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转型性发展的时代诉求,这种教育转型性发展既需要教育家型校长,也孕育着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特质是教育学之眼的拥有者、教育理论的建构者与教育实践的创新者,而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成就着教育家型校长。因此,培育教育学思维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前提,建构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关键,而创新教育实践则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标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办学"的核心,是办学时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尊重教育管理的专业特性。"教育家办学"为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办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家办学"作为校长职业的追求,呼唤办学型教育家。办学型教育家既是教育家、学问家,也是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让教育家办学成为大学校长的职业追求,须从校长成长与遴选制度上进行设计。这要求放眼全球把握大学校长的资格要求,改革校长遴选机制;建立校长职业化的制度,确保校长在职位上发挥有效作用;构建大学校长职业追求及实现的制度,给予其充分而自由的办学空间,以期在办学中能将中国大学逐步办出特色,并带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对于校长而言,历练自己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是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历程。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历程和教育业绩,都是校长们学习的榜样。校长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从教育前辈身上汲取营养,从他们身上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方法的指引。  相似文献   

4.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教育家办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时代呼唤着教育家,教育需要教育家办学。要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我国需要培养大批的教育家。通过对大学教育家校长的含义说明,并对当前大学校长在管理大学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培养教育家校长的一些条件,得出为培养创新人才和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学需要教育家校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6,(5):62-67
教育家型校长究竟为何难以成长、难以成"家"?本文指出教育家型校长应有的价值向度: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价值引领的内在力量、独特人格的深刻影响,分析了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可能存在的误区,即"功利人"倾向、"利益人"倾向以及"行政人"倾向。如何突破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桎梏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向度?做好学生生命的"摆渡人",即生命成长的"伴领"、生命当下的"创味"以及生命荒原的"破势",这些实践突破都突出了对于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角色的纯粹以及教育命题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长是大学这个教育组织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校长应该具备教育家的品质,承担起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作为教育家的大学校长应该清楚大学是什么、大学校长是什么以及大学校长应该修养的素质和应该尽到的职责。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很简单,就是专心致志地做好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7.
作为著名教育家章开沅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亚群教授撰写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是一本立意高远、史论结合、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著作。它以早期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Lim Boon Keng,1869-1957)为主线,从高等教育史的视角,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其成长背景、教育思想、办学活动与历史影响,不仅帮助人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厦门大学历史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而且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卓越的教育追求。全书33万多字,体系严密,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8.
吴贻芳是我国现代女教育家,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校长,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校长;杨荫榆也是我国现代女教育家,我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大学的女校长。比较我国现代史上这两位早期女大学校长的人生经历、学校管理思想与实践及其功过是非,对认识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揭示地方文化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百年之功》一书收录了50位有影响的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记载了他们的办学业绩、教育思想以及他们的品格特征。书名冠以“百年之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中所收录的大学校长主要活动于19世纪中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之间,即使有些校长的办学活动一直延续到新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为探讨和总结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并培养一批有思想、有创见、有实践、有影响的教育家,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人力资本是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的核心资本。当前教育家缺乏实际上是教育家人力资本供给不足,这是由教育家人力资本的属性和大学校长来源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家人力资本的形成受大学校长自身的天赋条件、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校长成不了教育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大学校长制度导致教育家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和教育家人力资本难以积累。让校长成为教育家关键是要构建有利于教育家生成的现代大学校长制度。  相似文献   

12.
In 2011 and 2012, two Australian university vice chancellors flagged spending cuts at their institutions to overcome financial problems. In both cases, union and staff opposition led to public protests, intense media scrutiny, delays and retreats.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two cases to see what lessons may be drawn for university leaders faced with the complex, difficult and risky task of introducing spending cuts, a likely feature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e next few years. How can they do this in ways that cause minimal damage to programmes; are acceptable to those affected; and avoid undue damage to staff morale, student interests or institutional reputa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个案,探讨了伯克利在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校长对其产生的影响,以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相应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Deputy and pro‐vice‐chancellors (DVCs and PVCs) are core members of the executive team and play a pivotal role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Nevertheless, they have rarely been the subject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research gap, utilising a census to examine the size and remit of the DVC and PVC cohort in English pre‐1992 universities and map its evolution since 2005. It shows how these universities have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DVCs and PVCs, created new more managerial variants of the role and extended their collective remit. These developments evidence the extent to which pre‐1992 universities have strengthened their executive and adopted a more corporate post‐1992 university management model. Yet, despite the advent of new executive‐style roles, the endurance of the traditional floating policy PVC testifies to the continued salience of academic leadership—as well as more managerial approaches—in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教育家办学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当前教育家缺乏主要是因为教育家人力资本供给不足。教育家人力资本是体现在教育家身上的,可以被运用于教育领导实践以实现大学办学效益的体力、智能与心力等人力因素的总和。教育家人力资本既具有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不同于学术人力资本的特征。通过对教育家人力资本内涵和特征的分析,教育家不足的成因将得到揭示。  相似文献   

16.
创业型大学与营利性大学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兴起的两种新型的教育机构,二者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从组织性质、产生背景、大学职能、办学目的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类大学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指出了二者的共同之处:对“额外收入”或“利润”的追求以及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创业型大学模式为我国公立高校中具备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实践范式,而营利性大学模式则启示我国应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脱产学习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学习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生相比,成人专科脱产班学生的思想与个性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鉴于此,只有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并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张敷荣先生毕生从事并研究师范教育,他注重着眼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来探讨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极端重要性,指出造就合格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千秋基业。认为理想的合格教师是经师与人师的完美结合,师范教育应当努力培养既有高尚师德与人格又有深厚学养的教师。主张培养合格的教师既应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夯实其专业理论基础,使之有较大的发展后劲和潜力;又应加强实践锻炼,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李波 《教育科学》2007,23(5):48-52
目前中国大学的领导者至少应该完成"卓越的经营者、合格的公务员、优秀的教育家"三种责任角色的认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大学领导者只要放下架子、克服浮躁、建立任期责任目标制、敢于承担起责任,就把握住了责任角色认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确定办学定位、优化与配置办学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与办学效益,就能很好地担当起大学领导者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nalyses career trajectories into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Australia, South Afric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UK), skills required to operate effectively and the power of vice‐chancellors (VC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gendered shaping of university leadership. It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56 male and female senior manager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typical career path was modelled on male academic careers. Not surprisingly, in South Africa and the UK the perception of the top university leader was of a man but in Australia, where more women have been VCs, there was no such as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valued in university leaders in Australia and South Africa were ‘soft’ leadership traits, but in the UK ‘hard’ aggressive and competitive leadership prevailed. VCs are enormously powerful and can shape the gender balance in management teams and thereby potentially broadening leadership styles beyond the predominant transactional model to includ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