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考察发现,在《楚辞》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由“余(予)”、“吾”、“朕”、“我”组成,其中,“余(予)”句法功能最完备,“吾”宾语功能存在不足,“朕”不作定语,“我”不作宾语,且这些第一人称代词都不具有谦敬功能。  相似文献   

2.
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和"俺","我"只能用于个体自称,可作主语、宾语和领属语;"俺"可兼指单复数,没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之别,主要用作领属语,其次用作主语,较少用作宾语,与"我"相比,用"俺"自称常有客套、礼貌、谦虚等语用意义,无论是叙称还是对称,"俺"均可用在亲属称谓词前。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具有北系官话和南系官话的交融过渡特征,本研究对于了解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史记》成书于西汉时期,书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本文从语法功能、语义特点、称数、谦敬功能四个方面对《史记》中的"吾""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描写和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宁波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有"吾[ηo213]"和"吾侬[ηo213-22nu213-35]",复数为"阿拉[laa]"。在日常方言运用中,它们通常是与其他词汇组成句子的,在句子成分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其中在主语、定语两大句法功能上较集中地存在着语用中的转义现象,并且大多出现在代词的"转指"方面,也就是"数的转指",即通常表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阿拉"指代单数"吾""吾侬"。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吴越"水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通行版的《老子》一书中,第一人称代词共有两个:“我”和“吾”,它们在数量与使用频率、指称单复数、语法功能和通用性这四个方面存在诸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些异同之处正是研究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庄子》、《左传》等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我"、"吾"、"予"在《论语》中不仅有句法功能上的差异,同时也有语用选择上的差异。语用选择上的差异是具有深层次原因的:根据符号学原理,当一个符号用作另一个符号的能指时,该符号的一些信息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新符号中去;同样的,当一个符号用作另一个符号的所指时,前一个符号的全部内容(所指)必然进入到后一个符号的内容(所指)当中去。也就是说,两个不同的词,因其语音上字形上相同,在词语运用当中,本义词的一些语义特点会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假借词当中去。  相似文献   

8.
就有关《盐铁论》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进行研究 ,借以管窥从上古到中古过渡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发展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意在指出《诗经》中频繁使用特指代词“彼”、“其”和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现象,并对其文学\美学意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称代词系统是人类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和越南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两种语言在其意义、数量、感情色彩、使用功能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相似文献   

11.
“吾”和“我”都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通过对《四书》中“吾”、“我”的语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指出“吾”、“我”的区别,纠正一些不全面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忻州方言的人称代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特色,在晋语中罕有其匹.文章在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翔实的语料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忻州方言的人称代词: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了忻州方言所有的人称代词;分析了人称代词的语音特征和单复数构成方式;深刻论证了人称代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5.
离石方言人称代词由三身代词和其他代词构成,有单复数之分,且表现形式多样。离石方言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与语用功能,与普通话的人称代词相比,展现了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绍兴方言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不仅形式上丰富多彩,语法上也很有特点,通过考察绍兴方言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的系统、用法和历时差异,不仅能使我们了解绍兴方言的共时情况,而且可以使我们窥见绍兴话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历史层面,了解共同语对方言的巨大影响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泉州方言的人称代词在用法上与普通话的代词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文章对泉州方言人称代词的用法做了全面的考察,并将之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泉州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8.
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而闽语和吴越语的关系尤为密切。莆仙方言为闽语支流之一,其口语中至今尚保留着一批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古吴楚方言词语,它们可作为闽语和古吴楚语有深刻渊源关系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