让定子和转子作同轴异向转动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所设计的花鼓发电装置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速度太慢,时间太长。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不便。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制作了一款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器。电路图如下:一、电路特点1.输出电压设定好后(例如36V),若被充电瓶极板脱落断开,造成某组电池不通,或出现短路,则电瓶端电压即降低或为零,这时充电器  相似文献   

6.
低碳发展、健康出行将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公共自行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逐渐显现。现在北京市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热情不高,公共自行车运行还存在停车点少、办卡繁琐、取车还车不方便;出行环境差;服务功能单一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应逐步形成市属公共自行车与共享自行车互补的运行模式;进一步保障公共自行车的路权;形成公共自行车自愿碳减排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南阳市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进行优化,本文结合南阳市当前的自行车交通现状,分析自行车出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南阳市自行车交通优化策略,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骑行环境。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9,(8):53-53
为了解决夜晚候车亭的照明问题,加拿大某大学的一个工程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款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这一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为夜间出行的人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骑自行车和电动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电动车在转弯或刹车时可通过尾部的信号灯提前告之后面的车辆,但自行车没有此信号提示功能。如何能让后面的车提前预知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动向?联想到交通部门要求人们骑电动车或自行车外出时要戴头盔,我提出了在自行车头盔上加装信号灯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步步推进,自行车成为人们生活中出行的重要工具。本文针对自行车的安全与节能问题,提出以意法半导体STM3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自行车下坡滑行动力及太阳能发电,结合报警器,GSM模块,电磁开关,NFC读卡模块,直流电机,霍尔编码器,角度传感器等模块的无源智能电子车锁。此车锁可以在骑行或者有太阳照射时自动充电,在异常移动时报警,在手机端远程控制车锁,配合专用密卡开锁,保证自行车的安全。此车锁稳定性高,使用便捷,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5)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利用的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或者是再生周期比较长,如果持续下去,我们有一天会没有资源可用,所以我们必须开发新能源,目前太阳能是比较好的资源,太阳能已经运用到了发电产业中,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比较好的应用。本文将以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用普通水杯冲调饮品时,常常需用勺子搅拌,如果这时你手边没有勺子或筷子,那就尴尬了。你一定会说,那就改用普通电动搅拌水杯呗!然而,普通电动搅拌水杯需要经常充电或更换电池,这一特点为用户带来较大不便。何不试试我设计的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热能搅拌应急充电水杯。它的杯体由导热系数不同的两种材料构成。杯壁材料的导热率低于底板材料的导热率,使得热量向杯底传导。  相似文献   

13.
<正>自行车作为理想的代步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但纵观自行车世界,品类虽繁多,原理却基本一样,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链条、链轮传递动力给后轮,再由后轮与地面摩擦使车子前进。如果天天使用自行车,用不了多久,后轴就会出现轴承松动的现象,影响使用。于是我设计了两种改进自行车的方法,实验证明,这两种改进都增强了自行车的使用性能,为自行车友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路面的施工主要以混凝土材料为主,但是,由于路面所受到的荷载量以及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原因,使得路面在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一定的不平整现象。不仅对于路面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更给行车和行人的出行带来严重的不便,因此,本文主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尤其是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路面施工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公共自行车已在国内广大城市获得普及使用,然而在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经常出现"无车可借,无处还车"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行车使用中存在分布不均匀,调度不及时造成。当前普遍采用的"人工+调度车"的调度模式不能及时感应自行车的分布不均匀性,对自行车损伤较大等问题。为了克服当前自行车调度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资源一体化的公共自行车自适应调度模式,其应用互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实时进行自行车用户、自行车、调度平台三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调度平台将各站点历史数据、实时车辆信息和用户出行需求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动态结合,通过分析各站点实时需求量,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奖励机制及时而自动的引导用户将自行车停放到合适的地点,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自适应调度。  相似文献   

16.
正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立足于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策略及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便捷、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慢行占全方式的分担率约为40%,随着小汽车比例的继续上升,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承担的比例将有所下降,但在交通出行结构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到2020年预计占全方式的分担率为30%左右。对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定位如下:步行承担大量的日常出行以及休闲、旅游、购物等,自行车则以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主。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路灯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表现。而但人们夜间出行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路灯在黑的夜用光明趋赶黑暗,在一定程度是成为了人们夜间出行的“守护耆”。所以近年来,国家和地区不断从各个方面加强路灯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力求为人们的夜间出行营造一个光明而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间的山野小路,到处都能见到自行车穿梭的身影。自行车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自行车的发展历史,感受发明者们的创意和智慧。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木制的自行车,但该车既没有类似脚踏板的驱动装置,也没有类似车把手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总量巨大,给我们的日常低碳出行提供途径。但是这些车辆需要使用者注意防盗问题。每次拿车时候的繁琐开锁以及停车上锁后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像我一样的自行车使用者。因此,我想没计一种新型车锁,既能将人们扶i锁解锁自行车的繁琐动作中解放出来,又能提高车锁的安全性,为人们更加便捷地使用自行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设计思路整合市面上车锁的各项功能,借鉴在高档轿车中使用的车锁技术,提高自行车、电动车车锁便捷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适合老年人的多功能型的拐杖。该拐杖整体拐身附有太阳能薄膜电池,利用清洁太阳能发电,同时有小型蓄电池备用充电和蓄电。且拐内部拥有人性化的部件满足老年人的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