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革”中的一段经历“文革”一开始,我并不怀疑其正确性。这是因为多年养成的听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照指示办事。直到自己被揪被斗,还觉得“矫枉必须过正”是运动的规律,想着等到运动后期,自己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纠正,因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躺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我怎么会是“当权派”和“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呢?这显然是“过正”了,我口  相似文献   

2.
江青从一个30年代奔赴延安的青年到“文革”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凶神恶煞的“灾星”,有一个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革过后的1980年。一代中国青年从狂热盲目,转向苦闷迷茫。这不是什么青春期的忧郁,而是在社会巨变中的追问和求索。正如当时的北岛在诗中所呼号的: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明白这一点,才会理解,为什么“潘晓”一封诉说内心苦闷的来信,会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共振  相似文献   

4.
“狂热世界杯,烽火连整月”,世界杯硝烟散尽,留下的回味之处依然很多。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在看球的同时,也从韩国、日本采访世界杯的同行身上看到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在每场世界杯比赛结束之后,中央台都会转播记者对比赛双方各一名运动员的即兴采访。中央台购买的是世界杯公用电视信号,那想必采  相似文献   

5.
诗坛八病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五四”、“文革”、“开放”等三次反传统的猛烈冲击,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用的好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孔子曾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自居易曾主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现在的状况则是:  相似文献   

6.
在其对老鬼《血色黄昏》的出色解读中,评论家许子东别具慧眼地指出:老鬼是在母亲杨沫的《青春之歌》的文化背景里长大的,从自小被父母告知要首先听毛主席的话,为追求革命不惜背弃家庭(反讽的是,杨沫塑造的革命青年林道静,便是日后不认她这个妈的儿子的榜样),到后来真听了毛主席的话,造母亲的反,为了投身“文革”不惜捆绑姐姐抢走家里的钱。也就是说,老鬼本人完全是“文革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文革”期间,周恩来对濒临灭顶之灾的出版事业十分关心,多次作出指示和采取各种措施,为纠正极左思潮、恢复出版工作费尽了心血。为什么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竞如此关注出版工作?“文革”前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革”中先后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的吴庆彤,在他所著的回忆录中作了如下表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闻家族中的一个小老弟——新闻漫画,它的作用在古今中外的新闻史中都可以看到。在我国,从清末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饥饿、反内战,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报刊上都刊登过不少漫画,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漫画家。建国之后,虽经“反右”和“文革”两个阶段,漫画队伍受到灭顶之灾,但打倒“四人帮”之后,又出现了春天,队伍在不断扩大,而且有越趋发展的迹象。仅从今年中国新闻奖漫画的席位由6个增至8个这一小小的更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30年前,武汉三镇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20”事件。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我参与了对此事公开平反的报道。1967年“文革”初期,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目的,把有123万人参加的“百万雄师”打成“保守组织”,把广大群众抵制中央文革的极左路线,反对“打、砸、抢”的行动诬蔑是“反革命事件”。他们支一派压一派,挑起争斗。在这一事件中被打伤、打残和打伤致死的干部、军人、群众多达18.4万人,其  相似文献   

10.
孙维世之死     
文革中,烈士子女孙维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迫害致死。在“中央文革专案组”的档案中,她被打成“反革命”的“罪行”只有一条,就是“在50年代曾给李立三的夫人李莎送过青年艺术剧院的戏票”  相似文献   

11.
196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老农问计》,这是人民日报当年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农业社论之一。从1958年“大跃进”,到1959年“反右倾”,风风火火,呼呼隆隆,中国处于空前的狂热之中。到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了一个调整时期。这篇评论是调整时期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持续10年多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而今,“文革”已成为历史,在“文革”中出现的小报,是这一历史的记录簿,也是一部反面历史教材。因此,研究“文革”小报,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永远的旗帜》推出青年、少年版2001年3月出版 该书再现了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该书分为青年版和少年版两个版本。青年版第一部分讲述了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从党的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程;第二部分叙述了“文革”结束后,以邓小  相似文献   

14.
办青年报刊的同志提出“和党中央靠得紧些再紧些,与青年离得近些再近些”,事实上,青年读物的出版工作也离不开这一原则。然而,遇到青年读物不太景气的形势,一些同志产生了这样的模糊认识:“紧些”和“近些”,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要“紧些”,就难免“远些”,要“近些”,就势必要“松些”。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能正确理解,对青年特点的不能正确认识上,如凶杀、武侠、传奇、言情作品几十万、上百万地发行,泛滥于市场,而一般青年读物却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杨薇 《大观周刊》2012,(7):32-33
“一”与“多”是一对在哲学是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学范畴。古希腊的哲学家从泰勒斯到亚里斯多德一直都在试图从千变万化的感性事物中寻求其统一性,追寻世界本原,在“多”中求“一”,变中求不变。古希腊的宇宙论时期关于万物本原学说的嬗变经历了一元本原论、多元本原论和原子本原论三个阶段;经历从自因说到外因说再到自因说的过程;经历了思维方式从感性到抽象再到综合的转变,实现了本原学说的“正”,“反”,“合”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6.
唐建军 《新闻界》2003,(1):39-41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一个不会“自己走路”,依赖报刊评论,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之路,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视出现到文革结束。由于受技术条件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依赖报刊、新华社的评论稿,以口播形式播出,毫无电视传播特色,只是文字评论稿件的口播形态。它采用了报纸的思维模式、广播的播发特点,融合了电视播…  相似文献   

17.
黄鸿业 《传媒》2015,(4):76-78
通过随机问卷的调查和访谈,调查“反智”主义在青年群体的存在形态与发展阶段.发现“反智”的价值观念已经公开化并扩散,“屌丝”通过自嘲、戏谑、反讽的话语表达,收获挑战精英阶层话语权的快感,大众媒介的“拟态环境”则助推了亚文化“反智”的传播.要消解网络亚文化的“反智”异化影响,需要社会管理者、教育者、传媒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者?恐怖主义者?冰冷的铁笼是否能锁住他的狂热?秘鲁“红太阳”陨落,“光辉道路”失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记者队伍的新鲜血液,越来越多地从高等院校补充。 先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再进入政治性很强的新闻工作领域;先在校园这个微观层面学习社会,然后再到广阔的社会投身实践。青年记者在这条成长道路,与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是很不相同的。战争年代的记者,有不少是来自于战争一线的军人;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记者从工、农等各条战线抽调。 新老两代记者从不同的道路走向新闻单位这个职业的交汇点。阅历的不同,带来了处世特点的差异。一位青年记者在谈到这一点时说:“坦率地讲,老一辈记者不一定比我们的思路开阔,文…  相似文献   

20.
从历时的角度寻找福州方言基本形指示代词“只”与“者”演变的轨迹,并结合吴、粤、客、湘等地方言中出现的量词起指示作用的现象,探讨福州方言指示代词“者”与量词“隻”的起源关系。在对“者”、“隻”关系进行探讨时,还涉及到反语法化这一语法现象。通过分析发现指示代词“只”来源于古语词“兹”,“者”则来源于作为量词的“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