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孙中山先生的墨宝中,"博爱"可谓是他一生"最爱",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共计题写达64次之多,比"天下为公"34次的题写数量远远超出.  相似文献   

2.
《湖北档案》2009,(1):F0003-F0003
该文献形成于1922年,共1件。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孙中山先生有关“博爱”耀词的最早原件。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  相似文献   

3.
该文献形成于1922年,共1件,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孙中山先生有关"博爱"题词的最早原件。  相似文献   

4.
《海南档案》2005,(3):33-3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后,“总理”这一名称一直为孙中山所独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奉安大典”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往事,深深地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颁行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毕生的执著追求.到临终前,他仍为"三民、五权之主张"未达到而死不瞑目①.1922年春夏,孙中山曾命国会议员叶夏声起草五权宪法,并拟由国会非常会议制定颁行.这是孙中山生前制定五权宪法的一次重要尝试,所成"五权宪法"草案经孙中山本人过目并获"慰勉",对于研究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6,(2):60-60
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期间。有两则新闻与《大公报》有关,一则是公开的。即毛泽东的画像出现在《大公报》上;另一则是未公开的,即《大公报》社宴请毛泽东。毛泽东是8月28日到达重庆的,在29日《犬公报》的版面上,集中报道了毛抵渝的消息、特写、人物肖像,并配发了总编辑王芸生撰写的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这样的安排在重庆各报中是最有特色的,受到中共代表团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是孙中山民生事业的根基,是关乎民生主义实现的关键问题.孙中山粮食观包含调动粮食生产主体性要素、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准、减轻粮食生产灾害性损失、加强粮食储存规范化管理、拓宽粮食流通多元化渠道、突显粮食消费的美学化理念等核心要义.孙中山粮食观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前瞻性展望,对我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是外来语满天飞的时候,而这些外来语大多是漂浮的“能指”,它们和接受者头脑中的汉语的词义丛纠缠在一起,通常找不到其确切的语义,而这些词的使用者也处在一种嗳昧的有待被命名的状态。一旦被命名,被明确表述,这些词语、这些人就泾渭分明地分离了。  相似文献   

10.
《档案时空》2006,(3):F0002-F0002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3周年纪念日。望城县是雷锋同志的故乡,雷锋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了18个春秋,党的教导,张兴玉等县委领导的精心培养,为雷锋精神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3月5日来临之际,望城县史志档案局精心挑选了一组雷锋在望城工作生活的照片展示雷锋的成长历程,以飨读。  相似文献   

11.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女性参政运动围绕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会拟订的《选举法》,以及同盟会联合其他政党合并成立国民党,修订党纲而展开,显示女性要求男女平等权利,积极参政议政的愿望.文章从馆藏“孙中山复参政同盟会女同志函”的内容、历史背景等,探讨女性参政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连国强 《新闻窗》2012,(2):102-102
新闻工作是一项极其紧张、繁重、艰苦的工作。为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新闻记者往往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况态中,随时准备前往新闻事件发生地采访调查,难怪有人说,"新闻是跑出来的"。同时,新闻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种"自由职业"。新闻工作者常常要独立行动单兵作战,没有领导、同事在身边督促、检查,完全凭着自己的觉悟和职业道德意识自觉地行动。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很强的自觉意识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中国电影大片的7年流变,分析了成败得失,认为当下中国电影进入了"后大片"时代。合理的产业结构、主流形象的优化、资本与文化的接轨是"后大片"时代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9,(37):58-59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姚倩 《新闻世界》2013,(1):103-104
本文通过分析民国时发生的“暂行报律”风波的经过,以及在危机公关中政府领导者应具有的五个方面的任务:意义感知、决策制定、意义构建、终止和学习,阐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暂行报律”风波中的迅速而积极的危机公关之道。  相似文献   

17.
媒体置于市场竞争中,这是中国媒体在这十年中经历的最为惊心动魄的嬗变。很多东西都变了:大环境变了——对外,中国加入WTO,跨国传媒巨头各显神通抢滩中国;在内,媒体断奶了,新闻体制改革让中国媒体成为自食其力的经济实体。行业环境变了——报业集团的竞争硝烟弥漫;受众环境变了——人们更加理性,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朱力 《出版参考》2007,(12):53-53
“甲”字是人人认识的最简单的中文字之一。它除了做某甲某乙之“甲”以外,还有些特别用途。比如说,常见报章杂志用“身怀六甲”说某人怀孕。人人皆知“六甲”应指孩子.可是为什么呢?怎么不“七甲”、“八甲”呢?  相似文献   

19.
龚劲  邱艳 《新闻前哨》2009,(8):76-77
在中国电视期盼大规模改良和创新的今天,关于电视“克隆”,目前大致有两种声音:一种坚决反对“克隆”.认为它阻碍了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唯有创新才是出路:另外一种则认为“克隆”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才也有了各行各业的标准。编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对其中的佼佼者,即所谓人才,自然也有业内的评说。何谓编辑人才呢?答案因人而异,概括言之,论述的重点似乎都离不开人的“头”、“眼”、“口”、“手”这四大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