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影响其教学行为,给数学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因此,研究数学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于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2.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历史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会影响其教学行为,给历史教学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基础,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影响其教学行为,给化学教学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认知与其教学效能感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与作用。教师有可能因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关系、教学活动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现象方面的认知偏差.而直接造成对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有关教师教学认知偏差的调查。围绕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具体分析其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并就如何克服与消除这些认知偏差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心理的复杂性、班主任认知的主观性以及班主任加工信息能力的有限性,使师生之间有时不能及时进行人际沟通、准确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容易产生班级管理的偏差。这种偏差有相当部分是由于社会认知效应产生的消极影响造成的。班主任应学会自觉分析社会认知效应,理性施教,建设和谐班级团队。  相似文献   

6.
认知偏差就是由于对问题的实质缺乏了解或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失真甚至错误的判断。认知偏差在教育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认知偏差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思想品德方面的了解,而迷惑于学生的表面现象或班级的一时情况而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判断。例...  相似文献   

7.
任何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班级心理气氛的背景下进行的。心理气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而且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心理和教学行为。一个特定的班级 ,其课堂心理气氛并非固定不变的 ,它可能由于教师的长期培养而形成和谐、上进、积极的群体心理气氛 ,也可能由于教师的忽视而形成师生情感不融洽甚至对立、消极的不良群体心理气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 ,对形成课堂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怎样创造和培养良好的课堂群体心理气氛呢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影响力的发挥。教师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一系列的教学行为组成的,有些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些行为却偏离了教育教学规律,共或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从而引发其教学行为的偏差,此类行为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及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亦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一系列的教学行为组成的,有些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些行为却偏离了教育教学规律,共或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从而引发其教学行为的偏差,此类行为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及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亦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的负效应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对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其关键成分是认知。归因不仅能归纳原因,而且能对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归因理论的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由于归因现象的普遍存在,并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囿于学生行为、学生学习成败的研究,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本文拟对教师的教学归因偏差做些探讨。  一、教学归因偏差的类型及成因(一)自利性归因偏差。指的是教师为…  相似文献   

11.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若教师的认知产生偏差,势必影响其教学行为,从而会产生负效应,所以研讨物理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若教师的认知产生偏差,势必影响其教学行为,从而会产生负效应,所以研讨物理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师的常见认知偏差及其成因浅析浙江省磐安玉山中学(322302)陈进前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教师的认知有了偏差,必然影响其教育学行为,给教育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化学教师的...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课堂中客观存在着学生的从众行为。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二重性。当前中小学生课堂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养成、影响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实施及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教师应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鼓励性”班风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诱导性信息的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注意班级群体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从众行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每每新学期开始(抑或学期中途客观需要),由于学校布局调整或教学人员调动,要对教师工作进行重新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新旧任教师要进行班情、生情交换(笔者暂且称之为“交接班”)“。交接班”有利于新任及时有效地管理班级,但它也有负面影响。由于受情感、观念、认知水平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的认识是有较大差异的。新任教师在接受了旧任教师的班情、生情通告后,可能会对某些学生产生“第一认知”,这先前形成的认识会使人容易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进入一个新班级,…  相似文献   

16.
王小华 《考试周刊》2013,(58):74-75
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小组就是班级中的群体,在教学中作者力图通过捆绑式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对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等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群体心理的了解。所谓“群体心理”,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即群体),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群体心理的规律对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群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模仿:模仿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的社会心理行为。它是由非强制性的社会刺激引起的。这种…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途径,由于其以认知与教学的互动为基础,凝聚了教师群体的智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引发了教师认知图式与教学行为的深刻变革,因此,认知教学模式在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能、提升教师实践省思能力和群体凝聚力等专业发展知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师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社会认知又称教师的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教师同行颁导等的交往接触中,对其心理和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由认知者──教师、认知对象──学生及家长、教师同行、学校领导等、认知情境──学校教育情境三部分构成,这三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复杂多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教师的社会认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给教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分析认识教师的社会认知偏差,对防止和克服教师因认知偏差产生行为偏差有积极的作用,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工作…  相似文献   

20.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班级管理和教学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极易忽略他们,殊不知,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本文从三方面就如何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转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