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三册《陋室铭》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的“素琴”,书后注释为“不加装饰的琴”;人民教育版社编《语文教学参考书·初中第三册》上将此句翻译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译者显然将“素琴”译为“素朴的古琴”,笔者以为不然。  相似文献   

2.
从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个句子提出问题,详细分析了"素琴"与"丝竹"的文学文化内涵及其区别,运用大量古代诗文作为例证,以期说明刘禹锡为何厚此薄彼,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文意,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3.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7-17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句,课本的注解,把“素琴”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欠妥,应该解释为“无弦之琴”。  相似文献   

4.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17-17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教材中传统名篇。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只注意讲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还有柳妈和作品中的“我”,而对作品中的卫老婆子这一人物形象很少涉及,或者干脆不提。《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时,对之也是只字未提。笔者认为,作为中介入的卫老婆子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只是历来被忽视而已。其理田有二:  相似文献   

5.
对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素琴”的解释,基本上是众口一词:“没有华丽装饰的琴”(江苏文艺1988年版《中学古文鉴赏手册》),“不加雕绘装饰的琴”(上海古籍1988年版《古文观止新编》),“不加装饰的琴”(初中《语文》第三册),“古琴”(上海古籍1981年版《历代名  相似文献   

6.
“素琴”是“无弦琴”吗?翟光《语文知识》(总第83期)刊发的《“素琴”索解》一文,指出“素琴”应作“无弦琴”讲,否定了中学课本“不加装饰的琴”的注释,进而又推断出《辞源》所引《晋书》的例子为“断章取义”;而且我们近年发现有的中学老师也据此把“素琴”释...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中有一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在现行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把“素琴”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笔者认为这样的注释不仅不够贴切,而且还可能会让人觉得课文前后自相矛盾:既然“调素琴”了,怎么又说“无丝竹之乱耳”?(琴是属丝一类的弦乐器)更重要的是,此注释把一个极有韵味的、令人玩味不止的典故,以及这个典故所带给我们的无限情味和无限意趣给遗失了。是何典故?张志和注释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同样,在《…  相似文献   

8.
在学《陋室铭》时,有学生提问:琴即古琴,古琴是丝弦乐,刘禹锡怎么能既“可以调素琴”,又可以“无丝竹之乱耳”呢?这两句话是否存在着矛盾?对此,我一时答不上来。下课后,我搜集了很多资料,答案渐渐明晰了。  相似文献   

9.
素琴=无弦琴     
在《陋室铭》中,对“素琴”的注释通常采用:①古朴的琴;②朴实无华的琴。设想,古朴的琴是怎样的?朴实无华的琴又是怎样的?舜,最早削桐为琴,既古远又质朴无华。凡唐之先的琴亦可。有一点是无可否认的:琴,抚之则吟,弹之则嘶,鼓之则鸣,调之则宫商角徵羽相协。这样,岂不与“无丝竹之乱耳”相悖!丝之属,琴其中也。偶然读起《十七史蒙求》(宋·王令纂辑)来,其中有“陶琴无弦”项,注为:《晋·隐者传》,陶潜字元亮。性不解音,唯蓄素琴一张,弦徵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由此可见,“素琴=无弦琴”无疑。  相似文献   

10.
释“同仇”     
释“同仇”肥东一中冉茂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语文133页中,附录了茅盾先生《题白杨图》一诗,全诗不长,权且抄录如下!“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很显然,编者将...  相似文献   

11.
释“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 ”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 ”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相似文献   

12.
释“惶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这首《过零丁洋》诗,表达了他以身许国,大义凛然的气概,一向为世人传诵。但句中的“惶恐”却不作恐惧解,而是惭愧之意。这是宋元人的口语。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载:有一教官据错误版本《易》出题:“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考生觉得可疑,拿官本《易》来查对,原来是“坤为釜”。教官惶恐,乃谢曰:“某当罚!”这“惶恐”也是惭愧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释“败绩”     
“败绩”一词,先秦作品中多见。综合古往今来对它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春秋左氏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杜预注曰:“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二、《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二年:“晋师败绩。”注曰:“绩,功也;功,事也。”《春秋左氏传》孔颖达疏曰:“绩训为功,丧其功绩,故曰败绩。”三、《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郑亥注曰:“败绩,马惊奔出列。”四、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郑子产相国》对其中“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一句的“败绩”注曰:“败绩,指车辆崩坏。”  相似文献   

14.
释“午”     
“午”的文献常用义为地支名,但“午”的本义是什么,其说不一。“午”的甲骨文为两头粗中间细的杵形,乃“杵”之本字。而“午”假借为“地支第七位”是深受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午”的字义沿着这两条道路发展,脉络清晰。  相似文献   

15.
“而”释     
《赤壁之战》“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一句中的“而”字,课本未作注释,也许作一般用法的词。因此一般译文都省去未译,有的为照顾语气完整,变通(或省去“而”另增补的)译成“怎么……呢?”我以为这个“而”字可训成副词“岂”,译成“难道……吗?”清·吴昌瑩《经词衍释》“而”字条下有云:“《博雅》曰:‘而,岂也。’此文《释词》不载.《孟子》:‘不贡而能之乎?’言岂能也。《论语》:‘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二十年:‘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言岂由人也。《襄二十四年》:‘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而,  相似文献   

16.
释“韵”     
汉魏以降,“韵”字开始在中国文化史上逐步生成其独特意味。本文的发现在于:韵字在先秦很可能与“埙”字相通,它的原始意义是指古代音乐和乐曲的音高调式标准。东汉后期,音韵学兴起,“韵”又成为训诂学将文字按“同声”归类的语音标准。随着魏晋玄学与人物品藻的风靡,“韵”字的用法越来越形而上,终于由具体的音高、语音标准,进入了“天人之际”的无限,由可言说者转而成为不可言说者。  相似文献   

17.
释“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勾践灭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政”的解释不够严谨。略有瑕疵,请看其文:“……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相似文献   

18.
释“尔”     
"尔"的常用义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本义的探源不尽相同,许慎认为"尔"本义为疏朗可从。?、迩、?都为尔的后起字,"尔"因简化字形与?形近,故尔行?废。后来为了分化字形,在"尔"基础上加"亻"旁(你)来专门表示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9.
释“四至”     
"四至"一词从先秦至今先后产生了"从四方来到"、"四次达到"、"四种气的到来"、"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以及"事情的完美、周到,齐全或人的舒心、安定"等意义。形式上,从状中结构的短语逐渐演变为名词,并由书面语中的名词转化为口语中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20.
释“加”     
“加”是个会意字。《说文》:“加,语相增加也,从力从口。”“加”从“口”从“力”,表明是从口中强加于人的意思。既是从口强加,当然是言过其实、凭空构架的不实之词了。例如:①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例①“加”可训为“强加”,例②“加”可释为“欺骗”,均反映出“加”从“口”之义,是它的本义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