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2.通过实验感受、理解、认识到弹力有大小与方向。3.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的实验。4.正确认识弹性和弹力,并能够区分外力和弹力,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5.了解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6.愿意去研究并科学地应用弹性、弹力现象。7.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标准弹簧、钩码若干;有关弹力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弹性物体,如弹簧、海绵、气球、橡皮;非弹性物体,如石块、钮扣、橡皮泥等。《月上半月教学过程一、认识弹性和弹力1.引出弹性和弹力。①提问:每个同学在…  相似文献   

2.
为减轻学生物理学习的负担,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讲解与应用要求降低,除对弹性势能不做定量计算外,也不强调该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只笼统地提到:“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也保持不变。”笔者从教学中深感去掉弹性势能的定量计算是合适的,但不强调该定律的研究对象却很不妥,很容易使学生因分不清研究对象造成思维混乱。有这样一题:“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有些学生这样分析:因拉力是弹力性质,物体只有弹力、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而此题显然机械能增加了。那么造成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在哪?在于没有确定所研究的对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路 本课教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1.认识物体的弹性,建立弹性、弹力的概念。利用典型材料,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物体进行感知,通过捏、压、挤、拉等动作,体会这类物体的共同属性:在外力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总结出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感受形变物体的弹力。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本课教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1.认识物体的弹性,建立弹性、弹力的概念。利用典型材料,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物体进行感知,通过捏、压、挤、拉等动作,体会这类物体的共同属性:在外力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总结出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感受形变物体的弹力。  相似文献   

5.
《弹性》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七册的十二课,属力学单元。本课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物体的弹性,并建立“弹性”和“弹力”的概念,了解弹性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多次试教,我对本课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仅就如何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一、弹力是谁发生形变引起的弹力是表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这里可对弹力概念进行细化分解为:A物体使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B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A物体产生的力。因此,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相似文献   

7.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弹力和静摩擦力往往是最难确定的.为了突破了这个难点,深化对弹力和静摩擦力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弹力和静摩擦力的“适应性”特点,并在教学中分层次,有步骤地让学生体会、掌握它们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对弹力和静摩擦力变化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适应性”是指: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表现出它们对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蒋鹏娟 《考试周刊》2013,(86):128-128
本文对弹力的产生:在物体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不管是发生弹性形变还是非弹性形变,物体都有恢复原状的趋势,会对与之接触的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并对支持力和压力是否属于弹力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师物理课本中对弹力的定义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阻碍它的物体产生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这个定义说明了物体间有弹力作用的两个条件。第一是其它物体跟这个物体互相接触;第二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但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很微小,一般不为人们所感知,因此,对于给定的物体所处的情况下,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学生就毫无把握,往往只是片面地根据它们是否接触而判断,错误地认为只要互相接触就存在弹力。于是就造成了误判。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无误地分析判断物体间有无弹力,以及弹力…  相似文献   

10.
本课教学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重点只有“弹性”和“弹力”,但学生在区分“弹性”和“弹力”时却有一定困难,所以这是个教学难点。 为了解决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时首先为学生设计了一套便于个人独立观察研究的典型材料: ①海绵一块。 ②橡筋一个。 ③小弹簧两个(一个拉簧,一个压簧)。  相似文献   

11.
小班化教学是为了适应目前小学教育中班内人数较少的现状,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体现教师和学生适时适度的双边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学讨论、小组互补,使学生得到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乐学、主动自学,在交流讨论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学会应用,学会创造。通过探索和实践,从小班化教学显示的初步效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初期,我首先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制订“农村小班化教学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计划。通过学习,纠正了我认为小班化就是“人数减少”的…  相似文献   

12.
学了《弹性》一课,同学们懂得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也就是弹力。还知道了有的物体弹性小,有的物体弹性大以及如何利用弹力来为我们服务等知识。为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趁热打铁,布置学生回去制作一部利用弹性作为动力的“自动车”,具体制作步骤如下。一、制作材料数量及规格缝纫机线轴一个穴见图一,也可用其他类似物品代替雪、橡皮筋一条、小木棍一段穴长1公分,可用牙签制成雪、小竹棍一根穴长10公分,毛线针粗细雪、蜡烛圈一个穴从蜡烛…  相似文献   

13.
弹性和弹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他们分辨不清,常把弹性说成弹力。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教学生区分的: 师:(出示弹弓并演示弹弓把子弹打出来)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刚才老师的表演中,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常见的弹力有细绳拉力、接触面压力、支持力等.涉及弹力的各类问题是考试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正确分析弹力,往往需要对物体的其他受力情况、平衡情况、运动状态等有全面了解,进行综合考虑.当影响弹力的一些因素发生“突变”时,弹力也可能随之“突变”.对这类“突变”问题的剖析有助于暴露学生受力分析中的思维弱点,  相似文献   

15.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的艺术离不开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观察能力的培养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观察即是对事物的仔细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几乎遍及每一学科的教学,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则尤其重要.在绘画写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写生课在教学实践中分为室内写生和室外写生两部分,两者在教学实践中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室内写生以课堂讲授和个别辅导为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描绘方法,形式多为静物写生,让学生依照静物画的特点进行构图、造型、色彩、空间等分项写生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基础训练,并在实践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三问三答     
第一问:为什么白天从竹帘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答:人眼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白天,室内不开灯,室内比室外要暗.室外的自然光照射到竹帘的表面,有一大部分入射光被竹帘反射并进入人眼,使人看到竹帘.还有一小部分穿过竹帘的缝隙进入室内,照射到物体上,这些物体再将入射光反射到竹帘的内表面,内表面又将大部分光反射回室内,由竹帘缝隙射向室外的光线就更少了.对于室外的观察者来说,竹帘外表面反射到眼睛里的光线比室内物体反射到眼睛的光线要多得多.所以从竹帘外看不清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相似文献   

17.
一、涉及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的特点 1.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遵守胡克定律F=kx. 2.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物体克服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且弹力做功的数值与弹性势能变化的数值相等. 3.对弹簧及关联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若没有摩擦或其他方式的能量耗散,则系统中只是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8.
对物体作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到的其他外力以及其他条件来决定 ,在力学问题中常常作为未知力出现 .对弹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和计算 ,学生往往容易出错 ,而对物体弹力的确定又是进一步分析物体受力的关键 ,本文对此作些分析探讨 ,供参考 .一、弹力的产生及其特征分析两物体相互接触 ,并因彼此拉伸或挤压而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 ,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便是弹力 .可见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两者缺一不可 .通常把拉伸形变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卢鹰 《教师》2012,(19):38-39
体育课有室内课和室外课之分,体育教师普遍不甚擅长室外课的教学,但对于室内课的教学大多没有经验,多数学校的室内课一直难以实施。实践表明.利用室内课教学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文化的讲解、运动体验的分享、运动习惯的培养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讲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1实验设计【器材】“猫眼”18个,窗纱18块。【目标】1、观察现象,探索“猫眼”的内部结构。2、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索。【要求】猜测“猫眼”的内部结构及对猜测的结果进行论证。2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许多居民住宅的门上安装有“猫眼”,室内的人眼睛贴近“猫眼”可以看到“来访者”,而“来访者”在室外无法通过“猫眼”看到室内的动静。这是为什么呢?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经过处理的成品“猫眼”(使其不易被学生打开)、一小块窗纱,并要求各小组学生对“猫眼”进行观察研究。(2)学生探索观察发现:(生)①从“猫眼”一端可看到物体的像,而从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