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论“反复”     
与其他辞格一样,反复格也是颇具修辞魅力的,如突出思想、强化情感,造成旋律美。不仅如此,还在于它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3.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段,可在不同的英语文体如小说、诗歌、政论文和演说辞等中应用。在语言艺术上巧妙地使用反复可以加强语义,抒发感情,突出主题,增强韵律,引起读者的美感等。本文主要分析"间隔反复"的各种类型并探讨它的修辞效用,旨在学会欣赏并灵活运用"间隔反复"修辞格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4.
反复(Repetition)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英语广告应用非常广泛,以此来强调语势,激发情感,加深该英语广告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从而刺激购买欲望。本文通过分析反复的修辞特点来阐释其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一篇文章中修辞格的妙用往往决定着它的文采和感染力,"反复"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格,在汉语和英语中随处可见。本文试图从定义、心理基础、修辞效果、分类等角度比较英语中的"Repetition"和汉语中"反复"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在两者的互译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适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儿歌是小学生英语入门学习的"金钥匙",合理运用这把"金钥匙",就能够使小学英语教学妙趣横生,充满活力,进而达到小学英语教学事半功倍的目的。一、利用儿歌,识记字母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26个英文字母是他们的第一个"新朋友",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的他们,极易将两者弄混,特别是字形相近或读音相似的字母,如  相似文献   

7.
话说一天,修辞国国王正在审阅奏章,其中一份奏章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份投诉书,被投诉的对象是修辞国的一位大臣——反复。国王搔搔后脑勺,这反复到底招谁惹谁了,竟然被投诉到本国王这儿来?  相似文献   

8.
儿歌,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幼儿文学的样式。通过调动感官、善用策略、激发情感的方式来进行儿歌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人、事、物的各种情感,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徐军 《文教资料》2006,(16):122
新课程注重多学科渗透,语文与音乐也有很多结合点,儿歌在语文教材中就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这方面有些教师不大重视,文章以小学一年级为例,将课内外儿歌同语文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提出了具体的儿歌的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重要的常用的修辞手法,矛盾修辞法常被运用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其运用能够对表达的观点起到强调,烘托气氛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修辞法的含义﹑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和中心思想突出的程度,取决于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而在所有的修辞技巧中,反复这一辞格采用的是用同一词或意义相近的词语反复述说。这样能产生旋律、音响、情感、氛围等不一样的效应。从而引起读者视觉、听觉等器官的综合反应,形成多样化心理。若把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修辞进行对比,我们不难找出二者的异同之处,本文就两种语言中的反复这一修辞格来分析,对比,以探究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孟来荣 《考试周刊》2014,(88):36-36
对小学生而言,儿歌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简单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的含义,深入研究了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希望对我国内蒙古地区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富有节奏感的旋律,欢快的朗读气氛是英语儿歌的特点,正是这样的原因,学生才会爱学、乐唱,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活着》中关于死之反复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着》其实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从此书起,余华似乎放弃了以往对现实的“仇恨”。转而寻求“真理”,展示“高尚”;尽管他仍然沿用了以往的叙述方式和题材。但却淡化了,并采用了一种“反复”叙述手法,这种手法看似简单,却能使作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为理论框架,着重对其三原则:语音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在英语儿歌中的应用及其修辞效果,从而加强少儿英语教师对儿歌的理解,有助于幼儿英语教学手段提高。  相似文献   

16.
儿童歌曲的歌词为了更有效地配合儿童早期的教育,在表情达意方面精心选择、调整修饰语言,显现了较强的修辞特色。本文试从韵律、词语修辞、句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童歌曲歌词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7.
《野草》中反复的修辞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复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之一。这种手法的大量运用,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作当时内心的愤激与焦躁、希望与绝望、痛苦与彷徨、伤感与抗争的复杂情绪,而且起到了很好地结构篇章、和谐音节,使作品具有诗的韵律的作用,具有极强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英语儿歌具有语言浅显、形象具体可感、音韵自然和谐、富于动作性的特点。大致可分为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和猜谜歌等几种。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采用情境教学法、多通道活动法和全身反应法。在幼儿因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让幼儿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活动性、直观性、讲授性的教学方法达到其独有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光华 《学语文》2013,(5):19-20
“反复”作为语文修辞方法的一种。是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某种结构。朗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现代汉语词典》把它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反复”朗读既是阅读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参加完女儿小学的文艺汇演,我意犹未尽,于是提议召集全家搞个家庭儿歌“年代秀”。晚饭后,我们支起圆桌,摆上水果,一家三代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