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比较兰姆和梁遇春的性格特征与随笔观察点这两个角度,展开对兰姆和梁遇春随笔同中之异的分析与论述,从而具体、翔实地论证梁遇春的随笔既深受兰姆随笔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兰姆是英国随笔艺术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新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梁遇春是一位深得兰姆精髓的作家,他也被称为中国的"兰姆"。本文首先概述兰姆和梁遇春散文的创作情况,接着从题材、文体、人生哲学三个方面阐述兰姆对梁遇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有中国的伊利亚(兰姆)之称的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以英国随笔作家兰姆谈话体随笔为结构基础,建造了一种类似的文体,但在创作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却表现出与后者日趋明显的背离关系.本研究试图表明,外来影响的关键作用是为民族文学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提供形式起点.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20年代文人梁遇春的散文在"审美现代性"建构中有较大意义。他的创作从行文内容到成文风格体现并丰富了"审美现代性"的涵义,展现了审美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对"世俗的超越"的功能特质,主要表现为"回归、仿超古典"、"永远的精神漂泊冲动"、"生命力的赞歌"、"非现代的时间观"、"新的价值系统的建构"等。  相似文献   

5.
梁遇春随笔创作,是奉西方“Essay”为圭臬,以杂学作功底,常常作发散性思维,析理精微,笔锋犀利,形成一种“快谈、纵谈、放谈”的“杂谈式”文体特性.就精神实质而言,其思想言说具有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撼动着读者脑海中既有的价值观念,并与中国散文向来重视情趣的传统有所疏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6.
梁遇春的散文 ,不重写景记事 ,不重形象塑造 ,而长于抒情议论 ,主要表现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切关注和独特思考。作家生命的短暂 ,社会历史转折中的唯美主义追求 ,而使其对广阔的社会时代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20年代文人梁遇春的散文在"审美现代性"建构中有较大意义。他的创作艺术风格呈现出某种现代意味的"美的自律",他采用幽默与想象性、象征等笔法,既增进了文章的趣味性,又在与传统笔法的继承与突破中表现了审美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梁遇春的散文是中国化的随笔 (Essay) ;是传统的小品文所追求的“短而隽”和西方崇高精神以及浸染着现代意识的美学观 ,凭借汹涌流转的想象相融合而成的一个矛盾体 ,处处都有一个“我自己”在里面。梁遇春生命追求的游离特征也许在现代性的背景上才更能展示其灵魂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梁遇春翻译过大量英国小品文,他的创作世界和翻译世界之间存在着显在的“对话”关系。他个人话语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体结构等主要来自他所翻译的英国小品文。但梁遇春能将借鉴别人的东西揉进新的意境,产生独立的艺术效果,从而具有了艺术的独创性。在此,翻译可以并且参与了本土文学系统的建造。对梁遇春及类似梁遏春这样译作并举的知识分子群的综合考察,可以了解和揭示外来影响本土化的复杂过程,有助于促进异质文化间的阐释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梁遇春作为五四时期一位年轻的知识者,在生命追求过程中,由于个性气质、生活境遇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游离的精神特征,这种游离造成了他“自我” 的分裂.  相似文献   

11.
梁遇春作为20年代末30年代初优秀的散创作家,其小品篇篇堪称佳作,议论知识和人生往往突发奇想,标新立异,而更值得重视的是其“随笔体”小品意念结构的张显。  相似文献   

12.
汪精玲 《学语文》2014,(2):48-49
正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文学评论、儿童故事、随笔以及书信。兰姆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书,是他与姐姐合著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则是建立在《伊利亚随笔》和《伊利亚随笔续编》这两部散文集上。兰姆散文在中国的译介,陆陆续续,从零星的篇章到精选的译本,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3.
超越的美丽     
代薇 《成才之路》2011,(15):5-M0003
一位台湾作家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去。飞机起飞后,他从窗口瞄到有座山很漂亮,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红橙黄绿青蓝紫……  相似文献   

14.
《野草》的创作,明显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首先是波特莱尔。鲁迅很早就接触和翻译过波氏的作品,《野草》从题材内容到主题构思及结构手法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能找到波特莱尔象征主义创作影响的痕迹。鲁迅在接受外来影响时,是立足于自己的创造的,他把外来影响的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自我艺术创造中,从而实现了思想的超越和艺术的独创。  相似文献   

15.
幸福与教育二者理论上相关而现实中又有背离,对于幸福的理解决定着我们对幸福教育的期待,教育如何承担实现幸福的工具意义,又具有实现幸福的目的价值有赖于教育通过目标多元化、目的人性化和价值均衡化予以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6.
梁遇春,1906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2年进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毕业,至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第二年回母校图书馆工作,于1932年在北平病故。对于梁遇春,目前可考的生平资料大致如此。胡适称他是“一个极有文学情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实际上,周作人、鲁迅、徐志摩、胡适都是他文学的引导者,他用秋心、驭聪等笔名写的散文大半发表在他们办的《语丝》、《骆驼草》、《新月》上面。遗憾的是他在人生路上只度过了短短的28个春秋。他自己常常说,人如在青年时期死去,在他人记忆里就永远都是年轻的。在他留下的两本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年轻的心灵。但是,作为一位文学天才,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小品文方面的造诣和贡献却是巨大而深远的,他的小品文以及关于英国小品文的译著的评论,都成为我们研究他和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重要的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学徒制具有其他职业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特殊价值。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学徒制不仅传承了其特殊的价值,而且结合时代背景实现了超越,完成了从训练学徒获得单纯的技能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受"考什么、教什么"思维定势的影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标准化试题泛滥成灾,标准化训练大行其道,这种教学行为抑制了有效的语言习得,降低了积极的学习情感,遏制了学习者语言创新思维能力。标准化训练缺乏学理的依据,它与语言环境论、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和情感教育论背道而驰。以阅读为导向,改造标准化试题形态,少做题多阅读,可以改变"读而不思"的习惯;以思维为导向、改革阅读教学,开展文学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由单一的浅层阅读转向"阅读—思维—表达"立体综合的深层阅读,达到增强英语语感、优化思维品质、实现创意表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能回避对现状的客观分析,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来进行。市场经济的基本观念与原则,有些是和社会道德有矛盾的,对此应该进行批判;但更多的是多元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产物,经过扬弃和升华,则与社会公德相融互动,成为公民道德范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保守与超越:大学的一对孪生姐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