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千多年来的古代中国,以儒家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处理外交关系的独特制度——朝贡制度,像处理封建宗族关系那样处理中国与其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宗藩关系发展成为朝贡体系。这种体系曾经长时段发挥作用,有效维护着以中国为“天下”中心的“国际”政治秩序。然而,历史发展到近代,亦即到清帝国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而来的西方商业文明和殖民侵略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宗藩关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延伸。在中法越南交涉中,中法两国有政治权力意义上的外交冲突,也有中西两种文明的碰撞。体现在文化方面的碰撞主要有:宗藩权与保护权之争;天下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在天下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中,又包含皇权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大信不约”与“社会契约”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越宗藩关系和西方近代外交原则下的法越殖民关系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中越宗藩关系是产生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特殊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它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儒家文化从中原这一文化内核区源源不断地向越南辐射,促成了越南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这为中越宗藩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心理基础;儒家文化中的“华夷之辩”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中心主义,导致了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国际秩序观的形成,这是中越宗藩关系的理论基础;而儒家以“和”为主  相似文献   

4.
"华夷"观念以及中越宗藩体制在历史上对越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世纪前期,越南阮朝一方面继承了与中国的传统宗藩关系,另一方面也把宗藩模式应用到与周边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中,构建了一种亚宗藩体系。这种模式也是这一时期越南阮朝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源远流长,它建立在两国对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延伸.在历史发展中,儒家文化成为中越宗藩关系建立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中国与亚洲诸国之间的宗藩关系是中国王朝内政在国际舞台上的延伸,是封建君臣关系在外交上的投影与折射。它的基本轮廓肇始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及藩服制度,其基本精神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并最终从汉唐时期的“华夷秩序”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中国以礼部或理藩院,分别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这种结构体现了天朝大国居中驭外的政治观念,体现了“上国”与“夷狄”之间的不平等。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驻广州,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职。后来,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管辖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的通商交涉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儒家学说又是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于是,同一血统和同一地域的人们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亲密关系。大约在十六、十七世纪,中国就开始有以这两种关系为纽带各自集结起来的社团组织出现。旅居海外的华侨把这种文化传统带了出去, 在华侨社会中就有了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宗亲会”和“同乡  相似文献   

9.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华夷秩序”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儒家传统文化和亚洲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之下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在这个国际秩序下,中国周边的各朝贡国长期以来自觉地遵守朝贡制度。然而,这几百年建构并逐步巩固起来的“华夷秩序”,在日本走上近代化之路的不久后被打破。日本以朝鲜、琉球为突破口,一步一步冲破了“华夷秩序”,并最终掀起了一场侵略中国的狂潮。  相似文献   

11.
一般的社会政治结构,“是在各种势力的相互作用和歧见中,从逐渐发展起来的解决这些歧见的程序和组织环节中脱颖而出的。”①它体现的是以经济关系为根源的阶级关系以及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地域关系、国际关系和以文化为根源的宗教关系、伦理关系等等。它的外在形式是关于政治、法律的组织和机构。” 中国传统的政治结构除了具有一般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外,又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它是一个家国同构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政体。 所谓“家”者,小为家庭,大为家族,家族之上又有宗族。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各种社会集团…  相似文献   

12.
朝贡制度曾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朝贡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为近代外交制度所取代。朝贡制度的终结,是中外朝贡关系和宗藩体制瓦解的必然结果。而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则是在中外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从自身利益考虑出发被迫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家以“仁”为核心价值体系,但“孝”却被孔子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孝”是治国施政的基础.“孝”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仁爱”的基本精神,是“仁”的根本,中国几千年来以孝治国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孝”既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对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封建法律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法制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法制儒家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带有儒家特色的法律制度逐步建立。本文从"十恶罪"这一典型的封建刑法制度出发,剖析儒家对封建法制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查理帝国是中世纪西欧第一个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它与东方的唐王朝、阿拉伯帝国,堪称当时的世界三强。在这三强中,查理帝国存在的时间最短、瓦解得最快。如果以公元800年查理加冕作为帝国最终形成的标志,那么到843年彻底分裂,它的存在还不到半个世纪。过去不论苏联还是我国的一些世界史专著,大都把查理帝国迅速瓦解的原因归结为斯大林的一句话:“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联合”。其实,斯大林的这一分析不是专指查理帝国而言,而是把查理帝国同居鲁士、亚历山大大帝、凯撒等所建立的帝国作为同一类型来论证的。查理帝国所辖各地区、各部落、各民族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固然是庞大帝国难以维持的重要原因,但是另一更为重要的原因,即法兰克王国自身经济基础的瓦解,却被忽略了。查理帝国是在法兰克王国对外征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兰克原有的经济结构土地所有制为王国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又在对外扩张战争的过程中瓦解了。这当为查理帝国迅速崩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随着工业文明降临于世,阮朝对外关系的危机和契机同期出现。中越宗藩关系走向瓦解有着必然性,然而阮朝却存在避免沦为殖民地的可能性。但阮朝未能把握此契机,最终历经由中国的藩属国向法国的殖民地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德育与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并不总是形成共谋、共存的关系。从儒家德育与封建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分析,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儒家德育:一是前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没有成为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它与专制权力保持着距离;二是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与封建专制权力形成了共谋关系,最终成为了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三是后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一种更为纯粹的品德教育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儒家德育对于现代道德精神和现代教育的适应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它们也将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现代命运。  相似文献   

18.
东亚宗藩体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中朝宗藩关系源远流长,朝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藩属国之一。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的“大陆政策”挑战中朝宗藩关系的侵略战争。甲午战败后,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至此东亚宗藩体系彻底解体,对东亚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待与现代德育存在着渊源承接关系的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着两种引人注目的观点,即“道德重建论”与“儒学复兴说”。虽然,以上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都是不可取的。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人类历史化遗产,我们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管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着它历史的落后性,但是,现代中国毕竟是古代中国的历史的逻辑发展结果。无论从“德”的观念与儒家德育的发端,还是从“坑儒”到“尊儒”,无不体现着它的全命力。存在其“德政”、“人性论”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承接着古今中国。对待中国儒家德育思想,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扬弃中承传。  相似文献   

20.
《春秋榖梁传》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在中国经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春秋榖梁传》的政治思想包括小天子大诸侯、深察名号、君臣关系(包括君民关系)所体现的民本思想、诸侯国间交往以诚相待、内诸夏而外夷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