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必要工具。语言,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直接现实。电视艺术,要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心态,传达思想感情,当然也离不开语言。正如英国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所说:“如果艺术具有表意性和想象性这两个特征,它必然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答案是:‘艺术必须是语言’。”然而,人类社会愈来愈发展,人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复杂,人们需要表达的感情也愈来愈丰富,这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既有阶级属性的质的差别,也有大到国别、小到地域的差异。但其间都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共同点,即作为具体的新闻作品,无一能脱离具体的国情、市情。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新闻作品,总是有其鲜明的地域性,有其地域框定的特殊性。没有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中国的很多地域性传统化,尤其是那些属于少数民族或处于偏远地区的传统化只是被一代代当地人默默地继承着,不为外人知晓,具有很高的封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正被逐渐地淡化和遗忘。传统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其认识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诞生,其关注的内容既有社会新闻,也有舆论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也有时政新闻,被称为做南京的"电视晚报"。由于异乎寻常的收视率和高昂的栏目广告费用,这个电视栏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一时间,在全国出现了许多与之类似的电视新闻栏目。这些新闻节目迅速掀起了中国电视的"民生新闻"潮流。随之而来的是,民生新闻渐渐成为业界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名词。  相似文献   

5.
曹昱 《新闻世界》2014,(5):17-18
地域文化需要新闻工作者挖掘与展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赢,让地方报纸确立独具特色的的文化品牌优势,安徽各家媒体在探索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中,涌现许多出彩出新的成功模式,本文试从几个案例探讨地域文化报道的多元化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宇 《新闻世界》2009,(10):187-187
做好电视化妆,并不是件容易事。那么多的化妆品,那么多的化妆工具,那么多的化妆色彩,如何运用?仅仅知道一些化妆方法的皮毛是远远不够的。电视化妆是熟能生巧的技艺,得花一些时间练习,才能够运用自如。化好妆最难的并不是技巧,技巧可以练就,学会常规的化妆技巧也不是很难的事,最难的是什么呢?是审美、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形态、文化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能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具有思想性和独特表现手法。电视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元素,构成电视艺术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的主要表征就是电视作品中类似文学创作中的抒情手法和诗化意象。一部优秀的电视艺术作品,普遍具有较浓厚的文学性.因此加强电视艺术的文学性是提高电视艺术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联姻的电视艺术王君,文言一、联姻的梦想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曾经幻想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拍成电影。他力图以一种新的方式把科学和艺术有机地q合起来,为此,爱森斯坦坚信:《我们生活在综合的时代,我们能够创造综合。”爱森斯坦是在呼唤人类文化形态的回归。人类的...  相似文献   

9.
论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这个词,在国内和在国外,已经使用多年了,可是,在1987年下半年到1988年上半年,我国学术界对于电视艺术是不是艺术却引起了一番热烈的争论。看来,电视艺术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还有待解决。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在这之前,已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从这些团体的名称来看,电视是艺术似乎无疑。那么,电视艺术究竟是一种什么艺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范围多大,  相似文献   

10.
李薇薇 《记者摇篮》2009,(7):112-112
电视艺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电子技术手段展示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由于电视信号传递的同时性(同步性),可以将受众从广播和报纸等这些利用单极感觉器官进行传媒的媒介中解放出来,使受众的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因此电视艺术具有的声画传播性和立体性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功能性使电视艺术审美活动具有了创作者、审核者、受众三位一体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电视意识与电视艺术厉震林电视已经成为最为广泛的消费艺术,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大众审美兴趣重心,组合了新的文化生存形态,沉淀为人们日常化的生活或者工作行为。电视作为艺术,虽然经历了戏剧美学以及电影美学两个阶段的艺术扶持及其观念渗透,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以上...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电视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大众传播学日益重视对受众(au-dience)的研究。据统计,1978年正式发行的《传播摘要(Communication Abstracts)》这本季刊(于1989年改为双月刊)收在阅听人(audience)条目下的论文篇数,1980年是16篇,至1986年已有34篇,到1991年攀升到119篇,增加了35倍。虽然该份期刊的篇幅因季刊改为双月刊增加了1.5倍,但同时还增加一些新条目。可见对阅听人的研究已日益重视,其中各个流派、各种观点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但是粗粗分析一下,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以讯息一端  相似文献   

13.
试论体育报道的“地域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落”,新闻的地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仅就体育报道而言,随着体育职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运动员交流更加频繁,体育报道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 NBA 和地球另一端的英超联赛,特别是休斯敦火箭队、埃弗顿队和曼城队,因为有中国球员“小巨人”姚明、李铁、孙继海效力。但是,在一些大型体育报道中,我们有的记者却不自觉地陷入“地域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之间是相互共生的关系,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的物质基础,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电视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电视艺术是电视技术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载体"。正确处理电视艺术与电视技术的关系,对于促进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视编辑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前期的拍摄不足,还可以通过后期的编辑来弥补,而后期的编辑不到位,它会使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实际上是一个将前期的采访,构思和拍摄的成果,通过电视画面,文字,声音的特殊处理编辑,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电视编辑是在电视大众传媒这一专业活动中,为满足观众的需要,使用文字和电子技术的独特符号系统,对记者发来的稿件和画面进行删改,取舍,剪辑,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制作人,涌现出一大批社会反响强烈的优秀之作.众多电视工作者热情地投入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它一方面推动了此类创作的发展,同时,由于许多人缺乏理论上、实践上的必要准备,在纪录片表现艺术上出现了种种误区,影响以至制约着该类创作的提高与繁荣.如何提高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值得纪录片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些看上去从来与艺术不相干的词汇涌现在致力于学习艺术的人们面前,反之,色彩、层次、景深、动画等等一系列词汇,同样也摆在了技术人员的面前。在工作中由于缺乏艺术素养而造成艺术灵感的匮乏常常使他与之合作者的创意人员不知所措的例子很多。所以,我认为在电视节目制作里艺术人员的艺术创作灵感和制作技术手段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张凤铸电视是20世纪的最伟大发明之一,电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艺术“本体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性质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特质,是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我认为,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主要如下:一、传播的逼真性...  相似文献   

19.
张猛 《记者摇篮》2007,(7):83-84
一、搭好电视散文的艺术骨架要拍摄一个高品位的电视散文作品,首先要选好散文作品,这是制作好的电视散文的根本,为电视散文构建一个良好的骨架。  相似文献   

20.
电视艺术造型是一种在空间中展开的、供人观赏的艺术形式。探索造型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审美上的作用,才能真正理解电视艺术造型。光和影是电视艺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我们可以按特定意图摆布所录对象,而形象的构成必须借助光线和影调的变化。倘若没有光线和影调,电视形象便无法呈现在自然界中,人眼所能看见的光线只占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