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彭先党院士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核武器中多个重要型号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主体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理论设计中,他提出的设计思想和技术途径,都富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多项关键设计思想的提出者之一。对节省贵重材料,提高武器威力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先觉院士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核武器中多个重要型号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主体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理论设计中,他提出的设计思想和技术途径,都富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多项关键设计思想的提出者之一。对节省贵重材料,提高武器威力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我国尖端武器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获得国家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及光华一等奖,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他还参加“八五”核武器试验规则和各次核试验方案的制定,为我国核武器试验任…  相似文献   

3.
<正>人物简介胡思得,核武器工程专家,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直从事并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了多项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突破原子弹阶段、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试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第一代核武器是用铀或钚制造的原子弹。现在,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和技术已广为人知,无需进行核试验就可以研制成功,因此这种武器的扩散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威胁。第二代核武器是热核武器,即氢弹。研制氢弹需要进行广泛的核试验,经过50年的发展,这种武器的技术已经成熟,再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已不大可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目前能够被核大国所接受,从技术上说,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第三代核武器是效应经过"剪裁"或增强的核弹。研制这类核武器同样需要进行核试验,因此受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目前,一些核大国正在加紧研究第四代核武器。  相似文献   

5.
科学历程     
正1954年3月1日—美国成功爆炸世界上第一枚氢弹1949年9月,苏联的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这意味着美国已经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必须制造出威力更大、更具威慑力的武器才能制衡苏联。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研制氢弹,匈牙利籍的科学家爱德华·泰勒成为该项目负责人。其实,将氢弹称为"三  相似文献   

6.
<正>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爆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这次试验是我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些核武器专家指出,将核武器的发展分成三代。第一代是四、五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氢弹,典型的武器有美国的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导弹弹头,苏联的SS—4,SS—5导弹弹头,以及初期的巡航导弹等。这一代核武器的特点是,威力大,重量大,但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这些武器大部分已在1963年以前退役。第二代核武器是指六、七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如美国的北极星、民兵、海神、三叉戟等导弹核弹头,苏联的SS—11,SS—19,SS—20等导弹核弹头,以及现代先进的巡航导弹,如 B—61等。这代核武器的特点是威力大,小型化程度高,可靠性、安全性强,是目前美苏的主要核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1960年,钱三强点将把他调进核武器研制队伍,从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他设计了第一颗原子弹在百米高的铁塔上爆炸的方案。他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96岁程开甲院士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30多次核试验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20多年时光献给茫茫戈壁1960年,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  相似文献   

9.
王淦昌小传     
正王淦昌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县枫塘湾。13岁到上海就读浦东中学。1925年6月,年仅17岁的王淦昌来到上海不久,便与同学们一道在南京路上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的"五卅惨案"暴行。队伍走到  相似文献   

10.
核武器是人类发明的保卫自己的武器,还是毁灭自己的武器?恐怕谁也无法说清。但正是对核武器的恐惧,才导致了一些人疯狂地去发展核武器。核扩散的阴云笼罩着世界。  相似文献   

11.
邓稼先小传     
正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的研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1941年秋天,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原来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在南迁后合并的一所学校。这里的名师严教让好学  相似文献   

12.
<正>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于敏院士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  相似文献   

13.
人类面临终极武器1945年原子弹爆炸后,世人认识到原子武器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杀伤、破坏力大。此后,大规模毁灭性核武器被称为终极武器。核武器由当政者掌控,世人如何面对终极武器呢?正如有正义的挪威律师弗雷德里克·赫弗梅尔说:"在核武器时代,如果人类要存活下来就必须发展深度互信。军事力量游戏在国家之间播下了互不信任和相互担心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人物名片     
正唐孝威(1931-),实验核物理与高能物理学家。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先后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工作。20世纪50年代,参加了我国铀矿野外勘探。60—70年代,在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领导实验组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程。带领团队在实验上确证了我国原子弹中子点火技术的成功。是我国核爆近区物理实验测试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15.
当我国决心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时,我放弃了原来从事的基本粒子基础物理实验工作,自愿投身于尖端武器的研究,从此在我国核试验的物理诊断和有关的领域工作了近30年,其中20多年是在边疆的戈壁滩上渡过的.  相似文献   

16.
梁东元 《今日科苑》2007,(15):108-109
1966年10月27日,我国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一举成功,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震动。西方新闻媒介评价说:"中国已经在核技术竞赛中成了第三个原子大国,将英国、法国甩在了后面。"2个月之后,聂荣臻于1966年12月26日,又一次在东风导弹基地主持了最新研制的中程地地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并且获得了成功。时隔半年,聂荣臻飞抵马兰核试验基地,主持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但是,就在一切工作向前顺利发展的紧要关头,一场持续10年的动乱在中华大地上开始泛滥,逐渐演变成汪洋恣肆之态,各个领域无一幸免地受到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武器能在大地升起高耸入云的蘑菇云,但没人会说这场景的壮观,只会觉得无比的恐怖。这种武器就是核武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再次进入伊拉克,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世界各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和全球面临的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在近期的美国情报界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中,将基因编辑列入"大规模杀伤性与扩散性武器"威胁清单中。基因编辑"荣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足以表明,这一技术受到美国官方的充分重视,并感受到了其潜在的威胁。而且,基因编辑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容易扩散,显然也增强了这一武器的威力和危害性,它似乎比传统的原子弹、氢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厉害,让人毛骨悚然。  相似文献   

20.
核武器、原子弹.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人们的心中,它们总是与毁灭、灾难、惨烈、残酷等词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