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我国公共信息传播研究切入,发现利用数字新技术催生的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流媒体、网络游戏、CMMB、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在为传播信息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信息传播反作用于新媒体,又推动了新媒体的三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不断提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健康传播也向手机端转移,"移动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健康传播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丁香医生"的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微传播矩阵为例,探析移动医疗背景下的健康传播。研究发现,丁香医生的微传播矩阵具有即时方便、信息多样、关注情感需求的优势,也存在用户隐私安全隐患、科普信息通俗化不足、传播形式欠佳、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玉 《传媒》2010,(12):22-25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硬件载体、以电信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为依托,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方式与传媒资源,进行多媒体化信息传播的大众媒体.对应到当前的手机业务中,手机媒体业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部分业务从传统媒体脱胎而来,如手机报、彩信、手机电视、手机文学等,这类业务是单向传播为主,互动性较弱.另外一部分业务从网络媒体演变而来,继承了网络媒体的高互动性,如移动博客、移动游戏等.前者具有非常典型的大众媒体的传播特征,本文主要对包括手机阅读、手机电视等大众媒体业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电视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新闻传播学界对这一新兴传播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手机等移动便携终端可以使人类从固定地点接收和固定设备接收电视信息的依赖和羁绊中解放出来,实现即时的、移动的、互动的、流动的收视。本文从全球手机电视业务实现方式、发展现状、影响手机电视发展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通过翔实准确的数据和丰富的信息,阐述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手机电视良性发展的条件是:广播电视技术与移动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从手机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手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探讨了手机短信服务、手机阅读服务、手机参考咨询服务等方式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正快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中国税务报凭借自身行业优势,积极探索新闻传播的创新思路,整合自身行业媒体资源优势,与方正电子共同打造了移动新媒体移动阅读App。中国税务报社在移动新媒体业务布局中,着重在行业化新闻信息传播、行业内服务、互动问答、手机读报、听报、图说新闻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信息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动漫游戏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动漫产业的一个新突破点。基于基本传播过程八大要素及手机信息传播的共性,构建手机动漫游戏的传播模式将助推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依据拉斯韦尔的"5W"理论及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对手机动漫游戏的传播模式从传受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与反馈四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在手机动漫游戏传播中,既需要游戏内容和传播渠道的创新,也需要重视手机动漫游戏玩家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张刘芳  金婧 《传媒》2016,(19):59-60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逐渐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微信、微博等逐渐成为手机和平板用户了解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这形成了小屏传播的信息传播模式.在小屏传播时代,突发事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同时,小屏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存在不足,很容易导致流言的滋生与传播,甚至引发群体极化事件,给社会发展带来重创.  相似文献   

10.
手机二维码在网络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二维码是将射频识别技术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产物,其借助手机的便利性来发挥二维码识别技术的优越性.本文以手机二维码在网络媒体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例,讨论手机二维码在我国网络媒体中的应用模式,并探讨如何通过手机二维码进一步延伸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增强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认为网络媒体应抓住二维码的机遇,实现信息的“多重化”建构,以实现媒体物理界限的跨越与连接.  相似文献   

11.
金铃 《云南档案》2014,(10):54-56
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档案工作踏上了艰难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档案信息传播的新思路。档案信息传播由传统模式向新媒体模式扩张,档案的生命线从纸质档案延伸至电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报纸广告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互联网、短信、3G手机、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党报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级党报虽然  相似文献   

13.
昌蕾  李晶  苏箐 《报刊之友》2013,(7):60-62
2012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以微博进行互动交流,使得微博作为一种平民化的使用媒介,正逐渐成为普通大众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微博信息传播及微博红人商业影响力等问题进行研究,从品牌形象影响、决策影响、品牌评价影响层面,对移动互联时代微博的广告商业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 手机档案馆的概念 信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模式.从2006年的贵州省档案馆开通手机短信查档业务,到2008年泰达档案馆开通短信服务平台,再到2010年上海市档案馆提出“手机档案馆”,手机档案馆的发展已经是势不可当.手机档案馆并不是在手机上建立数字档案馆,而是改变档案馆的发展和传播方式,使档案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及时,从而形成档案基于手机发展模式下的又一传播方式.手机档案馆是基于移动通讯和技术,在实体档案馆的基础上,通过手机客户端对档案信息的传播、咨询以及交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①公交移动电视作为其重要形式之一,在近些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庞大的公交乘车人群又意味着受众的广泛性,因此有关公交移动电视的问题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宋春颖 《出版广角》2016,(19):74-76
从媒介属性上看,手机客户端属于移动伴随性大众媒介.通过客户端所传播的信息不仅要体现专业媒介的深度,同时要兼顾手机媒体时效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突出视频优势,提高客户端对用户的吸引力;加强与其他移动平台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依靠科技发展,以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形态,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终端,向观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其他信息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不受空间影响等特点.新媒体传播方式有: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等.  相似文献   

18.
第五媒体的档案信息与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媒体是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形成的一个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受众是全部手机或使用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用户,它是继PC互联网之后又一新媒体形式。由于其具有广泛受众基础,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9.
林昱星 《东南传播》2021,(12):37-39
移动新闻直播是传统地方电视媒体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移动互联网迅速传播和直播行业飞跃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直播与网络手机端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各类网络手机直播平台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内,能够占领国内信息传播的半壁江山,这与新技术、新的营销认知息息相关.传统地方电视媒体也有着深厚的发展根基,核心力量是记者,能够把握新闻传播的基本要领,但是融合的创新力与价值变现力尚有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现状、优势,找到移动新闻直播融合创新与价值变现的方法,以及对未来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手机、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以多种方式给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在此背景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利用媒体融合信息传播优势,调整资源结构、服务个性化、提升馆员素质等发展策略的实施,才能使数字图书馆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