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隽莹 《辅导员》2013,(2):50-50
<正>某校的一次考试中有道填空题:雪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填变成水了,有的学生填变成泥了。偏有个学生填变成了春天.结果被老师打了叉。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教学中考查学生手段的单一和所谓标准答案的僵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并非只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质上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独立自主地选择生活道路.胜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定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说得明白点,就是要使学生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发展学生个性还要培养学生独  相似文献   

2.
通过假期学习新教材的培训,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换换思路了。 以前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循规蹈矩的,几乎是一个模式,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意识,没有自我意识,培养出来的是惟命是从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某校的一次考试中有道填空题:雪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填变成水了,有的学生填变成泥了.偏有个学生填变成了春天,结果被老师打了叉.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教学中考查学生手段的单一和所谓标准答案的僵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并非只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质上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独立自主地选择生活道路,胜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定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说得明白,点,就是要使学生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发展学生个性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的养成,意味着对社会法律与道德的权利、义务的确认与恪守.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切入分析,并就品德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几点措施展开论述,提出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优化课堂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多样化,培养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学校的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成员能否承担起经济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冲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紧密相关。抓住时机,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关系人才资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只有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就是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由自在自主地成长成材。所谓“健康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全面发展”而不是畸形发展;其二就是在承认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保护、鼓励、支持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个性发展,对负面的个性和兴趣加以教育和引导,不让其走向社会、学校、家长所不欢迎的对社会发展有害的甚至反动的一面。例如,对沉迷于打电子游戏机、不劳而获、敲诈勒索、…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逐步认清“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使每个学生得到生动的积极主动的发展”。因此,语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校对学生品德和行为表现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诊断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即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在学期结束时给出学生行为表现的等级,并辅以简单的点评(评语),以此来表现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认同程度,从而促使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不断进步。这种传统的评点式、等级式的评价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激励,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缺乏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参与等不足,从而不易激发学生在品德评价中的主动性。因此长期以来,这样的评价活动,仅仅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程序,而逐渐失去了其评…  相似文献   

11.
提高语文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是实现学生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双重需要,是摆脱教育功利主义的束缚,遵循语文学科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语文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涵义以及二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教育的影响及主体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发展的,个性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入手,提出了现阶段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及个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处理好个性培养与群性(或社会性)培养的关系。尊重学生,发现个性,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因势利导,发展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展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作为特定的育人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学生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品德课程特点为品德课堂学生个性培养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应充分借助品德课堂培养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个性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仅就这一问题 ,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对个性教育的思考由于观念的落后和体制上的共性制约 ,我们过去一直实行一种模式化的教育 ,即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 ,致使学生在学业上、品格上缺乏个性特色 ,千人一面、千校一面 ,与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形成反差。模式化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抹杀个性导致主动精神的压抑和创新意识的扼杀。个性教育则是针对教育对象个体身心特点进行有个性特色的教…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学校教育的一个譬喻笔者深有感触!他从哲学和美学角度,把学校和花园作了比较后指出,学校不是别的,只是个“人园”,和花园有相似的意义。他指出:理想的教学,应当使“人园”里面的人都能各得其所,现出各人本来之美,以构成整体之美。新的音乐课程目标也已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发展的效果呢?现结合课堂教学现象谈几点自己的感想。镜头一:  相似文献   

17.
韦志成 《湖北教育》2003,(19):42-43
个性,指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从综合性来看,个性的构成是一个系统,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的心理特征;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表现出个性的心理倾向;激情、心境、信心是其存在的心理状态。从独特性来看,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差异性。 中小学基础教育12年,如果人60岁退休的话,那么,它就占了人生有效光阴的1/5。这12年是学生生理心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尼采( 1 844——— 1 90 0 )说 :“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不能超越自己 ,则无创造可言。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教育制度中的负面因素 ,使得我国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和禁锢 ,创新精神受到压制。创造教育认为 :创造性是人性的重要特质 ,人人都有创新潜能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智商不低的学生,其数学成绩平平甚至很糟,究其原因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缺乏自觉、顽强、认真和自制的优良个性品质,即非智力因素。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这是学校教育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基础和基本原则。只有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智力、兴趣、爱好的不同,认识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对一些较为浅显的教学内容要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解疑加以掌握,充分展示这一年龄段的好奇心、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