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00多年前,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论证了“两个必然”,极大地启发教育了工人阶级的阶级自觉性并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对“两个必然”结论形成挑战。对此应该如何认识和作出什么样的回应,事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事业的成败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如今,世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两个必然”的理论遇到了不少的曲解和挑战.正确认识这一论断,直接关乎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也关乎着社会主义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当代两大阵营的较量及其新变化等问题,从中阐明了“两个必然”的真理性及其与“两个必然”的辩证统一性,进而说明在当代中国既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3.
吴国萍 《高教论坛》2006,46(2):36-39
当代资本主义的许多新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暂时困境,使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对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感到困惑和不解,以至于产生一些错误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判断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的逻辑思路,对于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个必然”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有消失,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所以必须全面理解“两个必然”理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风起浪涌,人们对“两个必然”的认识越来越模糊,“两个必然”已经过时了吗?本文从全球化这个视角对“两个必然”进行了阐述,指出经济全球化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但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然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社会主义还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历程,对于深化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原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条件下坚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方向,更加坚定地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发展,需要有历史的眼光、本质的洞察、世界的视野、辩证的思维,从对其发展变化的考察中做出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大大延长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全球化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在当今时代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两个必然”和“必胜主义”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必胜主义对资本主义未来趋势作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对这两个判断的鉴别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对于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160年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证明了"两个必然"原理的真理性。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变不了"两个必然"的历史前景。  相似文献   

11.
虽然科技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但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却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痰。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是资产阶级加重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工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先进的科技又成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新的工具;资本主义科技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更是加重了人类的灾难。这些都是异化于科学的本质的。只有“两个必然”的实现,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使科技为人类谋福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客观、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指出“两个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的同时,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坚强信念。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决定了"两个必然"不能回避或淡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才能科学阐述"两个必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产生的经济危机,会导致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使资本主义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二是资产阶级进行改革调整,不断产生和积累社会主义因素,量变引起质变,走完其发展历程后,走上社会主义.这两者都是"两个必然"的表现.否认这两种可能性则不能建立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法制建设战略地位的论述很多,其中最明确、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两手抓"的思想."两手抓"的法制建设思想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一手抓民主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法制建设.这一思想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提出,目前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并非处于低潮;三种“主义”错位是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必须正确对待“两个必然”和资本主义的危机;在新的世纪,和平共处是处理两种制度之间关系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熊彼特曾断言,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可避免地从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中出现。这是国内很多学者用以引证资产阶级学者反对资本主义、主张社会主义的"有力证据"。其实并非如此。他的结论虽与马克思的相同,但得出结论的论据却是截然不同的,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也只不过是垄断资本主义而已,同时又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 ,经过“四次探索”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思想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把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一个新境界。在“一球两制”将长期存在的条件下 ,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 ,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又要与资本主义国家既矛盾斗争又借鉴合作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定会是一番新景象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生态资源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活动造成的,其最深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长期存在和高度发展。全球性生态资源危机与资本主义如影随形、相伴而行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并未改变其贪婪的剥削本性和固有的内在矛盾,而且使其不断扩大并升级,达到了全球化的极限水平。资本主义的彻底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五个问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思考:(一)"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与"消灭私有制"有差异;(二)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之否定之否定。(三)资本主义生产准备着自身的灭亡,这种自我否定包含了自我调节。(四)恩格斯不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五)和平过渡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日本共产党对"日本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日共对新世纪形势作出了判断,提出“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是日共新世纪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认为通过和平的议会手段,在21世纪早期建立多党执政的“民主联合政府”,继承资本主义的“全部价值成果”,在资本主义宪法框架内进行民主改革,逛而迈向日本式的社会主义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