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媒介审判”现象的深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福兴 《新闻窗》2009,(2):50-51
我国新闻法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它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媒介审判”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媒介的片面报道会影响法治原则,损害司法权威。新闻学界和法学界普遍将“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概括为媒介越位和司法缺位。  相似文献   

2.
兰建芹 《新闻传播》2013,(12):200-201
目前校园暴力案件,公共场所持刀伤人案件发生频繁,作为新闻报道中非常主要的一个类别,犯罪新闻的报道可以直接与社会的秩序是否正常,人民生命和个人财产是否安全直接相关连,由于犯罪案件新闻报道的特殊性,不光是我国的媒体,其他国家媒体和社会都共同对这些新闻十分注意。这类新闻主要对个人犯罪、安全、腐败、不安全分子、法律等进行报道,并且对于各种不同的犯罪行为也同时进行相关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一样需要进行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否则,就会造成新闻舆论监督的“越位”,导致新闻对舆论监督自身监督的“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使得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绝对化,以至权力被滥用,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4.
林凌 《当代传播》2007,(5):12-1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恪守媒体角色,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写新闻,经常涉及纪实新闻.案件经常成为新闻采写对象,新闻界习惯地称呼为"警方报道""警方报道"如何报道--案件如何纪实--如何纪实得好而精彩?一次"警方报道"对我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河南一家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在复旦大学演讲时,特别提到了发生在郑州的张金柱案件.他全面回顾了这一案件发生之后,新闻媒体与办案机关之间的博弃过程.颇堪玩味的是,这个被学术界称为"新闻审判"的案件,最先报道的新闻媒体负责人在看到判决之后,却在第一时间以个人名义撰写内参,上书司法机关请求改判.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法制新闻在新闻媒体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众对法制新闻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毋庸置疑,新闻媒体在宣传法制、揭露犯罪、鞭挞邪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一些法制记者不熟悉法制领域内的有关知识,不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制法规,以及其他一些主观、客观原因,以致在采写法制类新闻时出现了一些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访手段的越位采访权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利,但采访权不是具有强制力的权力,采访活动应在法制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在一般情况下,采访应当是公开进行,…  相似文献   

8.
聂晓静 《新闻世界》2014,(8):294-295
刑事案件的特殊新闻价值使之成为社会比较关心的话题,刑事案件报道中涉及的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媒体言论的法律边界问题也备受重视。媒体报道应全面而客观的展现案件的全貌,但不能侵害他人的人格权,不能干扰公安机关的侦查程序,不能影响司法公正,这些应是媒体在案件报道中不可逾越的法律边界。  相似文献   

9.
做好监督报道是党报的职责,但地方党报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监督报道中的尴尬:不搞监督报道势必失去影响、失去读者、失去市场;搞监督报道却又因"地小人熟"很难施行。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选好舆论监督的角度,"帮忙不添乱";加强队伍素质,使监督者接受社会监督等,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人们的习惯思维里,往往把查办重大案件、查处高官腐败作为是否重视反腐、反腐成效如何的标志,而对于“村官腐败”问题,一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由于“村官”职务不起眼,加上农村民主意识不强,腐败问题难以暴露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办案单位认识不到位,片面认为“村官”手头权力有限,腐败问题涉及金额不大,查办“村官腐败”案件是“大炮打苍蝇”,发挥不了应有的震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炒作"一词泛滥成灾的今天,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媒体绝不是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宣扬的是什么"社会公器",不能简单地"无所不闻"、"言无不尽"。在现代媒体的日常运作中,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有时还必须做到有所"不闻"。有所"不闻",应当是尊重新闻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大趋势下,新闻报道必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提供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让媒体服务的对象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然而,新闻毕竟不同于信息的全部,虽然两者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的特征,但新闻是适合公开发表的,媒体传播的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有些信息并不公开,甚至属于机密,与公众必然是"绝缘"的。对于这样泾渭分明的区别,媒体只能有所"不闻"而不越位披露,只能循规蹈矩而不明知故犯,不可无限度、无原则地"有闻必录"。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在"有所不闻"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当媒体从业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冷静地  相似文献   

12.
张玮 《传媒》2014,(12)
正今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了8起典型新闻敲诈案件查处情况。在查办的《中国特产报》《中国经济时报》《企业党建参考报》《西部时报》及其记者违法案件和4家地方媒体记者新闻敲诈案件中,涉案媒体和记者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查处。通报显示,被查处的《中国特产报》因管理混乱,在停刊整顿期间,所聘记者仍然在外进行新闻敲诈,最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吊销其报纸出版许可证,涉案记者被列入不良从业记录,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继去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持续开展打击新闻  相似文献   

13.
反腐新闻监督"张二江模式"是一些传媒刻意利用性丑闻作为新闻价值第一要素的示范性报道模式,以突出腐败案件主角涉案中的"性词语"、"床词语"吸引受众眼球,方向偏离、主题跑调、内容低俗、品位低下。此类报道通常以曝光揭露批判为由头,用"野史笔法",着墨"情欲"以娱乐方式争取受众。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传媒价值偏离、受众的娱乐心理、媒介生态环境亚健康和色情腐败的客观存在。"张二江模式"引起人们对舆论监督环境恶化,激发社会不良情感和行为,新闻侵权,公众对官员腐败深层问题关注、反思、抨击被弱化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一些大案、要案被查处,一批腐败高官的纷纷落马,反腐败新闻报道已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热点,其中,对腐败案件"内幕"的挖掘报道,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宣传反腐败信息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来说,是值得欣喜的事然而,少数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将严肃的反腐败新闻报道庸俗化,出现了迎合甚至引导受众低级趣味的媚俗倾向,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每天都有新闻发生,而新闻的切入点和时效性对于新闻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会不同,这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就会产生不同的切入点。而时效性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是媒体的一条生命线。因此,对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和时效性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闻法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它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媒介审判”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媒介的片面报道会影响法治原则,损害司法权威。新闻学界和法学界普遍将“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概括为媒介越位和司法缺位。然而认真分析2007年的“彭字案”、2008年“许霆案”及“哈尔滨警察伤人致死案”等近年来典型的“媒介审判”案件,新闻媒体和司法部门都做了它们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媒介审判”现象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分析“媒介审判”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志广 《新闻记者》2002,(12):52-52
今 年3月22日 ,国内大多数媒体均刊发了以《山西运城“除夕特大爆炸案”告破》为题的消息。消息的导语照录如下 :新华社太原3月21日专电今年春节前夕 ,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南城公安派出所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 ,造成两死两伤的惨剧。目前已顺利告破 ,犯罪嫌疑人安建国日前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读了报道 ,我感到有些突兀。因为此前媒体对这起案件从未报道过。此案案发时间是2月11日(除夕) ,而报道时间是3月21日 ,时间相隔38天。按照新闻的“时效性”原则 ,这则新闻应报道两次。案发后及时报道案件的情况 ,案件侦破后报道侦…  相似文献   

18.
现在所谓的"独家"新闻,不再一味地强调时效性、独占性,更多是以同源的新闻事件本身为依据,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独特角度、独特见解.这就不能仅依赖于记者的日常采写,还应延伸到记者采写之前的新闻策划及采写之后的后期编辑等.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日本东京的"6·8"街头杀人案一度引起日本民众的恐慌,这个最知名的电器街曾是步行者的天国,然而,就是在周日这一天,加藤智大的行为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媒体争相报道此类案件新闻,对加藤智大作案动机进行猜测之时,更多的"御宅族"走上效仿之路.案件新闻的报道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注意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正确地引导受众.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何策划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认为加强策划是做好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确定节目风格,优化节目理念在节目风格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报道上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要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最近的新闻。注重传播形式,真实展现事件民生新闻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人成为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