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位业余少体校中长跑教练员,我看了您在第3期《教练员》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受益非浅,但仍有一个有关的问题没解决:“临界速度”到底是不是发展有氧代职能力的最佳强度?我之所以持怀疑,是因为,据我所知:“临界速度”是指无氧代谢能力和混氧代谢能力之间的分界线.因此,我认为它不可能是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最有效的训练手段.我这样认识对不对?请赐教!徐州 李明  相似文献   

2.
决定长跑运动员赛前身体训练的基本因素是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速度能力和潜在能力。有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是长跑比赛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有氧代谢能力主要的指标是最大耗氧量,临界跑速度和无氧阈速度。无氧阈速度是这些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最有效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中长跑项目是田径运动的传统项目之一,长时间、连续的肌肉活动是该项目的特点。中长跑运动要求运动员正确地掌握技术,合理地分配体力,并有根据比赛情况加速跑的能力。耐力素质特别是有氧耐力对中长跑运动尤为重要。随着中长跑项目距离的增长和时间的增加,运动员逐渐由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过渡为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发展有氧耐力素质主要是发展有氧代谢能力,通过持续负荷法和间歇负荷法,提高最大摄氧量,增加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接近无氧阈强度下进行有氧训练是最佳强度,对提高有氧耐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项目,其突出特征是"高速度""持续跑专项速度耐力"。根据这一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有氧--无氧混合代谢的能力以及无氧代谢及相应的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1耐力素质及其训练耐力素质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分为有氧代谢供能的一般耐力、混合代谢供能的速度耐力、无氧代谢供能的速度耐力。其中有氧代谢供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长跑比较落后,原因有多方面。从训练的角度来分析,其中一个重是因素是:我国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无氧代谢、有氧无氧混合代谢等各种跑量的比例存在有失调的现象,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跑量偏少,导致专项训练强度不够高,专项运动成绩难以达到国际  相似文献   

6.
2014年5~8月夏训期间,对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男运动员8名,女运动员8名,均为运动健将及国际健将等级)夏训前后实施训练监控,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睾酮、最大摄氧量、血乳酸、有氧阈和无氧阈等多项监控指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夏训后,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男女运动员800 m跑血乳酸峰值升高都非常显著(P<0.01);男女运动员有氧阈强度和无氧阈强度提高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论:1.田径800 m跑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对比夏训前后运动员800 m跑成绩和血乳酸峰值,认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2.有氧阈和无氧阈测试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分析得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旨在探索适合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1 前言中长跑的训练主要由有氧训练、有氧和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训练三大部分组成,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尽快提高中长跑成绩,必须进行无氧训练,无氧训练所产生的成绩应建立于混合训练的转换,转换的效果又建立于有氧训练的基础。有氧训练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因素,是由中长跑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就是要保证运动器官有足够的能量储备,有迅速消除代谢产物的能力,以及通过训练提高内环境的机能稳定性。少儿中长跑训练,应主要从有氧代谢训练入手,因为有氧训练是提高无氧训练能力的基础。2 多课次训练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提高训练负荷强度是现代中长跑训练的趋势;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不间断的长时间跑、间歇跑、比赛训练三种方式。其中不间断的长时间跑包括匀速长跑、快节奏越野跑、法特莱克跑、变速越野跑;间歇跑包括有氧间歇跑、松散间歇跑、间歇变速跑、间歇短跑等。这些训练手段可以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有氧一无氧混合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血乳酸检测是中长跑项目进行科学训练的有效手段,血乳酸检测在训练中可以起到判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预测成绩、设置合理的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速度、协助教练员根据预期成绩安排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长跑项目中利用血乳酸检测指导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检测是中长跑项目进行科学训练的有效手段,血乳酸检测在训练中可以起到判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预测成绩、设置合理的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速度、协助教练员根据预期成绩安排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64年Wasserman等首次提出“代谢阈”,进而发展成无氧阈理论以来,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作为一项监测指标,人们对它的兴趣越来越浓,晚近成为讨论的热点,它为训练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提供着直接依据,迄今较为公认的无氧阈(简称AT)概念是指: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时,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2.
有氧代谢过程是肌肉收缩的最佳供能方式,有氧代谢能力决定着耐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竞技状态,所以对有氧代谢能力大小的了解,即无氧阈的判断殊受重视。尽管对无氧阈定义和描述说法不一,但自从Wasserman(1973)、Mac-Dougall(1978)和Green(1979)等用递增负荷运动中的通气反应无创地对无氧阈予以测定以来,有关这  相似文献   

13.
乳酸阈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因此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广为教练员和运动所采纳用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将乳酸阈应用于速度滑冰的运动训练当中,对个体乳酸阈值在速度滑冰训练中应用进行评定,并分别对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强度都进行了评定。提出实例来说明速滑专项耐力素质训练中利用乳酸阈训练提高速滑有氧耐力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使乳酸阈训练方法更加有效地指导运动员的冬夏季各项训练,为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是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通过加强训练理论的研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实施模式训练:构建800m跑专项主导竞速能力,高度重视多种竞速能力的协调发展和互补作用;提高个体乳酸阈水平,利用血乳酸控制专项速度能力训练,提高血乳酸的产生能力和耐受能力;建立运动员全程速度结构和适宜节奏的概念,充分发挥现有的专项速度竞技能力,建立起合理的全程速度训练新理念;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混氧、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无氧阈心率及无氧阈速度在女子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实验室手段,对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进行研究,然后运用无氧阈速度和无氧阈心率控制训练强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法,对参加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14名大学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准备期进行4周以无氧阈强度和有氧无氧混合性负荷为主的有氧训练。结果表明:有氧训练显著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训练后同级负荷血乳酸降低,曲线右移,有氧能力提高。同时,绝对力量、速度耐力和耐力力量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长跑训练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现代中长跑训练由传统的训练量、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时间及次数组数,都会对训练结构产生影响,故中长跑训练出现新的动向。1.趋势一:强调无氧能力和加强速度的提高80年代初教练员都认识到了发展速度的重要性,在训练中突出了速度训练,由于对中长跑的特征认识不够,曾有不少教练员对中长跑运动员按短跑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运动员100米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的作用不大。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提出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既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氧阈强度在游泳训练中作为训练强度不仅可以评定有氧强度,而且是选择无氧强度的重要方法。游泳项目中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是一个相互利用,互为提高的过程。有氧和无氧训练应该从机能整体性原则去认识,片面的将其分离必然使训练计划制定和强度的安排产生指导性错误。  相似文献   

19.
强度是运动量的核心,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相互关系是制定合理训练强度的重要理论依据。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的转换点——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以下简称AT)是当今基础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欧美等地的一些国家的运动生理生化专家广泛深入地研究了无氧阈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现将我们掌握的文献资料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短跑能力训练的一些生物学原理近代生物学研究证明,跑的能力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氧代谢,二是无氧代谢。短跑能力基本上属于无氧代谢;而在无氧代谢能力中,又可分为“乳酸能”与“非乳酸能”(注①)(见下图)。上图说明乳酸能、非乳酸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