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本文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本文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课程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价值主体维度看,课程价值存在社会与学生两种取向,导致这种二元对立的因素有:教育价值选择、教育事实、社会更替。缺乏人性是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隐忧,应采用优化思想促使课程价值取向在不同层面上找到人性与科学的不同结合点,力保学生从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弘扬教育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论语文校本课程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校本课程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两种主要形态: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和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前者主要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后者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同时又涵盖了其他学科,它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价值取向上,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注重从教材的角度去关注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发展;而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则注重从实践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以语文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都有相对的确定性;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认为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分析了研究生课程在三类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必须整合三大价值取向,发挥政府、院校和企业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一种需要关系的反映。任何课程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课程开发者和课程实施者的教育价值观,它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传统的学科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在学科课程领域建立起了完备的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其价值取向是追求技术解放。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对中学生的一种心理教育活动,旨在追求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勇 《教育革新》2006,(6):46-47
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从课程价值的角度洞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认识这次行动一条很好的途径,同时,也是在实现对课程终极目的的理解。在知识激增、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物理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一样,把如何从根本上消解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学科与学生、认知与发展等等二元对立。寻求学习的主体性、自然性、社会性的内在价值统一作为变革当前物理课程的主题。在特定的时期谈及课程的价值取向,不仅涉及教育的上层理论,更重要的是它将直接作用于教育数学的诸多实际。因此,在课改形式下,从课程和物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有益且适时的。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追求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课程。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是课程设置主体对课程设置效用的判定和目标的优先选择,是设置主体在进行课程内容排布、体系建构过程中所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包含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内容,具有主观性、差异性、变化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它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经过对社会需求的统合,具象为能力发展目标、知识发展目标,并最终体现在课程体系之中。确立正确的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必须遵守社会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以及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结合现代学校道德教育途径的趋势及中国社会现实,从价值合理性与科学合理性两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德育途径的价值取向。结论是:应在现念上确立间接德育在德育途径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应确保直接德育中国家统一规定的道德学科课程途径的方向性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本质上是以知识与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它具有广延性、问题性、亲历性、差异性、教师影响的指导性与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等特点。在价值取向上,它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体素质发展与个性发展、主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研究性学习理念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进行研究性学习理论学习,构建研究性学习理论课程;进行专题研究,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方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学科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社会转型,因而要求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主动地、有意识地提升信息素养,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出现与发展的根本动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体系发展为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包括全人化取向、多样化取向和主体性取向。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野中课程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视野中课程的价值取向刘旭东课程的生成与发展和一定的文化息息相关,诸如教学科目的安排、学科内容与教材的组织、教学进程的设计和构思等,都必然要受到一定文化价值的导引。因此,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指向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最有助于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一、课...  相似文献   

15.
学科评估价值取向变迁既是学科评估发展的动力,又是学科评估发展的表现。我国高校学科评估经历了从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到多元主义价值取向、再到中国特色价值取向的变迁。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中国高校学科评估正面临着理念性冲突、权利性冲突、任务性冲突和过程性冲突。以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良性发展,需要激活高校的责任主体、权利主体和建设主体意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缓冲器""调节器"的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有影响力的评估体系,建立预防腐败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工具,是历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是影响教科书编写的三个重要因素。然而,不同时代,受不同课程理念的影响,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这三个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统一性、联系性和其进程的辩证性是综合课程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互补性是综合课程发展最直接坚实的理论基础 ;完整人性和完整社会的统一和谐是综合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社会的统一、协调、平衡发展需要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否定之否定 ,综合课程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突显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克服分析主义取向的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勾连课程之间的关系,突破学科知识的边界,缔结学科知识学习与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的价值关系,构造跨学科学习的新形态。跨学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主题或问题为导向,基于复杂性思维和学科互涉理念,实现课程价值重建、学习内容重组、学习方式重构、学习形态再造的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创生性等本质特征。基于课程整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策略,有助于知识结构化学习、学科实践学习和复杂问题解决学习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计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即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社会面要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本在对三种课程取向进行利弊分析的基础上,就生物学课程设计,提出了以学科特点,社会需要,学生发展为三个支撑点的素质中心课程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就未来的生物学课程走向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课程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根本上说,影响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因素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从影响作用的根本意义上来看。这种“影响”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从影响作用发展变化的趋势上来看,这种“影响”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物质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从影响作用的直接表现来看,这种“影响”是指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范式直接影响了课程价值取向;从影响作用的时效性来看。这种“影响”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矛盾运动直接推动了课程价值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