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了“金钱激励”法,即给孩子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定个标准,或者指定一项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则相应地给予金钱上的奖励。这种方法是不是可行?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部  相似文献   

2.
吃饭就是吃饭,也一样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的吃,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里吃。据说,这样吃饭不仅有利于增加食欲,更有利于帮助消化,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周鹏程 《陕西教育》2005,(11):53-56
这个夏天.是属于“超级女声”的.是属于成都赛区冠军李宇春的!她的认真.她的投入,她的独特,她的真实,完美地诠释了新一代酷美眉的全新形象。于是,有人为她哭,有人为她笑,有人看着她的一颦一笑心就会跟着颤抖。她对音乐梦想的坚持,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悸动……  相似文献   

4.
瑞恩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感想和启示,一定程度上也对我们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冲击。 让我感触更多的,是瑞恩成名之后他父母的态度。 瑞恩虽然成了名,但他  相似文献   

5.
朝三洲 《师道》2003,(1):13-13
常常听到家长在这样教育孩子,“别人骂你,你就骂他!”“同学打你,你就打他!”“小朋友抢你东西,你就去报告老师,让老师好好罚他!”诸如此类“以牙还牙”的不让自己孩子吃亏的语言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司空见惯了。但专家认为,这种为了点滴小事而敌视同伴、把别人当作防范对象的教育方式,恰恰会导致孩子品德的“发育不良”,会使孩子身心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同情心和善良心。日前,有专家呼吁,家庭教育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难以融入社会的“大灰狼”了!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即命运”。在过去缺乏竞争机制的计划经济社会中,人一…  相似文献   

6.
石太明 《陕西教育》2005,(10):61-61
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从而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一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俸罚学生的规矩.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徐悲鸿在7岁时就已经很会画画了,在儿童中间也颇有点名气。为此,经常得到大人们的赞誉。一次,悲鸿画了一只小老虎给父亲看,得  相似文献   

8.
9.
10.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给她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父母对独生子相当疼爱,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出了问题。一次父母外出,给他做了一个特大的饼挂在脖子上。他饿了,嘴巴向下咬一口,咬到后来,他咬不到了,就是不会用手把饼送到嘴上。结果,当他父母回来时,他却“饿”死了。这故事当然是笑话,  相似文献   

11.
12.
梁慧 《师道》2004,(2):53-53
今晚是好朋友的生日,好友无论如何要我去参加她的生日聚会。这样的狂欢一般都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带孩子前往是不太方便的,何况她第二天要上幼儿园。于是,我向5岁的女儿请假:“小乖,妈妈和你商量一件事,今晚我得去参加一个好朋友的聚会,可能会晚点回来,你先和外婆睡,好吗?”  相似文献   

13.
14.
宗尧 《家教指南》2004,(8):20-20
人类的历史证明:母亲的素质决定孩子的未来,强盛的民族依靠无数优秀的母亲。正如列宁夫人柯鲁普斯卡娅所说:“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如果你在家教育女儿,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可见,母亲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素质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与母亲的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当中华民族已经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母亲呢?我们了解孩子们心目中理想母亲的形象吗?据一份权威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孩子们所希望、崇敬的母亲形象,不是传统的“慈母”,他们需要的是“现代母亲”—…  相似文献   

15.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16.
一笑 《家教指南》2006,(2):47-48
故事: “宝宝,这个给我吃一点,好不好?”“不给,这是我的。”4岁的宝宝害怕地将所有的巧克力都抱在自己怀里,怕妈妈抢去。妈妈很生气地说:“宝宝,如果这样,下次我不给你买了。”宝宝听到后,干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不停地说:“坏妈妈,抢我的巧克力!”妈妈感到很无奈,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自私。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热衷高消费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今天,法国孩子不仅受到崇尚高消费的家长的影响,而且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更是在时刻刺激着他们的消费欲望。显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谈“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题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家长们适时地给孩子开起了“家庭理财课”。据法国消费者协会对全国城乡1700余个不同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家庭所作的一项专题调查,在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高达75%的家长赞成并已经给孩子发放零用钱。他们认为,孩子不论大小,都会有各自特殊的消费需要。此外,他们的“社交活动”尽管看起来并不那么正…  相似文献   

18.
行阳 《家教指南》2005,(8):30-31,40,41
父亲董广瑜(中学副校长):前面有位同学的发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追星”,父母该怎么办?据一项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显示,看着孩子成天沉迷于“追星”,大多数的父母都束手无策。于是,便整天提心吊胆,总是担心孩子因为“追星”会影响学业,甚至误入歧途。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谈星色变”,只需尝试着这样做:第一,要正视明星。就是要正视明星的长处和短处,目前,有不少父母总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演艺明星,甚至认为他们唱唱歌演演戏,没什么了不起。因而,看见自己孩子对这些人如此崇拜,实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还有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故意贬低明星。两代间的隔阂因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行阳 《家教指南》2005,(9):40-41
主持人:记得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曾进行了一项德育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在校生独生子女率接近100%,在家里经常从事家务劳动的中小学生不到70%,有2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生活习惯,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针对这种情况,南关区教育局从2002年10月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主题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亲情作业”。据介绍,许多学生在完成“亲情作业”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说“自己体会到了许多以前不太懂、不太在意,因而也没有太珍惜”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父母的重望、学习的压力、升学的竞争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给如今的孩子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刺激和心理压力。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有调查表明,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1%;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接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专家们称,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涉及到家庭、社会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