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3自然段。2.会写“晰”、“伞”、“扶”等生字,理解“大戈壁”、“浑黄一体”等词语,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2.
加强字词句训练促进语言的发展──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22课《白杨》教例评析柳州铁路局第三小学玉珊【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表白、高大挺秀、坚强”等词语意思;学习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2.深入体会爸爸话中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运用本身就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拓宽各种渠道,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践行语言运用,提升语用能力. 一、巧借课后练习,强化课内语用意识 教材是最好的用件,在语言的训练方面,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素材,其中课后练习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实例: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能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白杨的特点,领悟爸爸的心,从小树立起服从祖国需要、献身四化建设的远大理想.3.学习"整——分——整"的阅读方法和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第一课时一、初读全文,掌握字词,整体理解(8-12分钟)  相似文献   

5.
涂皘 《中学科技》2014,(8):10-11
汉堡、苗条、可乐、炸鸡……很多人都喜欢这些“洋快餐”组合。与多样的中餐不同,不管店开在哪儿、由什么人掌勺,它们的卖相、口味几乎完全相同,总是颜色鲜亮、香味诱人、吃起来……等等,先放下你手里的薯条,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保护统一口味、吸引食客的秘密吧!  相似文献   

6.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源头在哪儿?13亿炎黄子孙的根在哪儿?请大家跟我来……"在黄陵县的黄帝陵里,每逢节假日,不管是在轩辕庙的参天古柏前、轩辕殿的黄帝像前,还是在桥山上,你都可以看到一些身着校服、戴着耳麦或手持话筒的"小小宣讲员"。  相似文献   

7.
小白兔的胆子很小,不管上哪儿都要跟着妈妈。妈妈要她出去玩,她哆嗦着说:"不要啊,我害怕……"有一天,妈妈病了。妈妈说:  相似文献   

8.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曾卓在病中,多少次梦想着坐着火车去作长途旅行一如少年时喜爱的那句诗“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到我去过的地方去寻找温暖和记忆到我没有去过的地方去寻找惊异、智慧和梦想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当我少年的时候就将汽笛的长鸣当作亲切的呼唤飞驰的列车永远带给我激励和渴望此刻在病床上,口中常常念着  相似文献   

9.
《白杨》     
重点点击: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所谓感性化教学,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参与文本内涵的理解、领悟的理念和做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本文所选的几个教学片断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第二句中的‘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换成地方说一说。”〔文本内容〕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一种美学现象。是一说。小说是以词达意的美术。又是一说。不管怎么说,意思都差不多,是说小说取材的标准是审美的,我们写作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哪儿美,我们就得往哪儿写。好比外出旅游,我们打听到哪儿有瀑布,哪儿有深潭.哪儿有奇松怪石、珍禽异兽、遍地野花和梦幻般的云雾等,我们就往哪儿走。  相似文献   

12.
[开场白]同学们都观察过植物吧,在中年级也描写过植物,但大家可能更多的是描写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上高年级了,再面对人们常见的花草,你能不能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现象,想到一般人想不到的意义来呢?每一种生命能够生存到今天,它身上一定具有某种超凡的能力,你能发现植物具有什么精神吗?例如:小草默默无闻、生命力强,仙人掌耐干旱……再有,我们学过的《白杨》一文中,爸爸对白杨树的陈述:“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  相似文献   

13.
在病中多少次梦想着坐着火车去作长途旅行一如少年时喜爱的那句诗“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到我去过的地方去寻找温暖和记忆到我没去过的地方去寻找惊异、智慧和梦想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当我少年的时候就将汽笛长鸣当作亲切的呼唤飞驰的列车永远带给我激励和渴望此刻在病床上口中常念着“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耳中飞轮在轰响脸上满是热泪起伏的心潮回应着列车的震荡(摘自《诗刊》2002年第4期)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曾卓  相似文献   

14.
梁伯伯说的!     
“你搬家究竟搬到哪儿了”梁伯伯问。“我搬到木栅的万芳社区!”我大声嚷,梁伯伯老年失聪。“什么!?”他也嚷。“万芳!社区!”我说。“万芳社区在哪儿?”梁伯伯问,他眨巴眨巴眼儿。“在……动物园附近!”新迁的动物园,他知道。“哦……不在里头?”他莞尔,我喷茶。快四十年了,打我九岁,俩人儿就这么说话。不管访客有多笨拙,他接下去的话总令人发噱而自在,像他的文章:他同情读者,爱读者,笔下长话短说,能接受多少,随你了。文学含口语。话说的好,人生才有趣有趣的话造就人。1949年6月,一天早晨,母亲高兴地说:“今天,梁伯伯,…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直奔重点内容,了解白杨特点。  1-阅读思考: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话是哪几句?用笔在文中划出。  2-用幻灯打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白杨特点。  第1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这一句爸爸回答儿子的问题,说明白杨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环境中总是这么直,这么高大。高大直立,这是白杨的本性。  第2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写出白杨无论在哪儿都很快就能适应,能生根、发芽,说明它的生命力强。  第3句:“不管遇…  相似文献   

16.
嗨,我叫多功能图书馆,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建筑师的杰作.不管在外型、构造、功能等多方面我都与过去的“老前辈“们截然不同.那我就自我介绍一下吧.……  相似文献   

17.
像条小尾巴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08,(3):122-122
2~3岁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总是喜欢待在妈妈身边,像一条小尾巴似的。妈妈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相似文献   

18.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你的笔友来自哪儿?这是一个由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于询问国籍或祖籍。这句话也可说成:Where does your penpal come from?come from和be from都可表示“从……来”,“是……的人”。介词from表示某人来自某处或某单位。come from和be from常用于一般现在时,不用于其他时态。例如:(1)-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Nanjing.你是哪儿的人?我是南京人。(2)-Where does Tom come from?-He comes from the USA.汤姆是哪国人?他是美国人。▲询问国籍还可用:What is your national-ity?2.-Where does sh…  相似文献   

19.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一节市级公开课《白杨》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白杨的可贵品质呢 ?这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这位教师试教时是这样教的 :师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生自由读 )师 :白杨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生思考 ,举手者不多。)生 :白杨树非常直。师 :这一点照应了前文的“挺秀”。生 :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  相似文献   

20.
我撒谎了     
“成绩单?我不知道放哪儿了……” “洗衣机的按钮坏了?是吗?我没注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