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惟,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开创者,红土地文学流派的领军人物,其史诗般的大散文及长篇巨制,代表了红土地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红土地文学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有作家个人创作的偶然性。红土地造就了张惟,张惟创造了红土地文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正当人们叹息文坛陷入困境,严肃文学被“调侃文学”、“痞子文学”所吞噬,“性文学”招摇过市之际,在江西的一批有责任感的文艺家却在1995年公开打出了“红土地文艺”的旗帜,犹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主要标志是江西《影视新作》杂志编辑部与赣州地区影视文艺家协会联合编辑出版了一期“红土地文艺”专号。这个专号既凝注了江西文艺界发展与繁荣“红土地文艺”的热切与执著,又较为集中体现了“红土地文艺”的理论研究成果。现就这个专号为主要材料,对这些年来“红土地文艺”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引起人们对“红土地文艺”的更大关注。 一、关于“红土地文艺”命题的提出 “红土地文艺”作为一个命题、一个口号是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提出来的?周崇坡等一些评论家和作家认为,赣州地区是“红土地文艺”的发源地,赣州地区文学界是“红土地文艺”的倡导者。还有的论者把赣南称作是红土地文艺的“摇篮和绿洲”。据舒龙介绍,1987年在赣州地区影视艺术家协会成立大会上,影视艺术家提出:西部搞“黄土地”,我们要发扬地方特色、优势,努力创作“红土地”影视。赣州地区作家罗旋说:“早些年,我还比较天真,在省里的多次会议发言中,提议本省打出红土地文学的旗子。”吴?  相似文献   

3.
红土地文学是植根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文学,它继承与发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荣传统,成为闽西文学创作的主流文学,并培育了一大批闽西的中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4.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它们三者皆为一代之文学。作为古代韵文的最后一种体式,毫无疑问,元曲有着自身的独特的性质。俗与雅的矛盾统一,言浅与意深的对立融合,形成了一代文学元曲的特点。然而,任何一个事物总有其源头,元曲与诗词之间的关系,却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泾渭分明,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坛上,青年文学创作者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精神,怀着对生活的巨大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出一大批当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青年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繁荣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青年富于生命力,朝气蓬勃,一旦缘分把他们与文学联结在一起,其创作的激情、能量会随之进发,其作品也会丰厚而势不可挡,形成~神文学现象。这种由处在不同时期被誉为青年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形成的文学现象,我们称它为青年文学。那么,新中国的青年文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显然,促成其发展的因素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家传与影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很普通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以家学渊源为特征的文学世家。唐代上官氏文学世家就是其中之一。其在唐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中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蒯定 《鸡西大学学报》2009,9(6):125-126
成仿吾的文学批评思想是多元的,他充分肯定了文学的思想性和社会使命。在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失败后,文学界找不到前进方向的时候,成仿吾主张“革命文学”,充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使命,这些都体现了其对文学批评的独特理解,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从50年到90年,云南文学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坎坷,在云南40多年的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它既有胜利的欢欣,又有艰辛的探索,几代文学同仁扎根于高原红土地中,为繁荣云南文学创作,作出了应有贡献,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云南文学的发展振兴,又面临着历史的严竣挑战。本刊连载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编写的《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旨在为那些致力于振兴云南当代文学的同仁志士提供先驱的史实和经验,让大家踏着前人的文学足迹为云南当代文学的再度崛起,尽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学古已有之。今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勃兴,带动了旅游文学的发展,其也成为一门可研究的学问。据此,作者从旅游文学的定义、源流、特征、类别、功能诸方面,对旅游文学予以概论。  相似文献   

10.
韩非政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历史的进步性,深刺体现了时代精神,是构成其文学价值的基础。作为政论散文的成熟形式,韩非藏论取得多方面文学成就,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是构成其文学价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史书有史书的价值,文学有文学的魅力。优秀史书不仅具备深刻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其魅力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作为史书,其首要条件是真实,秉笔直书,才能受到后人的尊重与喜爱;  相似文献   

12.
杨一 《文学教育(上)》2011,(21):116-117
21世纪开篇不过十多年,文学生产就经历了一场巨大且迅捷的变化。很多人也许都能感觉得到这种变化,它几乎颠覆了上千年来世人对文学固有的传统理解,但较少有人会考虑它的范围或想象它的未来。本文试图从文学与文学创作者的关系,文学与消费的关系现状描绘中揣测其原因,展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兴的“西部文学”,理论探讨既富有前景又存在挑战。对“西部文学”的研究应全面顾及其地域、民族和时代的特性,适当的理论借鉴,是“西部文学”理论建构的合理参照。  相似文献   

14.
素以文论著称于古仿的《文心雕龙》,即论外史内,论中含史,完备地具有文学史的丰富内容,显著地具有文学史的诸多特征。同时,在文体论、文学变迁论和作家、作品论这鼎足而三的建构中蕴含着一部上古至晋宋时期的文学发展史。《文心雕龙》充分示和描述了文学的历史,全面评价和诠释了历史的文学。史论合一而无专史,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色,是其所长而非其所蔽。  相似文献   

15.
女真族所建政权下的金朝文学具有多民族特征。在金国境内,汉民族虽非主体民族,却是文坛主流;女真虽为主体民族,却是文坛偏师;女真、渤海文学共同与汉民族文学构成鼎足、相辅之势;契丹族、奚族文学呈弱势。多民族文学的互动、互补,丰富了当时中国北方文学的历史景观,成为全朝文学的突出特色之一。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发展的规律:民族融合、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所建王朝文学的发展及其特征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汉民族代表的中心文化与北方民族边缘文化的双向交流、优势互补,是形成多民族文学格局的历史机缘;凡主体性和民族气质、个性特征强烈、鲜明,且在民族融合进程中善于吸取、学习异质文化之长的民族,其文学就繁荣发达。以往认为金朝文学只是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汉族作家创作的观点难以准确反映其文学的完整体貌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徐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陵是六朝骈文大家,他的骈文与庚信齐名,是后世骈文的典范,其诗歌亦有较高成就。但文学史研究却忽略了对他的研究,这是很不公平的。我们今天应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而不应抹杀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两位意识流大师乔伊斯和沃尔夫在生活道路与创作生涯上出现的类同,有其历史必然性及文学必然性,而其差异对后代文学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的文学中,网络是其重要元素和特征,体现着文学发展鲜明的时代特征。网络时代的文学文本形式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促进下有了新的形式,网络文学的文本创新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形式有了更为鲜明的特色,网络与文学的结合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中心的南北移位,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中心与经济中心始终保持一致,与政治中心有合有分,与文化中心有同一性。文学中心的移位也要受战争的直接影响,而特定的地理环境又为文学中心移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学是历代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最古老的文学。它不仅有文学、美学价值,而且还有历史、科学、风俗及哲学价值。从研究民间文学的哲学价值入手可以探索其哲学思想渊源,研讨认识的本质,总结思维发展的规律,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研究状况,对民间文学的哲学价值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