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想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  相似文献   

2.
“赋、比、兴”从诗“六义”中分化出来以后,“兴”之义最难定。难就难在概念归属没有定准。把“兴”释为与“比”同类的修辞概念,亦将导致“兴”的浸微浸灭。笔者认为:从“兴”的生成过程,意与象的关系及在创作中的功能几方面看,应把“兴”界定为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把“兴”、“象”理论用在影视广告情感沟通的创作手法上,可以使影视广告在审美情感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从而达到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审美体验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深层的人生体验为基础,在心灵的、总体的生命体验中,达到心与物、情与景、形与神、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感悟与创造。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以他深刻的见解和独有的笔触,在中国诗歌“感于外物”的“兴”、“登眺山川”的实践、浸渍书籍和借助他人以启己等不同方面,对中国诗歌审美体验论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从发展史的角度讲,“比兴”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分解到趋同合一的过程,“比兴”的本质特征是“假象见意”、“文外之旨”;古代诗歌中比兴手法具体表现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凭虚构象”。  相似文献   

6.
“兴”与“象征”是源于中国诗学和哲学两个领域中的不同概念,“兴”虽然也同样体现了立象尽意的语言精神,但主要以人的言说为主,因此跟注重语言超越性的“象征”有所不同。不过,随着佛老思想的融汇和以禅论诗的盛行,二者在唐代诗学的“意象——意境”概念中得到整合,在人与物的先天共感的基础上,达到了人伦与世象本体的双重言说,共同造就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辉煌,也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兴象天然     
“兴象”这个概念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是从意象中分类出来的(这种分类的角度主要是着眼于意象生成过程中“意”与“象”的关系),和中国诗歌的“赋、比、兴”中的“兴”体相联系。关于“兴”,古人的论述和解释都比较多。《毛诗正义》中说:“兴者,托事于物也。”梁朝钟嵘在《诗品序》中又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则说:“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唐朝,贾岛在《二南密旨·论六义》中又将“兴”阐释为“兴者,  相似文献   

8.
刘勰论比兴     
刘勰认为毛《传》袖标兴体,以比显而兴隐,赋明而兴微,而且比赋往往包含于兴之内,故云独标。在论及比与兴的关系时,刘规指出: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往往“赋比兴三法同时并用”,而且以兴为基础,为骨干,展开赋和比的运用。赋是展开具体形象的铺陈、钩勒,比则运用譬喻手法进行切意和切象的描写。强调“兴则环譬以托讽”的体现,即回环取譬,托讽深微,寄情婉曲,周惬缠绵。”“兼兴中有比,尤为新奇,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9.
大安一中的教育工作,是在1994年起步的。几年来,我们坚持教育科研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一、“抓住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兴校”。“科研兴校”,重在“兴校”,这是我们的观点。校不“兴”,言“科研”何益?我们提出“科研兴校”,不只是个口号,而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更是作为实现目标的一个方法、一条途径。我们理解“科研兴校”应体现在形成“科研——科学办学——学校进步与发展”这样一个没有终止的循环过程,即  相似文献   

10.
“兴”的审美效果有高下之别。“兴”有不同的类型。兴是“诗缘情”理论的实践及发扬,是一种独特的生命省察方式,是中国古人混沌思维、巫术思维的具体体现。探讨兴的原始发生可以看到,最早的兴句可能是人对神的致敬、问候,是诗歌权力性质与一般口语的标志性区别之一。将“兴”规定为“物”“我”的审美互动可以具有普遍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释“兴“——兼论比、兴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文学的表现手法、创作风格、思想内涵、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鉴于前人对"兴"的不同理解,本文拟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一)有所托举曰兴;(二)托事于物曰兴;(三)取象曰比,取义曰兴.  相似文献   

12.
刘勰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说“兴”的文论家 ,他首次把两个读音有异、词性有别的“兴”在相通的涵义上联系起来 ;准确揭示了“兴”与比的异同。但他“唯务折衷”的文学观 ,导致了其“兴”理论的矛盾状态 ,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孟子以“好辨”,“善辨”称,其“好辨”,是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风气使然,其:善辨”,则不仅得力于其灵活多变的论辨技巧,更得力于其具有针对性的论辨战术,尤其得力于其“养气”,“知言”的论辨战略和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意境构成与艺术风格表现的核心与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李贺诗歌中诸如由“昌谷意象”、“落魄者意象”、“劳动者意象”构成的描述性意象,由“剑意象”、“竹意象”、“马意象”构成的比喻性意象,由“神鬼”、“游仙”构成的象征性意象三类不同意象及其与我国传统诗歌理论中“赋、比、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而具体的分析,指出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的鲜明特点,以及此正是形成李贺诗歌独特诗风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解开李贺诗歌之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诗经》中重要的艺术手法,“比”和“兴”本身的含义长期以来都难以区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同的时代环境会影响不同的主体对“比”、“兴”的理解;二是“比”、“兴”这两个概念本来就有相互交叉重叠之处,难以截然区分。  相似文献   

16.
张子程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2):39-43,76
无论是论述诗歌艺术创作构思还是诗歌意境之创造,人们在论及兴时,多把兴局限于诗学范围之内。我认为,若从美学的角度讲,“兴”———这一古典美学范畴,应是审美领域中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将“兴”定位于审美心理范式之内,是关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其它审美领域的一个普遍性的心理现象。从这样的角度讲,“兴”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夫之才把“兴”推崇备至,并把“能兴者”与豪杰相提并论,也把“兴”和国家的兴衰治乱联系了起来。所以,认真地研究“兴”,发掘并赋予其新的美学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更大的学术视角来审视它的现代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己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共识,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之中。然而,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客观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形式;一个是教学研究,以教研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18.
“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元范畴,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从总体上来说,“象”经历了一个由哲学范畴到艺术范畴的演变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先秦、汉魏六朝以及唐代是三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巴金的中篇《春天里的秋天》作于1932年,主要描写了一对年青人爱情的悲剧,“不止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吁”。全篇就象一首情感浓重、回旋跌宕的抒情散文诗,从始至终充溢着一种耐人体味、魅力无穷的诗情味,是巴金小说作品中别具情致韵味的一曲爱情悲剧的咏叹调。就小说的修辞手段而论,这种动人的诗情味的产生,得力于反复这一修辞  相似文献   

20.
在“言、象、意”三者关系中,“象”只是文学语言的一个审美载体,而不是目的,语言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意”。但语言要“尽意”,必须通过“象”才能实现。“象”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言”与“意”的中介,成为思想的有效载体。这样,“言”、“象”、“意”彼此之间就有了一定的指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