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通是司马迁最具特色的史学思想。其来源,历代学者都有研究,但分歧较大。笔者认为,司马迁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周易》。《周易》的变通思想是很突出的。《系辞》说:“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是治道上的“通”与“变”。无平不坡,无往不复”,“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是天地  相似文献   

2.
《史记》中的神话材料从多方面反映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如民族、政治、天命、德行等,构成中国史学传统的重要特色史语,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被列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几千年来,它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古代哲学、史学、数学、医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人们誉之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长期以来,学术界着重从宇宙论、本体论、辨证法及政治观的角度对《周易》进行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关于《周易》对我国史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却罕见其文,显得苍白。事实上,无论是从易学史、还是史学史的研究来看,这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拟探讨《周易》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对《周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认识,在其眼中,《周易》是圣人所作之书;它主要讨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这些问题;它长于谈变化的道理;它的卜筮之术是神奇而灵验的;它依据普遍的思想原理推出人们具体实践所应遵循的规律和准则。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研究中,动情往往与失真同义,而司马迁站在各个传主的立场观察世界,理解历史,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众多的角度观察世界,其总和也就成为一个更接近真实、更有立体感的历史形象,在他笔下,每个人物都免不了人的劣根性,都摆脱不了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因境。一部《史记》读到今,深深吸引人们的东西,还是其中所体现的人性。  相似文献   

6.
在司马迁看来,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其任务是"成一家之言"。历史学是属于政治性的学问,其功用就是政治教化与鉴戒。历史是人类自身的活动,尤其是那些杰出人物的活动。但是人并不能完全主宰历史,人在活动中必须遵守其规律,必须考虑时势、经济、仁智与传统等因素,否则终将受到历史的处罚,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所淘汰。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其形式有文献、考察与口述等,其范畴为"天人""古今"与"始终";衡量历史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为历史事实和历史文献。司马迁以仁义为核心价值,其研究方法主要展现在历史类比、文明史观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在史料编纂方面,遵循宗法政治、仁义与智慧的编纂原则,采用"述而不作""雅驯"和"论其轶事"的编纂方法。凡是有专著传世的学者,都可以看作是历史学家;史家的伟大是基于论著中历史规律的揭示,从而指导人们的历史活动,尤其是政治行为。整体上看,《史记》具有官方史学藩篱中的社会史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迁著《史记》,力求“通古今之变”。作为一位古代史家而能重视历史上的变化和发展,他自然地受到了许多近代学者的赞赏。司马迁不仅重视历史上的变,而且重视历史上的常,尤为重要的是,他也重视历史上变与常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过去我们为了突出司马迁史学的进步性,多侧重于研究其进步倾向。本文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另一方面,即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正统化倾向。认为: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既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又有浓厚的正统色彩,承认后者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司马迁的史学。  相似文献   

9.
10.
《史记》的广泛流传,不仅使六朝时期私家撰史形成风气,而且诸多史家从司马迁的思想、学术和撰著的体例与方法方面汲取营养,使六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史书繁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被中国历代史家尊为史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他对中国史学有开创性的贡献:一是创立了以纪传体为主要标志的五体体制;二是究天人之际,构建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系;三是通古今之变,阐发了他对治乱兴亡历史规律的卓越见解;四是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体大思精、彪炳千秋的名山事业,无愧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文化宝典的《周易》不仅是一部占筮之书、哲学著作,而且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教育著作。它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其教育管理思想,独具特色。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对《周易》教育管理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一、以“盛德大业”为其管理目标《周易》教育思想不是讲狭义的学校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是《周易》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从顺天应民的重民思想、益民求利的富民思想、重讼明法的治民思想,重师慎战的保民思想、尚贤任能的安民思想等五个方面对其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周易》思想内容博精深,《周易》关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重视德育,因材施教和尊师重教的思想,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对我国文化影响极大.<周易>许多卦辞的内容都涉及教育问题,其中对道德品质、理想人格、进取精神、虚心态度、观察能力和持之以恒等教育思想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教育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经典,蕴涵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如正己、仁爱、勤进、谦谨、诚信、节俭、尚贤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切合其所处时代的实际,而且也切合中国当今的国情,对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读并保留其精华,必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真正从哲学意义上阐述法治思想的当属《周易》。《周易》的法治思想对历代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明慎用刑,及时果断;中正判讼,惩小戒大;安于"正理",失律则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对依法治国战略提供一点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原名《易》。西汉初,《周易》被列为学宫的"经"书之一,学者遂尊称为《易经》,由此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关于"易"的含义,《周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东汉郑玄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易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周易赞》)。"易简"是以一持万,执简易繁之道;"变易"说明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不易"是说事物相对的稳定性。声也有人认为,"周易"之名,正是取周室即将变易的意思,作者是为了挽救周室的危亡而编著的。《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是流传…  相似文献   

20.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尽性以命."这里不仅提出天地万物有阴有阳、有柔有刚、不断变化,各有其道、各有其德、各有其理、各有其性、各有其命,而且点明作<易>的目的主要是穷究其理性与命."道德"二字连用始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