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应与语文日常教学、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相融合,遵循"兴趣先导、不求甚解、尊重差异、持之以恒"的原则,通过"教师导读、多媒体引读、家长陪读、同伴助读、个体熟读"等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迈向圣贤之道。  相似文献   

4.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承载中华民族历史使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应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通过搭建多媒体传播平台、编写选修课校本教材、打造诵写讲教师队伍、建设诵写讲教育基地、开展诵写讲实践活动等措施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写讲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思想,可以为青年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为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6):41-42
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低年级小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则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开端。经典诵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中的经典诵读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活力。语文课堂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感悟,对学生的发展帮助很大。本文结合了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实践经验,从提升兴趣、文本理解和感悟交流这三个方面就低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推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可以为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为我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编撰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做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之一的诗词犹如春风细雨,在诵读国学经典与古诗文过程中,能够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科学底蕴,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甚至对他们将来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校于2007年前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7.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8.
读经典美文,育少年君子。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灵魂与核心代表,通过经典诵读,能让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亲近、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深入扎根、传承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先烈东小学从2000年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以来,致力于把经典诵读与学校文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张军晓 《教师》2012,(20):73-73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历史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但诵读经典没有被老师们所重视,该项活动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笔者做了些尝试,从营造诵读氛围、开展灵活的诵读活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诵读水平等方面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小有成效。借此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学生的境界,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净化学生的灵魂,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外经典活动润物无声,从小让学生直面经典诗文,诵读经典诗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花、结出果。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诵读承载着中华文明,是思想智慧的结晶。诵读教学是继承和弘扬经典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经典的使命。经典诵读旨在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获得正能量。教师开展个性化经典诵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学生的境界,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净化学生的灵魂,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外经典活动润物无声,从小让学生直面经典诗文,诵读经典诗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花、结出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能读、乐诵、爱写、会演、践行"的国学经典五大行动,和传统文化相约,和国学相约,使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浸润心灵,塑造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5.
为弘扬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用实际行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13岁之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和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为学生打下成人成才的坚实基础,屯留县郭村寄宿制小学积极开辟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以国学经典(诗、文、词、经)为主要内容的诵读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郭村寄宿制小学是一所双轨制寄宿制学  相似文献   

16.
黄晓霞 《新疆教育》2013,(7):165-165
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校本教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值得探究。本文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立足文本,指导诵读方法。二是博闻强识,开展多样化活动。用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速度水平,用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和热情。从而完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的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经典,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魅力独特,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一直备受推崇。把经典诵读活动与德育管理融合起来,充分发挥经典的教化功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优化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如今的孩子,应当加强对经典的学习。教师通过对孩子进行诵读经典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和预感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本文将浅析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诵读经典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在我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语言文化素质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活动自开办以来,在全国大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以及高校如何进行诵读活动品牌推广研究等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19.
雅诵 《小学语文》2010,(7):40-40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在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六部委联合发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社会各界蓬勃开展起来。其中,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系列活动,更是为全国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树立了典范。2010年4月28日,国家语委、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联合在教育部举行“中华诵·经典资源库”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尹晓娟 《成才之路》2020,(10):37-38
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应立足学生实际,从经典启蒙著作开始,开启学生的幸福之旅。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打造读、诵、演、做、思五位一体的诵读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