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园地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深邃的审美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它能表现出情景交融的丰富意象.挖掘古典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对学生陶冶、感染的作用,意象解读是一个关键.因此,在语文课中加强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以其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为中学生阅读和文学欣赏的重要阅读素材。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要想真正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言之志,必须借意象入手,进一步深入到诗歌的意境。文章通过对贾铖虎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例的研究反思,提出古典诗词教学的突破口在于抓住古典诗词的意象,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去了解诗人的情感,并提出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并塑造着中学生的文化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解读中国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必须从"意象"切入,了解意象诗的典型意象,对中学生提升朦胧美感效应的欣赏水平,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立新 《学语文》2008,(5):49-49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丰富、意境空灵、意蕴雅致,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广阔的艺术理解空间和文学欣赏再造空间。婉约含蓄、气象万千、飘逸洒脱、情韵飞动是我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为古典诗词增添了无限光彩。《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的阅读与欣赏的评价中。要求:“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的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词中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古诗词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译文在目的语读者大脑中建立中国的文化图式。这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在对我国古典诗词的欣赏过程中,仅凭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与合乎情理的想象还不够,如果不具备必要的修辞知识,往往会生发出许多望文生义、臆想牵强之辞。本文通过对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颈联诗句意象的分析,说明在古典诗词欣赏过程中,正确运用修辞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褚金芝  荆琳 《海外英语》2020,(7):118-119
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进行诗词的英译.花类意象在诗词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诗词中花类意象的英译,对译者来说也是一大难点.基于此背景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花类意象及其蕴含意义,尝试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视角下,从花类意象英译时文化因子的处理、译文中抽象的花名与具体的花名互相转化等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中花类意象的英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散曲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它所包含的意象的丰富性、意境的审美性及其所具有的含蓄性、跳跃性、空灵性,甚至多义性等都让大学生们在学习时感到难以理解与欣赏,甚至困惑,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教学中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情景再现”教学法在古典诗词散曲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从现状、依据、具体的古典诗词散曲作品对“情景再现”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对“情景再现”教学法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古典诗词和古代文论中的意象进行了探讨,首先纵向梳理回顾了古人和今人对意象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接着树立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现当代学者对“意象”概念的解释界定;最后结合具体的古典诗歌作品和古今文艺理论家的论述,对意象和物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二者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0.
"杨柳"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什么呢?诗词选修的学习中,老师常这样问学生.应该是送别,感情一般是缠绵、哀怨的,学生总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足见老师对诗词基本意象内涵的反复强调是有效果的.一提"月亮",往往是游子"思乡",一提"菊花",往往是隐士"不畏权贵,追求淡泊".借助于意象的解读,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内在情感,这是诗词鉴赏的基本任务.除此以外,我们会重视诵读,炼字,尤其重视表现手法的鉴赏,虚实结合,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等等.但是,选修阶段对诗词意象的鉴赏是否就在这样的层面上进行呢?我们知道,古典诗词的基本意象就是那样一些,各自都有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散曲作品由于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与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古典诗词散曲作品所包含的意象的丰富性、意境的审美性及其所具有的含蓄性、跳跃性、空灵性、多义性等都让许多大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与欣赏,甚至困惑。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古典诗词散曲作品的教学中,尝试制作、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课件配合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做才能使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诗词教学提出了五个建议:一是反复诵读,感觉音乐美;二是创设情境,体会意境美;三是欣赏意象,分析情感美;四是知人论世,把握风格美;五是比较阅读,提升鉴赏力。  相似文献   

13.
蝴蝶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多用来表达自由闲适、爱情新生、美丽感伤等主题。文章探讨古典诗词中的蝴蝶意象,通过对蝴蝶意象的阐释来把握诗人对世界独特的理解,以及特定时代诗歌的某种整体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词反映离情别绪主旨的很多,中学教材也多有涉及。欣赏古人笔下声色俱全的离情意象,对我们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是不无意义的。离情有形情本是无形可视之物,但在作家笔下,却具可视之形: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相似文献   

16.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诗词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诗词意象更是如此。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借对中国古典诗词红色意象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隐喻是对诗词意象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并塑造着中学生的文化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解读中国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必须从“意象”切入,了解意象诗的典型意象,对中学生提升朦胧美感效应的欣赏水平,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蔡厚示应我校中文科的邀请,于十月二十四日来甬给该科师生作题为《如何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学术报告。报告者从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讲起,首先阐述了我国诗歌的光荣传统及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意义。接着就怎样欣赏古典诗词的语言、深入理解诗句中的用典,  相似文献   

20.
诗歌鉴赏是各地高考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04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题型更趋开放,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意象——鉴赏古典诗歌的入场券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即“意象”。它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诗人)的有机统一,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诗歌之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