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或过去的人的科学,对此人们几乎没有异议。然而这“人”是哪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则因史观之不同而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此可见,历史活动中,人不仅是主体,同时还是目的。这就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价值,必须适当、准确理解人性的内涵,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游敏 《新闻窗》2006,(2):66-67
所谓人文精神,从哲学层面上讲,它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有学者进行了较好的概括: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丙年 《档案时空》2003,(5):34-35
众所周知,百家姓上没有姓初这个姓,可现在流传下来的初姓人中,出名的真不少,有的还到海外创业。查初姓人的始祖,源于湖北省潜江市高场原种场白果树村。当然,也有人说是祖籍山东,也有人说是沔阳,说法不一。不久前初姓人寻根祭祖,终于找到了初姓的发祥地,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初姓人演变历史揭示出来。原来,初姓人的祖先不姓初,而是姓祁,祁连山的祁。宋朝年间,祁姓人有一支迁往山东,一位叫祁日韦的人考中了进士,皇帝殿试时将祁错念成了“初”。祁和初本来区别不大,是象形字,一个是示旁,一个是衣旁,左边的一个是阝,一个是刀,…  相似文献   

5.
我们培养的新闻人应当是能与国内外两个社会对话的人.是社会的参与者,也是社会的观察者。他们的责任是报道社会。发现问题,评论问题。他们应当是社会的模范人,诚实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相似文献   

6.
新闻既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有人认为新闻即是“事学”。从另一方面看,我们更可以说新闻是“人学”。因为“事”由“人”生,举凡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是现实中的相关人的活动,都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就新闻传播过程而言,新闻之事是由人所传播、为人所接受的,整个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的自觉能动行为的表现,不可能撇开人而存在。新闻报道必须体现“人文关切”,突出“人的原则”。正如日本著名报人森本哲郎指出:“极而言之,报纸是从人开始,到人结束。所有的新闻都是人创造的……主角始终是人”①威廉·大卫·斯隆等人…  相似文献   

7.
人的问题是古往今来一直被东西方思想家们所关注的话题,更是当今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社会最受专家学者们重视的课题之一。这是因为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人的动力才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的现实力量,才是直接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的动力不仅是“认识你自己”的一把钥匙,也是各层次实践主体进行有效决策的出发点,它不仅是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着力点,也是形成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最基本、最有生命力的因素。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应掌握人的动力体系,就应学…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道,跟着“人”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前哨》2006,(6):80-80
许春初在2006年第6期《中国记》发表《企业报道,跟着“人”走》的章说,企业报道若分寸拿捏得不好,要么工作性太强很枯燥,要么广告味太浓不受看。要把企业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关键是跟着“人”走。这里说的“人”,并不光是指具体的人,还包括人精神的“人”,即真正做到见“人”,把人写透,把人的精神写深。  相似文献   

9.
围棋是我的爱好。过去与人对弈,多是熟人,后来上网下棋,对手就都是陌生人了,而且是只见棋,不见人。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这也就有了不同的意趣,还有不同的人性表现。  相似文献   

10.
新闻情感简论韩喜忠一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认识活动中产生,并伴随认识活动而发展。人的认识活动,反映客观事物本身;人的情感活动,反映客观事物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某一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1.
注入人文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精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新闻报道要进入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透人文关怀:不仅应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角度、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  相似文献   

12.
周小勤 《新闻窗》2005,(1):51-51,55
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而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在逻辑上的必然要求,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新闻报道作为直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手段,尤其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人道主义立场,倡导人伦、理解人情、尊重人性,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张颂 《现代传播》2001,(4):51-52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公开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让人人可以听,更要让人人能听懂。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树立规范意识。一 规范,有自然形成的,如天体运行、花开花落、人类呼吸、饥餐渴饮……;有社会约定的,如伦理礼仪、法规体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自由。在生存中,在生活中,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员,完全脱离了自然人、个体人的孤独无助、我行我素的状态,个人意志、个人愿望、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刘马艺 《今传媒》2005,(7X):30-31
人文主义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尺度和目的,极力维护人的尊严、自由、价值的思想。斯诺,“一个美国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中国人民,关心中国人民”,但他从未说过自己是人文主义者,那么他的新闻作品是否有悖于人文精神呢?当然不是。他大量的新闻作品包括:特写、通讯、评论,就如同一张巨大的供台,上面供奉着人,彰显着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推崇人的文化素质教养的精神,注重知识传播,要求人的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15.
《我在天堂等你》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说,也是一部让人慨叹岁月及人的命运的小说。或许,小说少了一些时下流行的新潮色彩,但其中的表达,不仅真挚诚实,而且要比某些新潮小说更关注人自身,譬如人的精神、人的信仰、人的感情,以及人怎样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等。实事求是地说,一部小说倘能激活读者的感情与联想,或意识到如何对  相似文献   

16.
精神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人活着,是要有精神的。没有精神就等于丢掉灵魂、没了支柱、丧失动力的一具躯壳,形同行尸走肉,空有一副皮囊。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入具有高度的物质谋生能力,彻底摆脱生活物品匾乏的困境,从而使人成为物的主入;一个是精神层面的,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风范,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以及多向度的个性心理需求等。这两个层面的人的发展缺一不可,它们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影响经济发展最深层次的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困素是人,所有的技术都由人创造发明,所有…  相似文献   

18.
玩人与玩活     
玩人与玩活郭东斌所谓“玩人”,是指摆弄人与人的关系、拉拢不正当关系。在这种人看来,工作好坏不是主要的,关系到不到位才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好,工作差,照样可以提拔;工作好,关系差,照样受不到重用。因此,新闻圈中的有些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把主要精力用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这东西     
我是个实在人,挺怕什幺“时空隧道”和“虚拟人生”,觉得那是大话.最起码不可思议,然而,随着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向你套来,你也就老老实实被人网络住了,怕也是他,不怕也是他,你是无法离开“时空隧道”与“虚拟社会”了,网络世界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好多号称“新新人类”的人,竟然天天活在“隧道”或“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据说还有滋有味,面对这些人和由这些人想成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五五”普法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人性化更多地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即学法用法、遵纪守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五五”普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