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潜松水 《物理教师》2006,27(3):59-61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如果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知觉不足,或发生错觉,则将导致解题障碍重重或造成失误.审题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学生碰到一个物理问题往往不能很快地把握问题的关  相似文献   

2.
东凌 《考试周刊》2009,(39):4-4
审题是指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信息,合理选取研究对象,充分发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实现由“表述”到“条件”的转化,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有些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开始阶段便陷入困境,多是没有很好地分析相关的物理过程,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不能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的原因。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一些类似简单的问题,出错多是审题不清或粗心造成的.下面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  相似文献   

3.
俞荣山 《物理教师》2000,21(5):43-43
高考中,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物理概念、规律虽掌握得比较好,数学功底也不错,但在考试中屡屡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考试中没有仔细审题或不会审题.物理解题中的审题是通过审阅题文和题图,理解题意,弄清题目涉及的物理过程,想象物理图景,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等从而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活动.审题的质量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例1]如图1所示,在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强度为B,在某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液滴a,它运动到最低点处,恰与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液滴b相撞…  相似文献   

4.
朱述钧 《考试周刊》2011,(56):177-178
审题过程是做物理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都会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在审题时也能做到准确梳理已知条件,由已知条件找到突破口,深入解题。但是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题目,即使已知条件梳理得很准确.物理过程也分析得很清晰,运用的解题公式也没有问题.但入手去解题时,会发现解题过程很复杂、很繁琐,甚至走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难学”是学生对高中物理的普遍感觉,尤其是在解答物理试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所展示的物理情景,并由此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不能运用有关知识、方法来进行正确地分析、处理相关的物理问题.要理解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情景,必须通过审题来完成.因此,进行准确地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学生的审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解题的顺利和成败.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审题能力是高中物理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解题成功的根本。所谓审题,不只是读题,是从题目的陈述中正确分析出题目所给的条件、物理过程和形成的物理情景,准确建立物理模型,从而找出遵守的物理规律。审题是要把题目的具体条件和过程审出来,把遵守的规律审出来,把具体模型审出来。审题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等多个思维过程。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物理审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审题过程是做物理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都会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在审题时也能做到准确梳理已知条件,由已知条件找到突破口深入解题.但是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题目,即使已知条件梳理的很准确,物理过程也分析的很清晰,运用的解题公式也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计算出正确答案,出现失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审题失误。这一失误固然与学生学习不够仔细有关,但实际上也与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审题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笔者在文本中着重介绍了高中生物试题的审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审题,更快速地解题,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审题而开展.审题看似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是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物理解题的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第一步迈不开,具体的解题也就无从谈起.审题是解题的灵魂,审题正确,条分缕析,所向披靡;审题失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可以说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成也审题,败也审题”.高考经常有读不懂题、读漏题或读错题意等等情况,从表面上看是“粗心、马虎”,实质上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因此,如何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俞花 《新高考》2006,(7):6-8
许多同学在物理复习中,常碰到“听课时懂,解题时懵”的情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审题上下功夫,有些同学甚至根本就不会审题.另外,命题者在设计题目时,除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外,也会经常有意设置“陷阱”.可见,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考试总是从审题开始 ,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 ,对于解题是非常重要的。审题是一种能力 ,不具备较高审题能力的人 ,是不能学好物理的。而审题时 ,画示意图是解题中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幅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 ,为正确的解题叩开大门 ,本文将举例说明画示意图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1 借助示意图“直观”的功能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在物理习题中 ,很多情况下是需要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过程示意图 ,示意图画得好 ,相当于对题意的正确理解 ,剩余的就是根据规律和条件建立关系式 ,从而找到要求的物理量。例 1 如图 1所示的是显像管中电子束运…  相似文献   

12.
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也是解题的起点。通过仔细读题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深刻理解命题的思想和意图,充分挖掘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并借助数学工具,就能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审题能力培养又是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解题的成败.不少学生深有感慨,物理学有趣,物理课动听,物理题难解.究其原因,是他们做题时不善于对题目作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分析,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功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把题审好更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审题出现偏差,就象下棋一样,一步走错,全盘皆输。许多学生,包括一些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之所以把物理题目解错了,许多情况下是在于他们审题马虎。显然这部分学生连题意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不会解答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审题是能否解好物理题的关键所在。本就在中考中如何审题以及在教学中怎样培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题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最后解答不完整、解答错误甚至不能寻找到解题方法等.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在求解数学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常见途径,以及怎样利用隐含条件解题.  相似文献   

16.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解物理习题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解题所需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只有通过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得信息.解题才可能成功,反之.若审题时所获信息残缺不全,将致解题障碍重重或造成失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须教会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为解题铺一条畅通之路。  相似文献   

17.
审题是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留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和利用隐含条件,导致解答不完整或者错误甚至不能找到解题途径.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怎样挖掘和利用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虞明 《教学月刊》2006,(2):60-61
审题就是从题目中提取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判定,搞清物理情境,明确物理过程,寻找出对应的物理规律。在审题时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读题目。拿到题目后,先粗后细、先整体后局部;先看插图、再看情景;其次审题目,就是审条件和目标,寻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从而挖掘出隐含条件。读、审的实质是寻找解题的信息,形成解题的出发点。审题程序为: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解题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能力欠缺.数学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分析题目内容,弄清已知条件以及要求(求证)的结论.审题是解题的开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解题的结果.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很多学生态度上不重视审题,急于动手解题,结果出现遗漏或混淆.有时看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有时因为语文水平、概括水平、联想水平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读不懂题意,或没有能力挖掘题目内涵,理解发生偏差,导致审题失败,从而不能解出该题.拿到题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