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教故事多     
抢人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有人提出把5个人分到一个学校,一中当然是首选对象。阿瓦琪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到德钦,在那里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5位支教教师。恰巧德钦一中  相似文献   

2.
我与先后到云南支教的好几位教师都比较熟悉,无论是已经结束支教工作返沪的,还是正在云南支教的,谈起支教云南的经历,心愿都惊人的相似:"想回云南继续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支教教师期待重回云南? 2006年9月,刚到云南德钦二中支教不久的杨敬奎给他原来工作的学校发回了一封信:"来到德钦二中支教一晃有半个多月了,我们时  相似文献   

3.
李春华 《上海教育》2007,(6B):32-33
我与先后到云南支教的好几位教师都比较熟悉,无论是已经结束支教工作返沪的,还是正在云南支教的,谈起支教云南的经历,心愿都惊人的相似:“想回云南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4.
早在三四年前,“支教”这个词就撞击过我的心灵,我敬佩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离开繁华的城市去边远山区义务支教的奉献精神。去年七月,“洪啸音乐教育网站”里一群素未谋面的网友们支教的事迹又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们都是些音乐教师,因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自费到艰苦的云南山区支教,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震撼了。  相似文献   

5.
张曙 《教书育人》2004,(10):25-26
在云南与西藏的边际处,有一个叫德钦的小城,那里,住着我的两位好朋友,他们是四年前去西部支教的,朋友在来信中把那里描绘得有如仙境,我早就想去看看了,看看这两位在共同追求中结合的小夫妻,也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我这两位朋友四年来痴心不改志守乐园。  相似文献   

6.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与西藏的边际处,有一个叫德钦的小城,那里,住着我的两位好朋友,他们是四年前去西部支教的,朋友在来信中把那里描绘得有如仙境,我早就想去看看了,看看这两位在共同追求中结合的小夫妻,也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我这两位朋友四年来痴心不改志守乐园。  相似文献   

8.
下午,子秋的妈妈来接子秋回家。老师看见了,就亲切地说:“子秋,妈妈来啦!”老师的话音刚落,明明立刻跑到子秋的妈妈身旁说:“阿姨,今天子秋又打我。”子秋的妈妈还来不及答话,又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说:“今天他踢我。”“他抢我的玩具。”“昨天他抢我的图书.我不给,他还咬我呢”……子秋的妈妈越听越生气,说:“你这个调皮鬼,真是没法治了,以后再敢打小朋友,我就不接你回家。”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2006,(6):27-27
我去17中学实习的时候,被分到初二教生物,我和学生讲各种生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我问学生:“大家知道蜻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学生答:“蚊子多的地方。”我一想也对。就又问:那蚊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蜻蜒少的地方。”那学生没等我叫他就抢着回答。我当时差点晕过去。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学生》2008,(4):29-31
题外话 遭遇恶人,要有凛然正气 遂宁市船山桂花职中丽儿: 我成绩很差,胆子很小,性格内向,老是想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同学们都占我的便宜,欺负我。我的座位后面,坐着一个男生,是班上出名的大坏蛋之一,他今天找我借这样,明天又找我借那样.借了就不还,我向他要回,还得向他“借”。他不高兴,就出言不逊,就抢。  相似文献   

11.
陈祥 《班主任之友》2022,(12):22-24
<正>刚走上讲台那年,愣头愣脑的。大家说是到办公室开会,讨论分班分课的事情。我就进了办公室,远远地坐在一角,等着会议的开始。二十多个人一进办公室,就挤在一起争着、吵着;大家“抢”年级,“抢”班级,“抢”教室,“抢”搭档,热闹得像菜市场一样。初为人师的我,啥也不熟悉,啥也不知道,我就静坐在一边观看,一副任由风雨独我不惊的姿态。结果,“剩”到我手里来的是一个别人撒手的二年级班。神思还在等待会议的开始中徜徉,校长一句:“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了!”人们三三两两相拥而出,最后剩下我一个人走出办公室,变作一个伶仃的句号为本次会议做了终结。  相似文献   

12.
宝宝打人了     
“老师——宝宝打我了。”“宝宝”?赵老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宝宝可是从来不打人的。别人打他,他除了哭就是告状,一副无助的样子。今天是为什么呢?赵老师找来宝宝,问起原因,宝宝说:“他抢我玩具,我向他要,他不还还打我。爸爸说谁再打你!你就打他,我就打他了。”您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并处理这件事呢。宝宝打人了  相似文献   

13.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14.
傅瑾瑜 《求学》2023,(11):24-25
<正>“你想去支教吗?”“去吧!”一时兴起的决定,却让我遇见了冉。她坐在支教面试官的位置上,问道:“可以先说一下你为什么想去支教吗?”我总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我是陪室友参加的”之类的话吧。“支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让自己的暑假变得更有意义,我想帮助更多的孩子。”这话说得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和廖航在一起玩打架。我用“擒拿手”,廖航就用“醉拳”;我称自己为释小龙,他称自己为李连杰。我说:“你是哪里的小混混,敢和我斗,你还差得远呢!”廖航说:“少说废话,看招!”他冲过来了,我一下打中了他的眼睛。只听见他大叫了一声“啊!”我以为伤着了他,连忙走到他身边,没料到他用“二指弹”打了我一下。于是我也向他学,装做痛苦的样子,想骗他。他说:“我才不会中你的计呢!”我火冒三丈,使出了“擒拿手”的绝招,他也使出了“醉拳”的绝招,两个人打得难分上下。突然,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只吃硬的,不吃软的…  相似文献   

16.
乐兵 《师道》2007,(5):52-53
孤寂的冬夜 支教初,一位曾在我所支教的五纪小学支教过的老师告诉我,夜晚的五纪学校不是人呆的地方。在学校里,白天还好过,因为有学生,学校显得热热闹闹,可一到夜晚,尤其是冬天的夜晚,寂寞得简直要使人发疯。他说,在一个下雪的冬夜,由于停电,他早早地就睡了,辗转反侧地数着阿拉伯数字,终于睡着了。  相似文献   

17.
支教琐记     
2005年8月25日星期四晴今天得到一个消息:学校要派我去岭下张小学支教。虽说已经填写过支教申请表,但真的要去了,心里还是有点意外。刚从乡下调到城区任教一年,就要去支教了。知情的人知道这是学校改革的新举措,参加支教是一件好事;不知情的人会认为是某些方面的原因才被“下放”了。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听说你今年被‘流放’了?”我也只能尴尬地笑笑。  相似文献   

18.
道歉     
我们班的腾飞小朋友聪明。好学,但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经常打人、抢玩具,而且做了错事从不认错。无论老师怎样说服,怎样教育,他都满不在乎又说:“是他先打我的。”一天,我带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大家兴致很高。我也参加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跟他们玩起追人的游戏。忽然,我一不小心踩了腾飞的脚,于是,我赶快对他说:“真对不起,刚才刘老师没看见,脚疼了吧?我给你揉操。”腾飞说:“不疼,不疼。”一溜烟地跑了。之后,我听见他跟别的小朋友说:‘测才刘老师还跟我道歉了呢!”中午吃饭时,腾飞不小心用筷子碰了旁边小朋友的眼睛,…  相似文献   

19.
豆豆曾经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最近我发现他变了,常欺负其他小朋友,老有小朋友喊着:“老师,豆豆打我。”“豆豆抢我东西。”每当我问豆豆原因,他总是气呼呼地说:“我就是个坏孩子!我不乖!你快去告诉我妈妈呀!”  相似文献   

20.
今天要讲《端午的鸭蛋》。在课堂上,我按照备课时的计划,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分析语言特色,最后讨论课文末段的有关问题。可是刚把课文的三个主要问题(1、家乡端午节的风俗。2、家乡的鸭蛋。3、端午的鸭蛋。)讨论完,就有同学按耐不住心中的疑虑,举手发言了。他说:“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写得有问题。”我说:“有什么问题?”他又说:“你看吧,课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文章的第一段用了那么多文字来介绍家乡端午的风俗,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冗杂。”他的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有所察觉,本来我准备放在这一课的最后来讨论这个问题,没想到这时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既然学生很关注,索性趁热打铁,此时就让他们讨论吧。我就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似乎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纷纷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