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因为教师的教学操作、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中的细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要优化教学行为,就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既善于捕捉教学细节,灵活把握教学细节,又善于创造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教学中,预习一直以来是教师时而重视时而忽视的一个环节,这样的预习效果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而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能否充分地引领学生自主预习,则成为课堂能否实现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来了解新知识的内容,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学习准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形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也没有有效监控,没有落实预习要求。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由细节问题入手,关注课前预习,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适宜的预习  相似文献   

4.
陈长红 《天津教育》2013,(16):42-43
预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堂课能否流畅、能否生成积极探讨、深度思考的基础.因此,预习单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预习效果.孙绍振先生曾把语文的知识分为三类:学生知道的知识,学生不知道的知识,学生自以为知道而其实不知道的知识.这里的知识当然是广义的知识,它不仅包括语文常识,也包括语文素养、语文思维、语文技能等.根据这种知识分类体系,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应该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教学细节。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陈亚东 《语文天地》2012,(18):17-18
教学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教学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在细节上成功的教学体现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和艺术。所谓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细小环节或情节、片段。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错误,表现出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  相似文献   

7.
预习的成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一、确定合理的预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使预习的形式多样化,就必须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实使学生在预习时“动”起来、“活”起来.其中“读”(细读教材内容)、“想”(思考教师针对预习内容提出的问题)、“试”(仿练、试做)、“问”(提出疑惑或新见解)是小学数学预习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堂上预习,先看书,再提问,后讲解”的三段式讲授法。“堂上预习”,指的是教师在讲读前,有意识地留给学生一定时间看读课文,指导其预习。具体做法,一般是在预习阶段由学生借助词典或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勾出生词、新句型、新的语法现象和难句。预习完毕后,简单易懂的句子由学生翻译,一般不做语法分析。比较复杂的句子或需讲解的新知识及疑难问题,由教师在课文串讲中回答讲解及做一些必  相似文献   

9.
“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做题。预习时找疑难,听课时抓关键,重要题目变式练。”这句话反映了数学教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其中预习为首,它是学习的起始阶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却忽视了数学教学中的预习环节。笔者曾就此做过调查,发现只有15%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做过预习布置,有的也是有布置无检查,而学生能做到先预习后听课的也仅占9%,且多数预习仅局限在粗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预习效果差。这说明预习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被严重忽视了。  相似文献   

10.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究科学知识 ,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我在自然教学中 ,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 滋润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离不开情感因素。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 ,或使学生的心灵激起浪花 ,或使学生的情绪一落千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否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映 ,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在教学《压缩空气》一课中 ,学生做了压缩注射器里的空气实验以后 ,问 :“现在谁能准确地说出实验中的现象 ?”学生听到这样的提问 ,神情有些紧张起来 ,他们互相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精彩的课堂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和创造力。因此,关注英语课堂教学细节,是焕发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刘通洲 《广西教育》2010,(7):54-55,64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作为教师应该用心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使它们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  相似文献   

13.
韦昌明 《广西教育》2014,(29):34-35
正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教师在教学时习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一般的做法是课前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熟悉课文,课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实际收效并不佳。初中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写作代替预习,为学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一、主题教研感染人、培育人,鼓舞教师分享成果1.提升“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无底的意识 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它是透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细节,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细节会出现更多的成功课堂。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虎门销烟”时,  相似文献   

15.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愿望,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极好办法。其关键是探究有效教法,引导学生爱预习、会预习,促进学生有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求得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预设目标,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教师应注重从四个层面引导学生。一、预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意义:只有认真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与大家讨论、交流;否则,便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另外,当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答案或错误答案时,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也就是说,教师务必关注观点独到的学生和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愿望,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极好办法.其关键是探究有效教法,引导学生爱预习、会预习,促进学生有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求得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活动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但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愈发感受到教学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一、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状况教师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做预习作业,但是预习作业的形式非常的单一,要求不太明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教师对预习的要求不太明确,导致学生预习时主次不分,时间分配不均,没有做到难简分明,浪费宝贵时间。②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可是对朗读过程监控不力,使学生为读书而读书,一旦完成规定的遍数,就万事大吉。对不通顺的地方敷衍了事,对不认识的生词听之任之。③预习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层次较低,即使学生不认真加以思考,也能回答,缺乏预习的必要性。学生层面:由于教师对预习的随意性处置以及预习内容的单一、预习形式的单一和预习时老师游离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一些思考和探索。一、课前充分预习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我要求学生预习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一篇课文最少读三遍。学生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家长或同学、朋友一起读,有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