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说的就是采访的重要性。成功的采访离不开技巧,尤其是人物采访更是如此。记者要想挖掘出生动鲜活的感人细节、采访出富有深度的稿件,采访前准备工作十分必要,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深深体味到:细节决定成败!一个没有经验的记者做人物报道,一般会花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我初搞新闻报道时,抱着“万箭齐发,必有一中”的侥幸心理,只注意埋头苦写,忽视科学的采访态度和方法,到基层采访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抓到一些面上的材料,就如获至宝,常常是采访小半天,关门写两天。结果,稿子写了不少,送到报社像“泥牛入海”。一些同行看了我的稿子评论说:缺胳膊少腿,先天不足。后来,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稿子先天不足的原因是把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搞颠倒了。于是,我改变过去轻采重写的毛病,把分时间用在采访上,掌握大第一手资料。这样,脑子里“货”,写起来也就顺手多了。如《马素花的“半个儿子”》这篇报道,我在写作…  相似文献   

3.
许多通讯员感到,去一个单位采访一两次后,稿件没上报,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不好意思再去采访,怕人家说风凉话。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1985年初,我刚到县委通讯组工作,就听说浒湾乡曹湾村的妇联、共青团、民兵等组织,是全国的先进单位,我先后三次到该村采访,写了几篇稿子都石沉大海。从此,我再也不愿到曹湾村去,生怕他们问起稿子的情况。后来,领导让我去时,才硬着头皮去了。没想到村党支部书记陈久涛见了我,就象久别重逢的朋友,亲热地说:“你好久没来,工作挺忙吧?”我坦率地向他讲了这段时间的想法,他听完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报纸又不专是为咱们办的,哪能一写就(?)。”支书的话,打消了  相似文献   

4.
《电子出版》2005,(6):47-48
小 E 是记者,经常需要到处采访和了差,多半时间花在了等车、坐车或者坐飞机上。有的时候,小 E 也会把写好的稿件打出一份来,带在路上修改。有的时候灵感一来,干脆就在车上或者在飞机上写稿,回来后再把写好的稿件输入电脑,或对照着修改稿来改写电子稿件。这样的事情做多,小 E 就感觉很烦,就有一  相似文献   

5.
熊四喜 《军事记者》2007,(10):70-70
我是一名指导员,业余时间喜欢写写稿件。我能写一些内容充实的稿件,得益于平常的用"心"采访。2005年国庆节,我到某连队临时代职几天。去的那天,看到连部桌上放着一本稿纸,听副连长说那是旁边一干部家属写的小说手稿,而且说她不但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还出了一本散文集。听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随部主任到昌吉州农村进行了一周的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农牧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新人新事多,用心采访,就有写不完的新闻。我是一个青年记者,这次到农村采访,明显感到平时学的农村政策与采访实践挂不起钩来,遇到具体情况就不会运用。往往采写的稿件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比如写《倒板村》这篇反映一批维吾尔农民跻身于流通领域后摆脱了贫困的稿子,最初我想把导语写得活一点,功夫下在这上面,导语写成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后,我跨入新闻队伍,供职于河北日报社驻唐山市记者站,当记者、副站长、站长。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开始当记者,我不得要领,整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说起来滔滔不绝,采访本记得密密麻麻,弄来的材料一大堆,就是写不好新闻稿件。有时写了,有花天果,很是犯愁。自从学着写言论,好像有了转机,路子越走越宽了,稿子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上升。仅10年的统计,我就发表言论稿200多篇、新闻稿1200多篇,言论和新闻双丰收。报社规定,驻地记者每人每年的定额任务是40篇新闻、4篇内参,我每年超定额近两倍,在报社驻站记者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初学写新闻,应该把功夫下在哪里?不少新通讯员认为,只要摸到写作上的诀窍,在文字上花精力、用功夫,就能成功。我开始写稿时,也是这样想。遇事草草问问,就去加班加点,写了一次又一次,改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费了气力不见报,辛辛苦苦不讨好。这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抓准了问题,稿件就成功了一半”,“有了点子,也就有了稿子。”还有人说,“稿子要见报,七分采访,三分写稿。”把这些话归纳起来,就是说,用七分功夫去采访,调查研究,抓问题,想点子,剩下三分功夫用在写稿上。因为,只有通过深入的采访,反复的调查研究(包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和全局在胸),周密  相似文献   

9.
我和其他通讯员一样,每次向报社投稿后都希望报纸能尽快采用。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一篇稿件的成功,各方面的因素都不可忽视,但是,抓问题至为重要。为什么要抓问题开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总以为,只要勤写多发,还怕报纸不登。我给自己硬性规定,每两天至少写一篇,为了凑这个数,对自己要报道所抓的问题很少分析和考虑,有闻必录,见啥写啥,信手拈来,仓促成篇,写好即发。结果,一个月下来所发出的10多篇稿件,都放了空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请教了老新闻干事,他翻阅了我写的部分底稿以后说,你功夫花了不少,可惜没有花到点子上,稿件大都没有抓准问题。我明白了,新闻稿件是紧跟形势,配合中心任务,指导现实工作的,抓不住问题,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10.
对一名新闻记者来说,纵使你有才华横溢的文笔,而缺少新闻采访的实战经验,欠缺与采访对象之间有效地沟通,对于成就一篇完满的新闻稿件都是空谈。所谓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之于新闻稿件太重要了,而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之于采访同样重要,本文就是笔者经过多年新闻一线采访实践,总结的几条如何维护与采访对象关系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当记者的经常遇到烦心事,说出来或许可减些许心中不快。请看几例。近日我写了篇《规划区内残疾人本月起优惠乘公交》,见报后正准备向外发稿,未曾想第二天省内某平面媒体就将其原汁原味地登了出来,不过落款的作者不是本人,而是该媒体的驻地记者。我写的《我市8处渡口改建桥梁》,也是见报的第二天上了省内外的几家报刊,可这稿件并非我投,而内容却全是我写的。哎,代劳的作者既夺去了我的名,又夺去了我的利。我花了不少的气力才写出《我市打造第二条通江航道》,也于见报的当日向外发了稿,可第二天还是被别人以他的名义发了出来,易"作"稿只在文字上动了些小手术,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内容,这让我气愤不已。移人易人之作,最起码涉及到职业道德问题。别人采访奔波,付出了许多劳动,才辛辛苦苦写出新闻稿件来。"文抄公"们倒好,不出门,不采访,不商量,将别人的稿件改头换面就变成了自己的稿件,有的竟然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稿件"拿  相似文献   

12.
通讯员写的稿件上中央级报难,上省级报也难,有时上地方小报也毫不例外。通讯员对自己写的稿件上报难满腹牢骚,抱怨情绪很大。 《伊犁垦区报》在解决通讯员上稿难这个问题上,摸索出了一点路子。 首先,要提高通讯员上稿难问题的认识。地方小报一般都存在人员少,报社派到基层单位采访的记者较少。要把基层单位的人和事写成稿件见诸报端,依靠的主要是通讯员。  相似文献   

13.
采访名人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名人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没有充裕的时间接受采访;接触记者多,对采访者的要求较高等。所有这些,都要求记者睿智并在采访中掌握技巧,“七分采,三分写”,采写名人稿件采访过程尤为重要,只有采访成功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到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写新闻稿件有时也是如此。奔这个事儿去了,则采访不成功,没奔这件事去,倒写成了一篇好文章。这里面,所谓“有意”,实际上有很大的盲目性;所谓“无意”,这里面缺乏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去掉盲目性,在“有意”的和“无意”的采访中增强自觉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在采访中要紧紧捉住无意中发现的东西。有一次,我到衡水市赵圈乡采访,骑自行车转  相似文献   

15.
写稿子要有吃苦精神。不吃苦,不去深入采访、收集第一手资料,就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稿件。我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学写稿,被采用的200篇稿件无一失实。我坚持不写道听途说的稿子,不写浮夸吹牛的稿子。1989年7月23日,江苏电台社会新闻节目,采用了我写的《家庭节约奖》一稿。在采写这篇稿件时,村干部当时只对我说,老党员夏候奎如何省吃俭用,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了使稿件做到真实、准确,我冒着大雨,去了夏候奎的家。回来时我差一点跃进路边的水沟里。采访结束,我一气呵成,写出了夏  相似文献   

16.
在调进《新生报》编辑部工作之前,我在农场担任过26年新闻干事,深知当一名基层通讯员的甘苦。一篇稿件,从采访、写出初稿、送审、修改到复写、寄发,要花去很多心血和时间。通讯员把稿件寄出后,希望报纸、杂志、电台采用,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报刊、电台能否多采用一些通讯员的稿件呢?回答是肯定的。调进《新生报》3年来,我作了如下尝试。一、多编短稿。一般来说,编辑编长稿较省事。我自己也喜欢写通讯、特写,动辄二三千字。这对一张8开小报来说,要占一块较大版面,势必挤掉好几篇短稿。因此,我在编稿时尽量抑长扬短,稿件可以编短的尽量编短,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力求在一个版里多发几条。这样做,删  相似文献   

17.
"七分采,三分写",采访是写稿的前提,采访是否到位与稿件质量密不可分。如今,处在媒体底层的地市级广播电台面临多重形势的挤压,广播记者外出采访也遭遇诸多不顺,如何破解采访困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稿件的生命,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在这方面,我是有一次教训的。2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在团机关刚当新闻报道员的我听说团农场水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就赶快写了篇消息,附上了政治处的“发稿信”,立即寄给了《战友报》。半月后,稿件见报,120多字的生产短讯使我如获珍宝,因为这是我新闻生涯的第一篇。没高兴几天,上级生产部门便打来电话,认真询问核实水稻亩产量的真实数字。明确告诉我团后勤向上报的是950斤,与见报的数字相差较大。这下我懵了,马上去农场生产连走“群众路线”。经详细调查才得知,…  相似文献   

19.
特点要鲜明     
我跟“老报道”们写稿件,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职业习惯就是抓特点、写特点。这大概也是他们的稿件源源上报的一个诀窍。一大片绿草中的一棵草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片绿草中冒出了一朵红艳艳的鲜花,就令人心驰神往。原因就在于鲜花和草的对比中显示出了鲜明特点。写稿的道理也一样,例如,一个战士犯了错误,班长程小强从排告到营里,按  相似文献   

20.
我过去写稿有个毛病,就是不愿多修改.有时写好稿子以后往往只是草草看一遍,改一改错别字就急忙投入信箱。这样的稿件,内容和文字上都没有认真推敲,显得很粗糙,采用率当然也很低。 1985年的二月份,我采写了驻津某部大力支援天津海河二道闸枢纽主体工程建设的稿件。这篇报道虽然只写了二百多字,我却进行了三次采访,六次修改。我最初采访的是昔日引滦入津工地上赫赫有名的“铁营长”,现任天津警备区某团团长的王小京同志。开始,我了解到他亲自带领指战员们到一线工地支援建设的素材,回来后没顾得上吃饭就赶写了一则消息,想誊写之后马上发走。但又仔细一看,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