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太春 《江西教育》2004,(20):23-24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创造者,成为课程的主体。思想品德课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在课程体系上给教师预留了更充分的空间和余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长期以来,无论在思想政治还是在其他学科领域都简单地将课程资源物化,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教参等,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因为,从课程目标的实现看,书、教参、教辅资料、教室等物质资源外,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如何做到明理导行 ,让学生既掌握书上简明的道理 ,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是每位从教者应该深入探究的问题。我认为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应建立起思品课程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开放发展型教学方式 ,即以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 ,开展系列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各科配合 ,突出主题思想 ,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同时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 ,引入观点 ,…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品德课应运而生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称德育)工作科学化的实践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面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他们普遍关注的不同问题,以追求提升教学实效性为目的,以实现自身的科学化为动力,在课程设置、内容建构、方法改进等方面不断地努力探索,历经初步发展、全面建设、改革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等建设阶段,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首先,在课程门数上,它经历了由一门到五门,再到三门,又到两门的演变过程。其次,在名称上,它经历了从“高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到“高校思想教育课”,再到“高校思想品德课”,又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演变过程。第三,在基本建设上,它经历了由不成熟、不规范到比较成熟、规范,再到在深化改革中发展,又到在创新中发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以鲁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结合青岛地区的教学工作,分析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系统论述了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并规划了具体的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强调时代性和生活化,更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体参与。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做到知识理论与生活实践、时代发展相结合,做到教师有艺术地教与学生有兴趣地学相结合?结合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8.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往往是照本宣科,沉闷乏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课堂已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呢?我认为,构建一个开放、创造的空间正好能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建构开放的、创新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目前在学科类学习中可以看到有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上却并没有明显的改革,通过对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现状作分析,并对于如何改善小学思品课提出了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的实验与探索,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成效。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课程改革经费不足西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实验与探索,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成效。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必须确立能力本位观,这是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增加、责任范围扩大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当今产业界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由他们来决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在能力本位课程观中的最好贯彻。因此,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实现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向能力本位的转换。在与时俱进和有机整合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程开发,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将近一年半,在全国各地铺开实施将近半年.在这段时间里,深入基层,走进课堂,听了近百节的思想品德课.在听课中,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悟,在反思中我发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4.
王秀华 《学周刊C版》2011,(7):130-131
我担任毕业班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有过茫然,有过探索,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己不断的追求和探索,本人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学科领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把思想品德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把思想品德学科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又能把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在思想品德学科中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6.
开设思想品德课是为了加强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者,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把握、运用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更好的发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却会出现一些与思想品德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开展探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也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澳门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澳门政府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课程改革的任务,即为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教育制定课程框架,并规定学生须达到的基本学力要求。此外,课程改革的新动向还表现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使课程改革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由于澳门的课程改革起步较晚,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还在起作用,所以澳门的课程改革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和教科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中的思想品德课主张以“讨论”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体验。笔者通过两年多的新课程实践,发现恰当使用课堂讨论方法确实有利于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堂讨论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质量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