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爱国救亡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爱国救亡思想是在吸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主制度,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爱国救亡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爱国救亡思想是在吸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主制度,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鲜明时代特征与古代爱国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随着近代各个时期反帝反封时代主题侧重点的不同而呈现出层次性:(1)救亡御侮的民族爱国主义,(2)救亡御侮与自强求富的爱国主义;(3)救亡御侮、自强求富与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重在推进社会进步的爱国主义。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又有超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内容的东西,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爱国救亡运动。救亡的历史使命唤起启蒙的强烈愿望。陈独秀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总司令的作用,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救亡为历史使命,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新锐刊物为理论阵地,始终在苦苦思索中国救亡的路径问题:首先,陈独秀认为必须破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代之以民主和科学思想,改造国民性。其次,陈独秀经过"巴黎和会"的惨痛教训,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由此转向社会主义。再者,陈独秀等人在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为捍卫思想的纯洁性而进行了三次大论战,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凸显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并由此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成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五四爱国救亡运动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爱国救亡必然的路径选择。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5.
关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其爱国主义思想与活动以反对帝国主义政治统治和经济奴役为主要内容,以联合国际上被压迫民族和国内各反帝力量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为主要特色。在救国道路上,施洋经历了由爱国救亡到资产阶级教育救国到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直到无产阶段革命的多次转变,在思想和行动上逐步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爱国救亡的有机结合,从而,其爱国主义也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6.
民族救亡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只有廓清这个问题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运动向政治斗争运动转变、从知识分子运动向群众运动转变、从追求个人解放向追求民族解放转变的问题。但是这种救亡不是旧式的救亡,它是要通过打倒中国旧文化、创建新文化来改造中国,实现民族救亡的目的。救亡与启蒙是互为条件的,我们应该肯定先辈的革命斗争。今天我们应该发扬五四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思想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野心,而且给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它尤其给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以深刻的影响。这场运动使国人进一步认清了帝国主义列强、清朝统治的反动本质,使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看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反抗力量,认识到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把近代思想启蒙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关系,生动地体现了救亡与启蒙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戊戌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潮,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倡导的以救亡图强为主旨的变法维新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对其未能给以公允的评价。本文以为,如实考察戊戌乃至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特点和社会影响,对于正确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历史地位,进而深入探讨近代思想文化的演进历程,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救亡是近代中国的主旋律,严复为救亡而启蒙的活动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举起思想启蒙的旗帜,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及其思想体系,赋予救亡运动以明确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内涵,这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是有重要意义的。严复的思想启蒙活动及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它对于我们今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是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1840年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始终涌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启蒙运动,然而思想启蒙的终极目的——人权觉醒、人格独立和理性自主终未达到。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救亡引发启蒙,启蒙推动救亡,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二是封建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近代社会现实使近代中国启蒙运动面临着强大的阻力;三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性和自身素质也影响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邹容的革命思想。一、邹容的革命思想是在我国民族危机极为严重、革命运动勃兴的形势下,在吸收当时各种先进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以爱国救亡为出发点的。二、邹容革命思想的核心,是以西方美、法革命为榜样,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腐朽、专制、卖国的清王朝,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三、邹容在《革命军》中,第一次具体阐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做了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时代,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的时代。领导维新变法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一、康有为的爱国思想具有救亡性。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研究者歧异较大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一、章太炎青少年时期虽然受到传统民族意识的影响,但促其形成的主要是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吸收。二、章太炎的“排满”是以爱国救亡为出发点的,是直接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又是同建立民族民主国家相联系的。三、章太炎明确地提出了反帝思想和亚洲被压迫人民联合反帝争取独立的思想。由此可见,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范畴的。  相似文献   

14.
1895年“公车上书”,1898戊戌变法,憧憬无限美好,可又以失败而告终,何哉?“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每逢听到老师这样讲,心中就不禁为“康、梁”忿忿不平:难道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吗?我看不然,我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愚蠢无知的中国人民———是他们的那种奴性和可怕的低觉悟性导致中国屈辱百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这里面没有一丁点提及手拿锄头的中国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陈独秀早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陈独秀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认为妥协性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最大特征,随着国民革命的开展,中国资产阶级将成为国民革命的对象;对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作用,陈独秀给予了肯定;在对待农民阶级及农民运动问题上,陈独秀反击了社会上反动势力对农民运动的诬蔑,倡导武装平民。  相似文献   

16.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古典哲学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的最高峰,是整个西方文化思想运动、特别是资产阶级文化思想运动的直接继续和必然发展。它贯穿整个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精神。这一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大都是理性的推崇者和自由的捍卫者,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宣传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的观点,而是主张用理性和自由来反对封建神学、对抗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8.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含义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总结)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与社会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副总编胡建华1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一次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这场运动被守旧势力所扼杀,但它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革新政治、变革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有两种涵义:狭义的“五四”是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则是指这一天前后若干年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一般来说,其上限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前的文学革命,下限则大抵可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限.的确,“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前者的主旨在救亡,后者的主旨是启蒙。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