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邓小平强调用社会效益检验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作为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并且追求审美价值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完美性,追求审美形态的丰富多样性。只有用邓小平审美价值观作指导,才能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富有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一切向钱”看的媚俗的创作倾向,横移现代主义的创作倾向,“表现自我”、“非英雄化”、“零度感情”等创作倾向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创作追求“中正平和”、“达其性情”,强调“意在笔先”,而古典诗词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二者在审美精神和创作理念上相互渗透和影响,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创作追求“中正平和”、“达其性情”,强调“意在笔先”,而古典诗词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二者在审美精神和创作理念上相互渗透和影响,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新现实主义小说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表现手法,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增添了审美新质。它以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和严格写实的风格表现时下的生活和人民的心态,以“世俗化”的手法描绘世相,以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与人民大众接轨。它还积极地吸纳各种创作模式和大胆地借鉴运用其他创作方法的创作技巧,以丰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嵇康人生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诉求和审美境域是“本真”生存。“本真”生存来自于自由洒脱、自然任心,所谓自然任心,即自然而然、任其自然,其美学意义表征着对现实世界与“名教”的超越,对自我种种欲望的超越,实质上则意味着一种超尘绝俗、一往不复的自由精神。在此意义上,淡泊、恬淡、自然、“本真”生存则成为嵇康美学审美诉求的内在逻辑,但这种“本真”生存并非认识论意义上的“本真”生存,即不是通过认识必然和改造客观世界而有的“本真”生存,而是一种诉诸于一己心灵体验的“本真”生存,可以称之为存在论的“本真”生存,这种“本真”生存之境是嵇康审美诉求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音色审美”的观点为纽带,简述了计算机音乐作为音乐实践工具的历史;其中以“乐器工具”与“创作工具”为中心,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计算机音乐硬件发展历史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并探讨计算机音乐在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音色审美”的观点为纽带,简述了计算机音乐作为音乐实践工具的历史;其中以“乐器工具”与“创作工具”为中心,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计算机音乐硬件发展历史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并探讨计算机音乐在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艺术也进入了重新认识与重组的过程。当下艺术状态的观念更新与表现的多样使得传统工笔不得不思考与新创作空间寻求并存的问题,如何做到保留工笔本质而又能适应当代艺术的审美,并能确切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本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工笔”创作面临困难与挑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指出了“新工笔”的发展趋势:突破材料界限,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融合中西方审美文化,利用传统带动创新,突出观念的表现。当代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新工笔”即是借助“观念”这一形式,在艺术创作主题上关注当下的生存体验;在形式上展示着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新工笔”是艺术家的另一种世界观的呈现方式,另一种表达语言,其改变了传统工笔的固有创作思维,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9.
邬吉丽 《文教资料》2011,(10):15-17
“水”作为原型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内涵。地处碧水秀湖的浙江作家因长期受水乡环境的浸染.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怀.他们借用“水”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以郁达夫、叶文玲等为代表的作家.将视点落在人物的道德化生存上,用“水”荡涤人性之丑恶.力图构建理想道德和人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瑶沟人系列小说”是青年作家阎连科的代表作、作品逼真地再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瑶沟人艰难的生存景观和命运变迁,深入地揭示了恶劣的自然、人文环境所导致的人性的异化和人格的分裂,笔者认为,该系列小说的问世,既标志着作家艺术个性的初步形成,同时作为一种创作原型,它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作家走向深层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神经医学对许多脑神经病例的全新解释对传统的审美趣味培养理论提出了挑战。医学科学家对人的大脑结构与审美反应的深入探究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艺术现象提供了生理基础,即人的审美经验的本质是生理性的本能反映,不同的大脑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审美感受能力。人的审美趣味尽管具有先天构成上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对审美趣味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后天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论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特殊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培育道德,健全人格;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人的品位;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造能力。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渗透在美术实践之中,贯穿于美术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水平。如亲近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积极开展美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彩绘其上的各种图案,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风貌的真实记录;其线条与设色,反映着当时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志趣。认真研究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图案与纹饰,对于深入研究原始社会与其文化生活,探讨人的情感表达与美学机理,都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温克尔曼的美学思想对德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视野,而且开创了历史主义的艺术研究方法的风气;他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审美理想甚至极大扭转了当时德国社会上肤浅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美学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船山美学值得探讨的地方很多,以下三题显得尤为重要:一、审美直觉的到位是诗人营造诗境的秘诀;二、审美欣赏的高明在于审美观照的运作;三、审美教育的特点是直接诉诸人的情感。其中包括王船山美学提出需要辨别真假审美现象的主张,其对提升人的美善品性和培养人的良好审美趣味的重视,以及它表达了对形式美之重要性的认识,等等。以上可以反映出王船山美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审美爱好对科技创新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审美爱好具有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激活科技创新的能力、引导科技创新的方向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繁荣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的今天,我们在重视和加强科技教育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审美是人生的严肃课题,加强审美修养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目标,审美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高校大学生审美教育实效性不明显。部分大学生在审美理想、审美方式、审美品位、审美情趣、审美实践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高校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晚明性灵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以袁宏道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们对性灵文学的理解多在其重真情、重个性的基本内涵、似较少关注其世俗化倾向。从性灵文学的流变看,它在明代以前偏重雅的意义,而在晚明的时候则发生了向俗化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从以公安派特别是以袁宏道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审美内涵的探讨,揭示土家族服饰所体现的秉承古代先民巴人遗风,形成的崇尚自然、豪放、大方独特的审美意识。以期达到焕发民族服饰质朴的艺术魅力和启发现代民族风格服饰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通过对土家织锦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呼吁对民族地区不可再生的独特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在古文明的发祥地。从陇南古代氐羌后裔的服饰去考证,羌民族的麻纺织技术在历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其服饰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服饰与节日、家教、礼制、民俗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服饰文化不单是一种服装的技艺和知识,而是渗透于不同时代人们情感、意愿、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之中逐渐淀积而成的一种观念,一种反映社会普通心理的民族精神实质的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