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21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学业只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成就大小,而人品则决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信息的多元化和社会的开放性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优势高校(如“985”高校、“211”大学)学生获得的社会尊重,如果在人才选拔中演绎成简单的符号尊重(如限定为资格条件),这对于弱势高校学生和其他社会人才而言,其公平权力被剝夺就是一种隐性的符号歧视.在“不拘一格选人才”、“培养人才”成为制度化规定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与促进公平的国家教育政策相悖的误区.它对优势高校的学术精神、弱势高校的生存发展、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业成就评价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编制技术是学业评价的关键,须遵循能力导向、发展促进、科学规范、公平适切的原则。通过实例,阐释数学学业成就评价试题编制的标准化程序,重点描绘试题编制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关键,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为考试改革提供借鉴,有益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皮拥军 《教育》2012,(28):62-63
韩国和芬兰已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简称OECD)面向其成员国所进行的国际学生学业测评结果显示,韩国和芬兰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学生成绩的均衡度极高,这是两国重视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结果。教育公平原则的贡献有关数据表明,韩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普及率高、质量高、均衡度高的"三高"典范。韩国在2005年基础教育各阶段的学生入学率都已达到或接近100%。高等教育也已经普及化。而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芬兰连续3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关怀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关怀更多的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以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是教育关怀的应有之义。而教育关怀是一种政府责任,只有政府才能相对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在教育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关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大多数与规则和制度的不公有关。无论是保障起点与过程的平等还是保障每个人具有平等学业成功机会,都有赖于建立和完善相对公平的制度安排原则。可选择性、以人为本、机会均等和差别对待是教育关怀在制度安排方面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歧视     
教育歧视是教育领域存在的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可以定义为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它表现在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天赋、个性、分数、种族、身体和家庭等方面的不同态度,来源于教师的个人偏见、社会的统计性歧视或垄断力量。教育歧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法律、制度和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止。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不仅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基本保证、整体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关系到个体学习与发展权利的实现。为了使教育事业得以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就要求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及个人兴趣爱好受到充分的尊重,这不仅是全民素质得以整体发展和提升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的新的社会使命。面对这一新的教育课题,如何消融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弊端,就必须从政策学的宏观视角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界学者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新的公平所作的政策探索,并从法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政策和策略的提升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和战略选择。它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所有青少年儿童的基本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充分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客观地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然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自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育和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基础教育内部的各个环节、要素和过程,也涉及到影…  相似文献   

9.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正成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其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最佳发展,以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为此。当前首先需要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简称"绿色指标")为切入口,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全社会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保持上海基础教育"先一步、高一层"的地位有着重大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主要压力来自学生学业评价。考试,是目前学业评价最常用的手段,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学校的发展。"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似乎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12,(Z2):100-101
作为一所具有公办性质的国际小学,从2007年建校开始,学校就将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策略。其中,学生评价改革是一项重点研究课题,也经历了一个历经研究与不断发展的过程。2007年——学生学业评价方案93分和97分的差别就是学生学业质量的差异?最初对分数的质疑是学校改革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思考点之一。这些分数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可能与学生有关、与试卷有关,或者与教师的教学有关,等等,因此,分数不是学生学业水平差异的绝对因素,而只是学生学业水平的一个具体表现。学生的学业质量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习惯等诸多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或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平等、差异和补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教育公平平等、差异和补偿这三大原则,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做到大力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领域内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弱势区域和弱势学校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助。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评价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社会问题 ,使那些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机构与个人基于本位利益对基础教育价值选择的一种必然后果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教育的价值偏好是造成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体制性因素。改进教育体制及教育评价系统可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改善教育运行的社会环境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一、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对实施教育公平提出了本质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育的权利问题,或者叫教育的基本人权问题。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内的教育,首先是要解决机会均等,其次是解决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有了教育公平,才谈得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美两国为促进本国基础教育的公平和卓越,从20世纪90年代前后起就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战略规划,并通过加强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问责、增大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和监督权、以法律形式明确家长在学生学习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特别关注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进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等多种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获得充分的发展,进而获得学业和生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客观上要求同类学校教育设施一致,主观上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结果公平,指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基本标准,获得学业成功,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由于区域间基础教育不公平延续至大学,使高等学校内存在种种不和谐现象.文章以山东鲁东大学为例,分析了省外籍学生与山东省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挑战,研究提出了高等学校的应对举措,以期对省属高校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教育公平是个性化教育的价值目标,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在社会转型期,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时代境遇下,如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素养生成、个性发展等价值目标的实现,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视角出发,分析个性化教育和教育过程及结果公平的内在联系,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开展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效率原则和成就本位的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存在着组织功能、育人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偏失,这些功能的偏失使得优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多种悖论:学校功能上表现为利益最大化追求和教育平等实现的悖论、政府行为上表现为优质和公平的悖论、社会发展上表现为择校和均衡的悖论。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健康合格的公民,其应有之义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成长是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因此,从教育本义出发的优质学校应该是不选择生源,拥有优质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注重内涵发展,实行结果平等的差异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0.
赵兴华 《辅导员》2013,(22):11-12
<正>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促进教育公平之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均衡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上,同时体现在学生能否在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