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祈不能。”对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初中《语文》第五册将其翻译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我认为这样解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对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译为 :“所行不顺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我认为这种译法不正确。译者将“行拂乱其所为”随意断开为“行拂 ,乱其所为”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目前所见各种版本的《孟子》中未见有如此标点的 ,而且将“所行不顺”作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的主语 ,显然无视前后语句的整体连贯性 ,对句子的真正主语“天”视而不见。从译者的意图来看 ,似乎是“他”作了“所行不顺…  相似文献   

3.
初语六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教材和教参是这样解释的:“(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所做的事颠倒错乱。”这样解释虽然也讲得通,但从上下来看,却有些重复,究其原因是标点欠妥。此处应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涛 《学语文》2023,(5):91-93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用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但未明确注解文句“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中“行”的意思,导致该句译文艰涩难懂。本文认为该句中的“行”是个副词,用以衔接前后不同的行为或事态,可译为“又”。这种释义不仅符合古代汉语中“行”的用法,也解决了该句的句意理解问题,还可使该句在句意、文脉、音韵上与前后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先秦著作之中,《孟子》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此为不争之事实。其中许多名言名篇,传诵千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下简称《生》文)多年来就作为初中语文课本的“保留项目”,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学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生》文中“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断句,笔者产生诸多疑问,自认为应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此不揣冒昧,求教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告子下》)一文中“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总给人一种读来拗口,释来牵强的感觉。其原因如下: 此章从“必先苦其心志”起至“所以动心忍性”句前,都是论述“天”给“将降大任”者预先设置用以磨练其品性的种种困难,用动宾短语句构成排比,使动词“苦”、“劳”、“饿”、“空乏”、“拂乱”支配以“其”为首的五个宾语。可是按现在的句读,本该整齐划一的句式在本两句突然变得参差不齐──双音节的“心志”、“筋骨”、“体肤”、“所为”中夹了一个单音节的“身”,动词“拂乱”前又兀自多了一个“行”。”从译文的角度看“空乏其身”尽管勉强能讲通,“行拂乱其所为”中的“行”和“所为”就免不了语义重复之虞。  相似文献   

7.
现行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1课《孟子二章》文后练习题第四题要求学生对“拂乱”等词“加以解释后抄在笔记本上”,显然是把“拂乱”当作一个词语。对此,我有异议,现吐诸笔端,就教于大方。“拂乱”出自课文《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第二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原文意思看,把“拂”“乱”在这里看作是两个意思独立的词语较为合适,“拂”用来修饰说明“行”,“行拂乱其所为”的朗读节奏应该是“行拂/乱其所为”,这…  相似文献   

8.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自主探究知识,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探究的…  相似文献   

9.
张俊 《教书育人》2005,(1):66-67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滑坡现象,重振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学教育人文内涵缺失的理性反思,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热点。与专才教育重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人文教育的重心是“做人”教育,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那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最终要使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理想人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哪些精神内涵?这是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语境出发,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行”解     
《童区寄传》“行牧且荛”中的“行”,课本注为:“从事,做.”笔者认为这样不妥.先看“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牧①放牧牲畜.”《辞海》“牧①放饲牲畜.”这里“牧”都是被解作动词用.结合课文应解为“放牛”.“荛”,动词,打柴.“且”作连词,表示“牧”与“荛”之间的并列关系,可译为“一边……一边……”.由此可知,课本“行”的注解是讲不通的.《中华大字典》释“行”“⑤适也.见【广韵】.《辞海》“适(?)⑤正(?)”作副词用.表示  相似文献   

11.
PCMCIA:People Can’t Memorize ComputerIndustry Acronyms(人们不能记住电脑产业)ISDN:It Still does Nothing(它还什么都没做)APPLE:Arrogance Produces Profit-LosingEntity(傲慢出废品)  相似文献   

12.
13.
以往的研究常常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认为“曷其”、“彼其”中的“其”可有可无,或释为“助词无义”,或以为可以不译.本文从汉语认知功能、篇章语法的角度分析了相关例句,指出这些“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研究常常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认为"曷其"、"彼其"中的"其"可有可无,或释为"助词无义",或以为可以不译。本文从汉语认知功能、篇章语法的角度分析了相关例句,指出这些"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拂尘的功能及演变、历史上的拂舞着手,追溯了拂舞的滥觞及拂舞这种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的展现方式。拂舞是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拂尘的材质形态决定了拂舞的观赏性和实际舞蹈时的局限性。由于拂尘在各朝各代的形态的不同,我们在探讨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时就不可以仅仅拘泥于有"拂"这个字诞生的那时起。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拂舞也不例外。笔者把拂舞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拂舞的原始形态阶段,即帗、旄、节之舞;二是拂舞的成型形态,即绳拂、马尾拂之舞;三是拂舞的变异阶段,即坐尾的发展;四是拂舞的雅乐时期,即拂舞形态定型后编入雅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拂尘的功能及演变、历史上的拂舞着手,追溯了拂舞的滥觞及拂舞这种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的展现方式。拂舞是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拂尘的材质形态决定了拂舞的观赏性和实际舞蹈时的局限性。由于拂尘在各朝各代的形态的不同,我们在探讨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时就不可以仅仅拘泥于有"拂"这个字诞生的那时起。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拂舞也不例外。笔者把拂舞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拂舞的原始形态阶段,即帗、旄、节之舞;二是拂舞的成型形态,即绳拂、马尾拂之舞;三是拂舞的变异阶段,即坐尾的发展;四是拂舞的雅乐时期,即拂舞形态定型后编入雅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近年出版的《尚书译注》(下称《译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许多新见。书中每篇有说明、注释和译文,可视为“尚书学”的入门书。读后,受益非浅,但又觉得有可议之处。现就《盘庚上》中的一个问题探讨之。《盘庚上》中的“其如台”应该怎样理解?各家有各家的解释,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句读。就笔者所见,有如下四种: 卜稽日其如台!(辽师历史系《中国历史文选》) 卜稽曰台其如。(《古文选译》) 卜稽曰,其如台?(《尚书译注)》卜稽曰:其如台?(《词诠》第345页)不同的句读反映着不同的理解和释义。  相似文献   

18.
正据《中国音乐词典》的定义:"‘乱’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曲式术语。在琴曲中称为‘乱声’‘契声’。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以及汉、魏相合大曲中,均有‘乱’的歌词实例。"~([1](P24))这就说明"乱"不仅与音乐有关,而且有相对应的歌词存在,即"乱曰"。尽管中国早期文化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但为了更好地理解"乱"之内涵,下面将其分开进行详细分述。《乐记》:"《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乃《诗经·周颂·大武乐章》中的一篇,至于处在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有"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两句。从这段话的内在结构层次、思维逻辑和声韵语气等角度来分析,应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含义是:使其所做的事情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使其做事情颠倒错乱一团糟。且"身行"一词,先秦、两汉时就已经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某老师上算术课,上的是初小第七册《用三位数除》中的“商的末尾带0”的除法(例10)。他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怎么样”,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