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异同1.新闻的本质和基本要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说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就是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真实性就要求新闻的语言包括细节、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完全准确无误,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也应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条件,新闻报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3.
新闻与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常常使我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将二混淆。搞懂二异同,掌握二的联系,既能保持新闻的个性,又能使新闻向学借鉴,这是记修养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大波 《新闻窗》2012,(3):90-91
文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概括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文学写作是~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写作方式,是作者通过“想象自己的观察和印象,思想和生活经验等,而将它们装进各种的形象、情景和性格里去”的创造.眭工程。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据作品的表现形态和语言特点,可将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它具有以形运思、以情走笔和语言优美、创造性强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铭 《新闻实践》2008,(7):71-71
20世纪40年代中期,纪实摄影进入了繁荣时期,从单张发展成由多张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并且出现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即摄影创作应该"借最好的一刹那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这一理论作为纪实摄影的理论基础,一直影响到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摄影师们对纪实摄影的把握更加准确,且表现出了私人化的特点。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拍摄社会问题成为了当今纪实摄影的主要发  相似文献   

6.
先做些蹩脚的比喻:在生活面前.新闻是摄像机.文学是五彩笔;新闻是事物的原生态,文学是事物的深加工;新闻是嘹亮的清唱,文学是浑厚的和弦……它们有着各自的状态和舞台。然而,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兼容你我,难以分割。诸如.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作家怎样超拔浪漫、想象丰富,其本质都与生活的影像叠印在一起——这与新闻相类:新闻中的美文,也绝不会简单粗糙地传递一个事件本身.而要尽力使文章圆润鲜亮——这与文学共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体裁的特征.相当程度上在“真实”与“艺术”的链条中携起手来。而所谓“新闻文学”正是主张在新闻创作中要充分利用文学手段,使之达到“真实”与“艺术”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文学语态的融合是当前新闻叙事的重要发展趋向,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新闻与文学语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新闻中文学语态的发展历程、新闻文学语态的特色、文学语态对当前新闻叙事产生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文学语态在新闻叙事中的使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业的迅猛发展,在当今时代各种信息的接收也越来越便利,从最初的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画面的收音机,发展到电视、电脑等.新闻和纪录片等传播信息的手段也应运而生.而如此生动、具体的画面的呈现,也必然离不开摄像这门专业技术.正是因为有摄像师扛着摄像机辛苦的拍摄,我们才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各种纪录片以及新闻,接收到这么多的信息.但是,我们很多人所认识的摄像,仅仅是只要会摄像就可以,单纯的看到摄像机去拍摄,认为只要具备拍摄的技术,就可以承担拍摄的工作.因此,我们也就忽略了摄像的种类,不同摄像活动的差别.本文主要针对新闻摄像与纪录片摄像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来分析它们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好的新闻作品如同好的文学作品,耐人寻味,历久弥新。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者不仅对作品中的事件记忆犹新,还能通过作品领略到作者的文学功底,也就是说,从一篇新闻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还可看到作品本身透射出的作者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审美在文学修辞的向度内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扩张,使新闻文本呈现出一定的文学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表现在新闻的语言修辞上,还表现在新闻文本的叙事修辞以及情感修辞上,文学修辞使新闻文本在审美上荻取了充满生机的生存詈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宣传"两个词经常形影不离,很多地方将它们合二为一,"新闻宣传工作"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是由我国新闻体制的特殊性造成的:我国新闻媒体接受党的各级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很多宣传行为是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在大众眼中,新闻与宣传往往是同义词。但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专业角度来看,宣传与新闻有区别也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西经济文化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同为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共性。1.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今天,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发展,在中西方社会新闻报道的内容中,人文关怀也由此被赋予了更为宽泛和深刻的意义。中国的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角色,人文关怀是其新闻活动必然的一种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各级广播电视传媒中,新闻节目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各台无一例外地下大气力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不论是节目的内容.形式,还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方式,都在进行着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近年有一种观点认为,时代在前进,新闻节目传统的播音风格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新闻改为“说”新闻。这种观点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和争论。对新闻的“播”与“说”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新闻节目的播与说不是矛盾体,是由不同节目内容的需求决定的.播与说各有优劣,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4.
曾荣  叶旭洋 《新闻爱好者》2011,(14):126-127
"新闻"与"宣传"两个词经常形影不离,很多地方将它们合二为一,"新闻宣传工作"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是由我国新闻体制的特殊性造成的:我国新闻媒体接受党的各级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很多宣传行为是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在大众眼中,新闻与宣传往往是同义词。但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专业角度来看,宣传与新闻有区别也有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写作中引用文学手法,似乎已不是新鲜话题。早在20多年前,新闻界前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就曾提出:我们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掏应向自由活泼的散文式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沉重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在写作实践中,许多前辈已作了大胆的尝试,写就了一篇篇名作。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新闻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美国城市在晚间都有当地新闻广播,时间通常是晚上6:00到晚上6:30,内容除了报道当天新闻外,绝大多数还设有一些固定性的栏目,如“股市行情”、“体育消息”、“天气预报”以及“社区日历”等。所谓“社区日历”,就是将本地即将发生的事件和即将举办的活动按月日次第排列,以便想要参加的人们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除了傍晚的新闻广播外,许多地方电视台也在夜间11:00播出一档夜间新闻。尽管晚上6:00已播报过的一些新闻事件会在夜间11:00的新闻栏目里重报,但该条新闻绝对不会像在中国一样被原封不动地搬来…  相似文献   

17.
新闻和文学     
写下的题目很大,我却只能做篇小文章。我是搞文学的,不少作品常发表在报纸上,但对新闻几乎一窍不通。曾记得,那年,文学界有个集会,报社让写篇报道,费了好大劲,弄出的稿子仍不地道。隔行如隔山,新闻自有新闻的路数,和文学一样,写出好作品,殊非易事。是《新闻爱好者》拉近了我和新闻界的距离。是热情的编辑,使我和这家期刊保持了长久的联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应约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刊物上发表谈写作的专栏文章,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断断续续十余年。若不是他们鼓励、督促,我决不可能鼓捣出那么多东西。那批文章,后来结…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文学     
文学是余裕的产物。 新闻是急就章。 两者可不可以相提并论,并且经过碰撞迸发出火花? 那是一定的。 我们看穆青、冠西、斯诺的新闻作品,就有明显的文学性。再看五六十年代文学长篇《艳阳天》作者浩然,九十年代风靡两岸的散文名家林清玄,原来都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散文,具有不同的属性,但是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文字根底好,的确有助于新闻写作。不过,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也可能把新闻写作带入歧途。因为散文与新闻,既有相同之处、互补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上的照片有两类,一是新闻照片,二是艺术照片。有一些照片来稿,说它是新闻照片却时间、地点、何人、何事等不清;说它是艺术照片,可它的用光、构图、意境又较差。这些照片的作者对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差异,还不太了解。笔者想就两者的区别谈谈几点看法。一、新闻照片是用照片形式出现的新闻报道,它的本身是新闻。艺术照片,它的本身是艺术作品。但它们都是以摄影手段来表达具体可视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又都只能是事物整体的某个部份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某个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