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的尴尬     
英国王妃戴安娜在法国被记者追逐时,遇车祸身亡,于是引来了人们对记者的声讨,亦有人认为是新闻传媒杀死了戴安娜。 记者,有一顶“无冕之王”的桂冠,似乎可以天马行空,这是圈外人所羡慕的,然而记者也有其无奈和苦恼,时下社会上流传的“防火防盗防记者”之说以及戴安娜之死引起人们对新闻媒介的谴责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一名报人,我就遭遇过新闻记者的尴尬。我曾就某男子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瘫痪的妻子的感人事迹进行过采访,报道推出后反响不错,一些报刊还对此进行了转载,那位原本无闻的男子也一下成了模范丈夫的典型,善有善报,后来他所在单位提拔他做了一家下属公司的经理。可是时隔两年,却听说这位老兄已与瘫痪的  相似文献   

2.
预约拍摄新闻,待记者赶到现场,新闻现场被人摆设,记者要表现的主题事件成了假现场,受单位邀约进行主题性正面宣传,记者看到的却是虚假场景;弘扬正气,进行舆论监督,面对说情者接二连三。采访中的种种尴尬,有些记者常常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3.
编辑越俎代庖──记者的另一种尴尬郭映普刚建曾撰文《记者的尴尬》,勾勒了记者群的“世像百态”。当跨上“二轮车”穿行于工厂、农村、学校时,当拿起笔来顺着格子爬行时,我倒没有“新闻没了轰动效应”、“当不成名记者”、抑或“常吃闭门羹”的尴尬,而有的是与椅俱来...  相似文献   

4.
韩英 《记者摇篮》2004,(5):61-61
地方记者在工作中免不了要采访国内外享有知名度的名人,面对知名度,社会地位均高出记者几倍的名人,地方记者该如何出手,顺利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这是值得思考的。一、知觉记者所从事的职业是与人的社会活动密不可分的,人们常把记者称为社会活动家,所以,采访是否成功,首先看记者的社会知觉是否准确,采访名人成败与否, 要看对名人的知觉是否准确、灵敏。对名人的知觉:指名人的职业、性别、特长、成就、性格、言谈、形象、风度等等形成的内部动机倾向和品质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尴尬”者,态度不自然之谓也。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偶遇“尴尬”,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这里就有一例。在武钢某厂办公室里,一位年轻的记者与被采访者开始了采访交谈。记者:我们参观了武钢之后,真是大开眼界,武钢规模宏伟,果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  相似文献   

6.
1 刚做记者的时候没有尴尬,只有风光。记得第一次当记者,第一次到大港油田采访,坐在第一桌用餐很是风光,很是得意。一年后,又拿了批评油田某部门的小样被油田领导隆重接待,之后依旧风光地被小车送回,很有点得胜还朝的英雄感和大丈夫感。又一年之后,油田领导当了市委宣传部长。部长到报社慰问记者的时候,握着我的手说:“不用介绍,我们是老相识啦。”部长亲切,我很尴尬。  相似文献   

7.
难忘的尴尬     
一个人一生中,会有一些“过五 关斩六将”的壮举,但也常有些“败走麦城”的经历。我在新华社当记者几十年,有不少颇为得意的时刻,却也遇到过一些尴尬之事。被国务院顾问刘澜波同志以“牝牡骊黄”的典故考问得败下阵来,就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不过,它却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1981年初,电力部老部长刘澜波主动向中央推荐优秀中年干部李鹏接  相似文献   

8.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一从前“写篇稍微像  相似文献   

9.
“尴尬”者,态度不自然之谓也。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偶遇“尴尬”,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这里就有一例。在武钢某厂办公室里,一位年轻的记者与被采访者开始了采访交谈。记者:我们参观了武钢之后,真是大开眼界,武钢规模宏伟,果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呀!……被采访者:(插话)不,不是最大的。记者:噢,是全国最老的钢厂了。被采访者:也不是最老的。记者:嗯,对了,那就是最先进的了。被采访者:也不是最先进的。记者:(脸上泛起了红晕)嗨!您别谦虚嘛!  相似文献   

10.
1刚做记者的时候没有尴尬,只有风光。记得第一次当记者,第一次到大港油田采访,坐在第一桌用餐很是风光,很是得意。一年后,又拿了批评油田某部门的小样被油田领导隆重接待,之后依旧风光地被小车送回,很有点得胜还朝的英雄感和大丈夫感。又一年之后,油田领导当了市委宣传部长。部长到报社慰问记者的时候,握着我的手说:“不用介绍,我们是老相识啦。”部长亲切,我很尴尬。于是我明白了,在油田我被捧到第一桌,完全是我们报纸的特殊地位给我的面子,说到底,人家再高看我也不过是报纸的替身。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名人的报道, 往往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是新闻媒体追踪名人的原因。但采访名人,特别是对名人进行深度采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实际情况来看,名人是忙人,难得有整块时间坐下来与记者大侃其经,但这还不是采访名人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所谓名人,就是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或造诣很深的人,也有一些是因时、因地、因环境而成为一时的名人。 采访名人,不同于采访一般人,因名人的社会活动较多,时间宝贵,他们出来活动,一般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些名人还有些小脾气,眼界很高,根本不把小报的记者放在眼里,因此,采访名人之前,必须要做一番精心准备,决不要贸然行事。 采访名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记者应该是万事通,这就要求当记者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5)
少些这样的尴尬文\登荣近年来,传媒常常陷入这样的尴尬局面:一些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欺世诈骗、贪污受贿大案要案的当事人,往往都是记者笔下的“明星人物”,经常在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上抛头露面,大显风光。远的如原长城公司集资案中的大骗子沈太福,近的有安徽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对新闻记者在所报道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甚至专业理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从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还是适应媒体界日趋激烈的竞争,都需要记者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能力,避免尴尬甚至出错。  相似文献   

15.
档案的尴尬     
“注意,不要把东西丢在地下。”一个人说。“能丢在地下吗?只能丢在地上。”又一个人说。是的,东西是只能丢在“地上”,而不能丢到“地下”去的。这是语言的尴尬。 档案中是不是也有诸如此类习以为常却违反逻辑的尴尬。 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升了级,  相似文献   

16.
今年《新闻战线》第三期,肖新生同志在《记者业务探讨》专栏中谈到以“静态采访”作为记者摆脱“尴尬”境地的手段。我想,这个问题很有商榷的价值。对于一个年轻的记者,“无知”不属“丑行”,而无知+固执,就不仅讨嫌,而且是致命的弱点。“静态采访”若作为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种是可取的,若作为摆脱尴尬境地的办法,则可能有害而无益。从肖新生同志文中引用的记者与武钢某厂被采访者五个回合的对话,不难看出,双方都很自负。记者缺乏常识,准备不足,又固执已见,更显捉襟见肘。而被采访者显然对此反感,不失礼貌地进行了有分寸的反唇相讥。如此采访,  相似文献   

17.
刚建曾撰文《记者的尴尬》(载1993年3月21日新闻出版报),用轻松、调侃的笔调,勾勒了记者群的“世象百态”。当跨上“二轮车”穿行于工厂、农村、学校时,当拿起笔来顺着格子爬行时,我倒没有“新闻没了轰动效应”、“当不成名记者”,抑或“常吃闭门羹”、“一不小心当被告”的尴尬,而有的是与稿俱来的惆怅与心虚,生怕稿子遇上以自己的好恶随意改写稿件的编辑。 当编辑不易,当个好编辑更难。别说新闻的选择、稿件的配置、标题的制作、版面的设计,单就稿件的修改,就大有学问。 编辑对稿件的修改,大凡三种方式:一是编辑不只面对稿子,而是直接深入到稿件所反映的客观实际中调查研究,并和作者一起修改原稿;二是编辑对原稿提出修改建议,由作者斟酌后自己动手修改;三是编辑直接动手修改。相比较而言,第三种修改方式来得迅速,符合报纸报道及时的要求,因而经常使用。但如不注意,容易发生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也许还只是一个幻想。写稿殊非易事,录用更何其艰难,用稿的条条框框本来就不缺少,有些编辑偏还要看作者的姓名行事,于是乎就出现了叶至善先生所言的尴尬事,无名的作者总要把自己的作品托付给名人以求“引见”。“尴尬事”其实不仅尴尬,而且令人心痛。时常有这样的情形,作者兢兢业业写出来投给编辑部的文章只被编辑的一瞥就判决了死刑,杳无回音。幸运的会得到一纸意见书,也无  相似文献   

19.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从前“写篇稍微像样的东西,电话、来信不断,有表钦佩的,有问详情的,有提线索的……。今天你费九牛二虎之力精心构筑的东西见报了,却没问询,没祝贺,连商榷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角色的尴尬与超越李盛之每一类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文化意义,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主持人角色所传达的文化信息的认识与宣示还十分模糊。当然,“文化工业”的狂轰滥炸使我们这些生活在“感觉的时代”的人们已经些许感觉到了这个问题。感觉的结果不免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