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05-7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过肩项目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疗效。方法 22名SIS过肩项目运动员,随机分成各为11名的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实验组)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调整型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表来评估运动员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研究对象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C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超声定位法可准确找到SIS运动员的具体病变部位,定位精准后再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后,能有效提高SIS的临床疗效,并且是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守方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干预方案包括针刀松解、腰部斜扳法、核心肌群训练,对照组干预方案包括手法推拿、牵引床牵引及八段锦功法练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实验前后的t检验均显示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腰椎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方面,实验组的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的t检验,除侧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屈伸和旋转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下腰痛的干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方案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但对于改善腰椎主动关节活动度屈伸、旋转效果均不明显,对照组的实验方案在改善侧屈腰椎主动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实验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东省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能力的特点。方法:对山东省优秀散打运动员(实验组)(n=27,其中健将级运动员5人,国家一级运动员22人)以及对照组(n=19,均为二级运动员)的肺功能、心血管功能、最大吸氧量、血乳酸以及身体成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实验组具有高的瘦体重和瘦体重/体脂(P〈0.05)。2)实验组的最大吸氧量无论是其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的血乳酸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定量负荷后即刻实验组表现出较低的血乳酸值,而对照组则表现出较高的血乳酸值(P〈0.05)。结论:优秀散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功能障碍、躯干活动度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女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振动疗法,治疗时间持续12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汉密顿焦虑(HANA)量表评估心理变化,运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度。结果:2组治疗前VAS、ODI、HAMA评分和躯干屈伸活动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ODI、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干屈伸活动度均扩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缓解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焦虑,增加躯干屈伸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110例发生下腰痛的辽宁赛艇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员在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核心肌肉耐力水平和测功仪输出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支撑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测功仪输出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比单纯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治疗方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固势-撒放阶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6名射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杆)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振动杆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周3次,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测试积分肌电值(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射箭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和肌肉活性、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振动杆练习能显著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缩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提高黄心命中率,可作为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对武术运动员血睾酮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30名运动员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检测研究对象血睾酮和RPE评分值的变化进行男女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男、女艾灸组实验后的血睾酮浓度较实验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艾灸组实验后的RPE评分值与实验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艾灸疗法对男、女运动员的血睾酮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陶胜国 《精武》2013,(36):148-148,150
观察针刺落枕、后溪二穴同时配合患部运动治疗大学生运动员落枕疗效。方法:将80例大学生运动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实施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加外敷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1次治愈率77.5%,对照组1次治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疗程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将20名足球运动员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空白对照组,穴位敷贴组采用药物贴对受试者神阙穴、气海穴、足三里穴进行敷贴,对照组采用安慰贴对受试者上述穴位进行敷贴。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分(RPE)、运动心情评价(POMS)、情绪状态总估价(TMD);检测受试者血乳酸和血氨浓度;记录受试者8 00 m全力跑成绩。结果:穴位敷贴可减轻受试者主观疲劳感觉,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RPE值(P〈0.01);穴位敷贴可缓解运动员因疲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降低TMD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敷贴可升高运动后4 min机体血乳酸(P〈0.05)和血氨浓度(P〈0.05),降低运动后20 min机体血乳酸(P〈0.05)及血氨浓度(P〈0.05),显著提高受试者8 00 m跑成绩(P〈0.01)。结论:穴位敷贴可减轻运动员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运动员因运动疲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促进运动员机体内血乳酸和血氨的代谢,提高运动员耐缺氧能力,进而缓解运动性疲劳临床症状,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atha瑜伽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NLBP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atha瑜伽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走罐康复治疗.以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RMDQ)、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尺(VAS)、腰背肌耐力、腰椎关节活动度为测评依据,对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停止治疗6个月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1)治疗6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Roland-Morris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腰背肌耐力和腰椎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耐力和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2)停止治疗6个月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停治前后比较,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VAS和RMDQ评分明显上升(P<0.05),肌耐力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atha瑜伽、走罐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减缓NLBP患者的疼痛.Hatha瑜伽作用优于走罐治疗,在停治一段时间后,瑜伽更能维持疗效,抑制复发,效果优于走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