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纳米能源科技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本文将纳米能源技术划分为八个领域,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收集了1991-2015年间的纳米能源各领域的专利数据,采用专利计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纳米能源各技术领域技术的总体分布、结构分布、时间序列分布、地域分布以及技术热点等。研究发现:纳米能源各领域的技术活动呈现不均衡性发展;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是纳米能源各领域技术活动的强国;各领域技术能力分布存在差异且技术热点不同。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应巩固和增强现有的技术优势,实现各领域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能源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能源格局,因此能源发展前景预测对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谋划都意义重大。文章在对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转型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五化"特征,指出了2016年以来出现的中美经贸摩擦、低油价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新变化特征,并就能源领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低成本技术、信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3个方面的思考,以期为我国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布局未来能源科技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评价我国碳减排技术研发效率,探索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可行技术路径。基于不同的技术减排机理,将碳减排技术分为能源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并利用DEA窗口模型对2005一2017年的碳减排技术研发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能源生产技术研发效率总体上没有取得进步,基本上维持在0.77左右,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效率有明显提升,从0.58.上升到0.78。(2)不管是能源生产技术还是能源利用技术,纯技术效率达到有效的年份都很少,表明研发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效率低是造成部分年份能源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研发效率偏低或波动的主要原因。(3)能源生产技术方面,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最低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能源利用技术方面,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最低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因此,我国应加大煤炭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和加快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领域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3年间上海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上海市工业能源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工业33个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资本要素与能源生产力正相关,而能源投入和碳排放量与能源生产力负相关,且上海市工业领域存在轻微的劳动力过剩情况;总体上,上海市工业领域在2000—2013年间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1,相对于生产前沿面来说,还有19%的改善空间;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整体较高,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无效率程度极高,生产点严重滞后于最优产出。  相似文献   

5.
氢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和理想的能源转化媒介,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电力等领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基于专利信息分析,面向氢能技术开展创新态势研究,为今后氢能领域的专利研究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全球氢能技术创新处于持续活跃的时期,中国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主体中心化明显。进一步通过技术构成、相对技术优势指数、技术领域发展速率指数等研究方法比较氢能技术创新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加快氢能产业链全面布局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体系,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它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能源、信息、材料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技术领域,而纳米科学与技术将这些领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新世纪最重要并且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热利用与综合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建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分析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需求,同时根据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进程,评估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进而阐明了可再生能源梯级利用、互补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发展前景和方向,并制定了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工业领域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主要领域,太阳炉等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工业和高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信息、能源、国防、农业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成为各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性能源,它为我国的油田提供了主要的能源,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态势,使天然气相关的计量技术也在向自动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如何实现天然气计量的准确性,并且运用先进计量技术,进行天然气的趋势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